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5、董元彦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郭文录等编.无机与分析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5次课)
章节
名称
第3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教学
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进度、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内能等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
2、熟悉等容反应热与等压反应热,能正确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8
4
空白试验、校准仪器
5
5
回收试验
7
6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12
7
可疑值的取舍
10
8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报告
13
9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0
10
本章小结
5
作业
单元练习题1的相关内容
参考
资料
1、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南京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板书辅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进行。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是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将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运用于有关计算中。应清楚介绍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并通过例题予以分析。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min
备注
1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5
2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5
3
对照试验
(第4次课)
章节
名称
第2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教学
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了解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稳定性与聚沉的关系。
3、了解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
重点、难点
重点:稀溶液的依数性(凝固点下降,渗透压),溶胶的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难点:溶胶的结构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板书并辅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进行。
15
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10
7
高分子溶液
10
8
乳浊液
8
9
10
作业
单元练习题1的相关内容
参考
资料
1、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南京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陈虹锦等编.无机与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钟国清等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体系与环境
7
3
状态与状态函数
10
4
过程与途径
5
5
热和功
8
6
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2、熟悉溶液的组成量度。
重点、难点
重点:溶液组成量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量分数,质量分数及相互换算),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
难点:稀溶液的依数性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解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min
备注
1
本章引言
2
2
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
3
分压力,分压定律
(第1次课)
章节
名称
第1章绪论
教学
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围,懂得学习有关化学知识的重要意义;
2、了解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
3、熟悉误差的来源并掌握误差的各种表示方法。
重点、难点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准确度和精密度,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板书辅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进行。
3、陈虹锦等编.无机与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钟国清等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董元彦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郭文录等编.无机与分析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3次课)
章节
名称
第2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教学
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南京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陈虹锦等编.无机与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钟国清等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董元彦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郭文录等编.无机与分析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
4
溶液,分散系,分散质与分散剂,分散系分类
5
5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9
6
溶液的组成量度,质量分数与体积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它们之间的有关换算
30
7
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
8Hale Waihona Puke 8稀溶液的通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5
9
溶液的沸点升高
10
10
作业
单元练习题1的相关内容
参考
资料
1、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掌握盖斯定律的基本内容及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进度、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内能等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容反应热与等压反应热,盖斯定律
难点:化学反应进度,状态函数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解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min
备注
1
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
15
4、钟国清等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董元彦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郭文录等编.无机与分析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2次课)
章节
名称
第1章绪论
教学
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3、熟悉分析结果的处理与报告的方法。
重点、难点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置信度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可疑值的取舍,分析结果的处理与报告,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讲授过程中,应介绍清楚溶液的蒸汽压下降的原因,这是稀溶液依数性的核心;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与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的异同。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min
备注
1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8
2
溶液的渗透压
15
3
胶体溶液,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分子吸附,离子吸附
15
4
溶胶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
7
5
胶团的结构,胶核、电位离子、反离子、反离子吸附层、扩散层、胶粒
讲授过程中,应清楚介绍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例题予以分析。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min
备注
1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作用
25
2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20
3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核方式
10
4
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仪器试剂误差、操作误差),偶然误差及特点
10
5
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准确度与误差,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8
6
精密度与偏差,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平均偏差与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与相对偏差
17
7
8
作业
单元练习题1的相关内容
参考
资料
1、浙江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南京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陈虹锦等编.无机与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