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工程设计程序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工程设计程序

--天津技术有限公司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程序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地源热泵空调工程设计前的准备一熟悉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前的准备一熟悉工程情况和土建资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方案设计程序方案设计阶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方案设计程序初步设计阶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方案设计程序施工图设计阶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地源热泵空调工程设计的内容与步骤大致是: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地源热泵空调工程设计前的准备一熟悉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供水管井技术规范》()、《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水源热泵机组》(/)、《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除了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范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法规和规定。

一切设计方法和内容均应遵循上述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即便在不能套用标准和规范的特殊情况下.也应尽量与之接近。

(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前的准备—熟悉工程情况和土建资料、弄清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冷热源及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工程场地状况及浅层地热能资源条件是能否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基础。

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根据调查及勘察情况,选择采用地埋管、地下水或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浅层地热能资源勘察包括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及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

()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①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是否满足打井或埋管面积和位置要求)②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③场地内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电信电缆的分布;④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⑤场地内已有水井的位置。

、弄清该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功能划分。

这是恰当选择空调系统和分区的依据,也是选择空调设备类型的依据之一。

、弄清该建筑物在总图中的位置、四邻建筑物及其周围管线敷设情况,以作为计算负荷时考虑风力、日照等因素及决定冷却塔安装位置、管道外网设置方式的参考。

、弄清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使用时间等,以作为计算负荷及划分系统的依据。

、知晓建筑物层数、层高及建筑物的总高度,看其是否属于高层建筑。

按现行的规范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的其他民用建筑,应遵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款。

、明确各类功能房间、走廊、厅堂的空调面积,各朝向的外墙、外窗及屋面面积;明确外墙、屋面的材质结构,外窗框与玻璃的种类和热工性能;了解掌握室内照度和电动机、电子设备及其他发热设备的发热量,为计算负荷作准备。

、明确各层空间的实际尺寸、梁的布置和高度及吊顶高度要求,以及剪力墙的位置.为规划设备和管道布置作准备。

、明确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烟分区的划分及防火墙的位置,以及火灾疏散路线,便于设计防烟排烟系统及决定防火阀的安装位置。

、明确其他工种如配电、室内给排水、消防、装修等的要求及初步设计方案,便于与其他工种协调.减少今后施工中的矛盾。

、对建筑物周围环境也应有所了解:()是开敞的还是被楼群包围的,周围环境的背景噪声水平,被楼群包围时计算负荷要考虑阴影区。

()有无水面、沙地、停车场及比该建筑低的建筑物屋顶。

这些都能反射太阳辐射热给高层建筑.增加太阳辐射热量。

()周围有无工厂、锅炉房、厨房,这可能对设计室外进风口有一定影响。

、了解可能提供的中央机房、空调机房位置和设备的安排,了解电源供给情况等。

、了解甲方(业主)对空调的具体要求,考虑其合理性并提出修改参考意见。

(三)方案设计程序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是空调工程设计方案优选设计。

、主机房位置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暖通专业根据建设项目内容和规模,初步考虑冷、热源方案,粗略估算冷、热负荷和热泵机组数量,计算热泵机房及其辅助设备布置所需要的面积,配合建筑专业确定热泵机房布置和建筑面积。

、确定管道位置根据建筑布置和使用功能,初步考虑系统划分,委托建筑设计专业在适合位置设计管道预留孔井(包括有冷水(热水)、冷却水(冷源水)、凝结水、新风等),并确定管道大小。

、防、排烟风井位置根据建筑专业平面布置,确定需要设置防排烟的位置,要求建筑在合适的地方留出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竖风道或风道井。

、确定烟囱位置、估算本工程暖通专业总耗电功率、耗水量,并提供给相关专业,以便进行设计工作(四)方案设计程序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剖面图和文字资料以及其它专业提出的设计任务资料详细了解房间使用功能、使用特点和对暖通专业设计所提出的要求。

、冷、热负荷计算以空调房间为单元,确定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计算房间空调冷、热负荷,内容包括:建筑传热量、人体散热量、照明散热量、设备散热量及新风负荷。

、水系统设计()根据建筑总高度和设备的承压能力确定水系统是否需要进行竖向分区,对水系统进行水压分布分析,确定膨胀水箱设置位置,循环水泵是压入式或是吸入式。

()根据房间的功能、空调使用时间、使用性质及特点,确定水系统供水区域的划分。

()确定水系统形式,如双管或四管、水平式或垂直式、同程式或异程式。

()确定供、回水温度。

()确定供水方式:变流量或定流量;一级泵或二级泵系统; 水系统控制方式。

、新风系统设计⑴按标准和要求确定新风量、新风处理终状态参数。

⑵新风系统的划分和组成。

⑶新风系统风量、阻力计算,选择新风机组。

、排风系统设计、空气处理设备的计算和选择()根据空调房间特点和使用要求及安装条件确定空气处理类型及采暖类型,如风机盘管、风柜、组合式空调器或地板辐射采暖等。

()根据房间的热、湿负荷及系统的组成,选择空气处理设备的规格、型号。

、空调冷源系统()计算出建筑最大小时冷负荷及热负荷(考虑同期使用系数,安全系数),考虑到负荷特点调节性能,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热泵机组类型、数量及规格型号。

()计算冷(热)水量、水系统阻力、运行特点、选择水泵的机型、规格、型号及数量。

()计算冷却(冷源)水量、冷却(冷源)水系统阻力、运行特点,选择循环水泵的机型、规格、型号及数量。

()计算、选择附属设备,如膨胀水箱、软水装置等、冷热源的计算、选择,在现场工程勘察结果的基础上,确定采用哪种浅层地热能后,根据地源热泵系统工况情况,计算室外地埋管换热器或水井或地表水换热器的类型及数量。

、防、排烟系统设计方案及设备选型⑴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要求,确定建筑防、排烟设计部位。

⑵计算防、排烟风量及风道阻力,选择机械加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

⑶选择送风口、排烟口及防火阀等部件。

⑷防、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

、设计计算和设备选择完毕后,需要向有关专业提出设计要求:()土建专业:热泵机房、大型空调设备安装位置和占用建筑面积、水管道孔和竖向风道井等。

()电力:暖通专业总耗电量。

()水道:暖通专业总耗水量。

()弱电:防、排烟系统控制要求、绘制图纸⑴热泵机房平(剖)面图、工艺流程图⑵主要楼层空调平面图⑶防、排烟系统平面图、系统图、编制设备表、编制概算书、编制初步设计说明书。

(五)方案设计程序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建筑专业提供的平、剖面图和文字资料以及其它专业提出的设计要求,对初步设计计算和设备选择进行详细计算,如设计条件改变,则根据变更条件,修正设计方案和设备选择。

、绘制暖通空调平面图、剖面图。

、向有关专业提出设计要求()土建专业:核实初步设计阶段所提出的资料,设备基础(包括基础外形尺寸、预埋件位置、设备重量等),墙和板上留洞等。

()电力专业:按设备为单位提出耗电量和供电位置。

()水专业:供水点、供水量、供水压力。

()弱电专业:防、排烟系统的控制要求。

、绘制暖通空调剖面图、水系统图、安装图等施工图纸。

、编制设备表、材料表。

、编制工程预算。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提交各级审核。

、施工图汇审。

参加设计的有关专业汇审图纸,汇审内容一般是:互相委托的设计要求是否完成,各专业设计内容是否协调,如相互碰撞等,然后,进行汇签。

、资料加工、归档。

(六)地源热泵空调工程设计的内容与步骤大致是:、选择空调系统并合理分区这是空调工程设计整体规划关键的一步。

空调系统的选择和分区,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内部功能划分、空调负荷特性、设计参数要求、同时使用情况、设备管道选择布置安装和调节控制的难易等因素综合考虑,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来确定。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一次投资省、系统运行经济并减少能耗。

特别应注意避免把负荷特性(指热湿负荷大小及变化情况等)不同的空调房间划分为同一系统.否则会导致能耗的增加和系统调节的因难,甚至不能满足要求。

负荷特性一致的空调房间,规模过大时宜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分区设置空调系统,这样将会减少设备选择和管道布置安装及调节控制等方面的困难。

、明确建筑物所在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建筑物中各类不同使用功能的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要求这是空调负荷计算、管路系统设计计算、设备选择的依据。

、计算空调负荷空调负荷是设备选择计算的主要依据。

严格地说,空调负荷应按年我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持评议通过的冷负荷系数法或谐波反应法进行计算。

在只需作粗略估算时,可按选择夏季空调设备用的冷负荷指标(属经验数据)进行概算。

、确定空气处理方案和选择空气处理设备要使空调房间达到和保持设计要求的温度和湿度,必须将新风、回风或新风、回风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空气,经过某几种空气处理过程,达到一定的送风状态才能得以实现。

某几种空气处理过程的组合(包括处理设备及连接顺序)就是空气处理方案。

在湿空气的—(即—)图上,将代表各个分过程的过程线按先后顺序连接起来,就构成了空气处理方案图。

这种图可用于查取设计计算和选择设备所需的各种空气状态参数。

、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包括供空调末端装置换热盘管冷水(热水)、热泵机组蒸发器的冷水(冷源水)系统.热泵机组冷凝器的冷却水(热水)系统和排放空调末端装置换热器盘管上凝结水的冷凝水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