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期: 23 / 10任何保健品都不能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就会产生药物依赖.长期服用螺旋藻容易重金属中 毒保健品适当服用,可以防病治病,盲目补充,摄入过量,不但对身体无益,还可能会产 生严重的副作用.维生素不必天天补充,有需要时再吃;有些保健品与药物同服,很可能干 扰药效.维生素的服用要在大夫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E 是脂溶性的,服用过量会造成中毒维生素食用过量维生素A :是抵抗皮肤衰老及女性正常妊娠期胎儿必不可少的维生素。
电脑操作员、文字工 作者、驾驶员等用眼多的人员应适量多服用维生素 入过量会产生过敏、发烧、腹泻、头昏等中毒症状。
对皮肤干裂、精力不济有一定帮助。
摄入B1可确保神经和肌肉的健康,是保持精神饱满和头脑清1.2mg 。
维生素C :能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抵抗力,可防治坏血症,特别是在身心压力大 或在体力消耗大如运动时提高人体抵抗力,加强结缔组织功能。
维生素 C 日需要量:30mg 。
摄入过量会导致腹泻,还可能导致继发性草酸代谢障碍,引起肾结石。
维生素D :有强健骨骼等多重功效。
摄入过量会引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抽搐、恶心、呕 吐,甚至肾功能衰竭。
维生素 D 日需要量:维生素E :是心脏循环系统的捍卫者。
维生素 E 还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害,可用于抗皱纹和淡化老年斑。
维生素 E 日需要量:12毫克。
摄入过量会导致恶心、腹泻、腹痛、头昏和青少年早熟。
自购滥服维生素现象严重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维生素就像蔬菜水果一样, 是健康有益的物品,自己到药店里顺便买些 来补充就可以了。
其实不只是春季,一年四季,工作繁忙、饮食无定时的不少白领一族都会经常把维生素带在 身边,他们认为服用维生素片比吃水果蔬菜更省事。
而且,名为维生素,多吃一点似乎应该只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有些热衷减肥的时尚白领甚至中午不吃饭或吃得特别少, 以多吃几颗各种类型的维生素来安慰自己,以为这样就能够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减肥、美容、排毒、预防慢性病 ••…但到头来不但精力越来越不济 ,还出现各种各样令人 担忧的病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薛秀清指出,这与服用维生素不当不无关 系:因为,在服用各种含维生素的物质时,不应忽视维生素的各类药物性制剂并不完全等 同于天然维生素,适当服用,可以防病治病,盲目补充,摄入过量,不但对身体无益,还可 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他说:在临床上,已发现不少人因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A ,产生过敏、发烧、腹泻、头昏等中毒症状;而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 ,也曾引起病人心律不齐、A 。
但维生素A 日需要量只需750ug 。
摄维生素B 族:可帮助人体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物质, 过量反而会使人昏昏欲睡。
维生素 醒的良药。
维生素 B1日需要量:2.5ug 。
4 / 10血压升高、抽搐、恶心、呕吐,甚至肾功能衰竭的; 同样,过量服用维生素 E 也可导致恶心、 腹泻、腹痛、头昏和青少年早熟的现象。
生素的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各个系统,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过敏反应, 可以是爆发式的,也可以是迟发式的。
曾报道一例中年女性因肌肉注射维生素发 生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及时而脱险。
维生素B 过敏多在注射时发生。
另一类是各 种维生素特有的不良反应,症状五花八门,轻重不等。
现将常用维生素的不良反 应介绍如下,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维生素B1每日3次,每次1片(10毫克),在推荐剂量口服,几乎无毒性;大量应用可 出现头痛、疲倦、头昏、眼花、烦躁、食欲减退、腹泻、浮肿、心律失常、皮疹、 哮喘。
维生素B2亦称吡哆辛,在肾功能正常时几乎不产生毒性,但长期、过量应用可致严重 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 ;大剂量注射可引起头 痛。
烟酸亦称维生素PP,过量服用可引起皮肤潮红、皮疹、瘙痒、蚁足感、恶心、 呕吐、腹泻、情绪不安、抑郁、肝功能损害、血糖及尿酸等。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推荐剂量一次1片,1日3次,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期过量服用,易引起如下不良反应:20片〜30片),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
2.长期过量服用,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 氨酸或草酸结石。
3.过量使用(1日1克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 尿频、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如胃痉挛、腹痛、反酸),尿钙增高导致泌尿结石; 大量静注时,会发生溶血,甚至静脉栓塞而致猝死。
小儿可出现疲乏、不安、血 小板增加。
维生素B12大剂量应用时,可发生座疮、风疹块。
维生素A亦称视黄醇。
推荐剂量使用(维生素A 重度缺乏症:口服,成人每日10万单 位,3日后改为每日5万单位,给药2周,然后每日1万至2万单位,再用药2 月。
轻度维生素A 缺乏症:每日3万到5万单位,分2〜3次口服,症状改变后 减量)未见不良反应。
但摄入过量维生素 A 可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急性中毒若长 1.长期服用一日2〜3克(每克0.1克,即5 / 10发生于大量摄入维生素 A (成人超过150万单位,小儿超过7.5万单位〜30万单 位)6小时后,病人出现异常激动或骚动、头昏、嗜睡、复视、严重头痛、呕吐、 腹泻、脱皮(特别是唇和掌),婴儿头部可出现凸起肿块,并有骚动、惊厥、呕吐 等颅内压增高、脑积水、假性脑瘤表现。
维生素D是防治佝偻病的良药,若过量使用,其所带来的危害累及多个系统。
消化系 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
神经系统:萎靡、抑郁、 烦躁、失眠、多汗、脑膜刺激征、肌张力与运动功能下降。
泌尿系统:肾功能障 碍、多饮多尿、血尿素氮上升。
心肺系统:心肌及动脉钙化、肺钙化。
全身症状: 易疲乏、消瘦、皮肤黏膜于燥钙化。
孕妇大量服用维生素 力障碍,新生儿血钙过高、骨骼发育障碍、肺肾小动脉狭窄、 白内障。
维生素E又名抗不育素。
长期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 皮肤皲裂、唇炎、口角炎、腹泻、乳腺肿大、乏力。
每日应用大于 以引起血栓、月经过量、闭经,至U 2000毫克以上时,还会引起生殖功能障碍。
维生素K过量会引起严重黄疸或溶血性贫血及肝细胞损害等。
总之,要避免维生素的不良反应,一是要掌握好使用某种维生素的适应症, 其次是要掌握好剂量。
在给服途径上,能口服者尽量不要注射给药,则是安全之 选。
维生素A 过量会中毒 维生素D 急性中毒,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精神不振、前 囟隆起,常被误认为是患了脑膜炎 …维生素C 是一种药物,俗话说“逢药三分毒”,正常人每天服用维生素C 不能超 过5克。
生活中日常的蔬菜和水果其实已经足够, 不需要刻意服食。
容易出血和 60岁以上者要注意适量补充,但应该遵循量够就停的原则。
如果把它当成“补 品”来吃,那就大错特错。
因为过量进食会导致死亡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
水溶性维生素服用后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可损伤人体器官。
例如超过正常剂量很多倍服用维生素 C, 可能刺激胃黏膜出血并形成尿路结石。
脂溶性即脂肪溶解的维生素则不能乱补, 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量来补。
如果脂溶性的维生素补充过量,包括维生素 A 维 生素E 、维生素K 、维生素D 就容易引起体内的中毒反应。
杜主任告诉记者,长 期大量口服维生素A,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发生骨骼 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症状;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可导致A D,可导致胎儿智 高血压以及先天性 头痛、视力模糊、 400毫克,可6 / 10眼睛发炎、皮肤瘙痒、厌食、恶心、呕吐、肌肉疼痛乏力等;维生素 E 过量使用 会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维生素E 大剂量长期服用还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眩晕、视力模糊等,妇女可引起月经过多或闭经。
孕妇补充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 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 会导致流产,服用维 生素E 过多会使胎儿大脑发育异常,过多的维生素D 则会导致胎儿的大动脉和牙 齿发育出现问题。
维生素的食物禁忌噪维生素A:服用维生素A 时需忌酒。
维生素A 的主要功能是将视黄醇转化 为视黄醛,而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抑制视黄醛的生成, 严重影响视循环和男性精 子的生成功能。
噪维生素AD 服用维生素AD 时忌粥。
粥又称米汤,含脂肪氧化酶,能溶解 和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维生素 AD 和维生素D 流失。
噪维生素B1:蛤蜊和鱼类中含有一种能破坏维生素 B1的硫胺类物质,因此 服用维生素B1时应忌食鱼类和蛤蜊。
噪维生素B2:高纤维类食物可增加肠蠕动,并加快肠内容物通过的速度, 从而降低维生素B2的吸收率;高脂肪膳食会提高维生素B2的需要量,从而加重 维生素B2的缺乏。
因此,服用维生素 B2时应忌食高脂肪食物和高纤维类食物。
噪维生素B6:食物中的硼元素与人体内的消化液相遇后,若再与维生素 B6 结合,就会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维生素 B6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服用维生素 B6时应忌食含硼食物。
一般含硼丰富的食物有黄瓜、胡萝卜、茄子等。
服用保健品关键要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因此,作为营养科医生,他们面对前来咨询的市民一般会 先详细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并由此分析出他们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再给出补充的建议。
根据潘丹峰的临床经 验,中国人最普遍缺乏的营养素是钙和B 族维生素飞者是因为中国人的奶制品吃得比较少,后者则是因为现代人饮食中细粮吃得多,粗粮吃得少。
针对这些情况,中国人适当补充钙质和相反,如果身体没有相应的需求而一股脑乱吃 保健品,摄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营养素,就可能出现过量、中毒的情况。
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A ,会出现疲倦不适、嗜睡、皮肤干燥瘙痒、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骨和关节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表现;长期大量使用维生素 D 会引起高钙血症,出现烦躁不安、食欲减退、 心律紊乱、软组织钙化及肾脏损害等;蛋白质过量摄入,则会增加肝肾负荷。
营养专家没有一种保健品比得上天然食品观点1:中国人最普遍缺钙和 B 族维生素维生素E 因其美容功效很受爱美女士的青睐。
但按照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维生素 生素E 缺乏症非常罕见。
如果没有脂肪吸收障碍,膳食中提供的维生素 服用维生素E 会增加出血,如脑出血的危险性。
观点2:中国女性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 EB 族维生素一般不会有错。
E 的摄入量普遍较高,维E 已基本能满足正常的人体需要。
而过量潘丹峰忠告市民:“天然食品永远是摄入营养素的首选途径。
”她表示,再昂贵、成分再复杂的膳食补充剂都比不上天然食物中所含的营养。
例如维生素,虽然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化学合成维生素在成分上与天然维生素没有差异,但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维生素往往含有人工合成维生素中所没有的物质。
例如合成维生素C一般只含有抗坏血酸,但存在于玫瑰果实中的天然维生素C还含有维生素P,能够提高维生素C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