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C.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2.D.遇有导管脱出应立即插入3.D.红色4.C.能行走、病情较轻的病5.A.<80mmHg6.C.可用海绵垫抬动7.D.腹胀者去除胃肠减压术后再空运8.C.纤维胃镜9. E.外借时一定要登记10.A.抬高床头减少静脉回流11.D.瞳孔散大12. E.极易交叉感染13. E.参与急救14E.诱导病人快速说出不适15.A.窒息16.B.PQRST分诊公式17.A.应用”腕带”作为诊疗识别手段18.C.与病人交谈分散注意力19.A.恶性肿瘤晚期病人20.C.20~25℃21.E.6h22.E.≤200 cfu/m323.A.≤5 cfu/cm224.A.心电图检查25.A.脉搏强弱交替26.E.右侧颈内静脉27C.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28.C.能间接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29.E.肢体活动功能监测30.E.按压频率成人8~10/min31.E.感染32.A.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需快速、充分补液以纠正休克33D.96%~100%34.C.80~90mmHg35.C.35~45mmHg36.B.CPAP37.B.呼吸道分泌物过多38.A.32~35℃39.D.15s40.E.用吸引口鼻的吸痰管吸引气道深部的痰液41.B.代谢性碱中毒42.E.尿蛋白定量分析43.B.400ml44. C.血液透析45.B.30ml46.D.血肌酐47.A.脑室内压力测定48.A.下压比向上放松的时间长一倍49.B.颈动脉触摸时,不要用力过大50.A.室颤51.C.降温和脱水疗法52.B.急救者用手掌根部按压C.按压部位在病人心尖区53. D.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54.A.口唇紫绀是否改善55.D.胸骨中下1/3交界处56.D.如室颤为细颤,可给予肾上腺素,使之变为粗颤再行电除颤57.C.清除呼吸道异物58.A.头后仰颈项过伸59.E.摸颈动脉搏动61.C.200J62.A.颈动脉63C. 头与下肢抬高10~3061.C. 肢体温度上升65.A.补充血容量66.E.慢性肠炎67.B.立即手术切除脓肿68.C.操作前后洗手69.B.去甲肾上素和多巴胺70.D.白蛋白或新鲜血浆71.E.口腔粘膜变化72.C.选择口服不经肠道吸收厌氧菌抗菌素73.E.黏菌素、妥布霉素和两性霉素74.C.抑制胆碱酯酶75.C.静注大剂量阿托品76.E.血液透析77.E.以上四个方面都存在78E.高压氧舱79A.生理盐水80.E.高压氧81 D.彻底洗胃82.B.300~400ml83.D.逐渐减量直至症状消失后24h再停药.84.D.红细胞85.E.根据病情以上措施均可酌情采用86.A.洗胃87.C.强酸强碱中毒88.A.呼吸衰竭89.D.口唇呈樱桃红色90.立即终止接触毒物91. B.抽出胃内容物送检再用温水洗胃92.D.胃排空减慢,毒物仍可滞留在胃93.A.清洗皮肤94.E.72h95.B.瞳孔较原来缩小96.A.中间型综合征97.E.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20s98.B.60min99. D.4h100.A.上1/2处101.D.防止骨折断端移位102.B.伤员头部向后,足部向前103.C.先用大块无菌纱布覆盖,然后用治疗碗等凹形容器扣在暴露器官上包扎104.D.仰卧位,下肢屈曲二、多选题1.绷带包扎中正确的护理是ABCDEA.根据受伤部位,选用合适的包扎用物及包扎方法B.包扎前注意创面的清理、消毒,预防伤口感染C.包扎松紧适度D.四肢包扎注意保持功能位置,骨隆起处应加衬垫E.包扎顺序原则上应为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2.急诊医疗体系包括ABDEA.医院前的救护B.到达急诊室后的处理 C.普通病房的护理D.重症监护病房的加强护理E.转运途中的监护3.我国城市院前急救的模式包括ABCDEA.院前院内结合型B.单纯性院前指挥型C.集中性院前指挥型 D.院前附属医院型 E.特服联动型4.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是ABCDEA.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B.较高的检伤分诊技术 C.掌握常见的急症救护技术D.熟悉急救药品的作用机制E.坚守岗位、纪律性强5.现场救护时病人采取的合适体位包括ABDEA.现场需心肺复苏者应置于复苏体位B.毒蛇咬伤时应放低患肢 C.昏迷病人仰卧位D.咯血者向患侧卧位E.脚扭伤应抬高患肢6.抢救室必备的急救药品有ABCDA.升压药B.呼吸兴奋剂C.解毒药 D.镇静药 E.抗生素7.观察分诊包括ABCDEA.收集客观资料B.评估资料C.分析资料D.病人分类、分科E.按轻、重、缓、急安排病人就诊8.对于各部位骨折,其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有体内器官的损伤,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如BCDA.呕吐B.心肺复苏C.休克D.大出血E.眩晕9.常用分诊技巧SOAP公式代表ABCEA.主观感受B.评估C.客观现象 D.估计 E.计划10.疼痛病人观察分诊技巧PQRST公式代表ACDA.诱因B.计划C.性质 D.程度 E.评估11.ICU护士为防止交叉感染,下列何种情况下须洗手ABCDA.操作前后B.护理两个病人之间C.处理大小便器后 D.进入ICU时 E.以上都不是12.呼吸机出现低压报警的原因有ABCDA.呼吸机管道破裂B.湿化罐活塞未闭C.呼吸机管道脱落 D.气管导管的气囊漏气 E.呼吸道分泌物过多13.为机械通气病人进行吸痰时应注意ABCEA.吸痰之前,护士应洗手B.抽吸时严格无菌操作 C.吸痰之前应给予吸入纯氧D.抽吸时间不得超过20~25sE.抽吸期间应进行心电监护14.危重伤员的搬运中正确的护理是ABCDEA.开放性血气胸者,包扎后取坐位或半坐位、坐椅式搬动为宜B.腹部外伤取仰卧位,下肢屈曲,以减轻腹部压力,防止腹腔器官脱出,可用担架或木板搬运C.昏迷伤员搬运时应取仰卧位,头侧向一边或侧卧位,防止呼吸道阻塞D.休克伤员搬运时应取去枕平卧位,抬高双下肢E.四肢骨折、关节损伤应夹板固定好上、下两个关节后才可搬运,以免途中造成继发性损伤15.人工呼吸的方法有ABCDEA.口对口B.口对鼻C.口对口鼻D.口对气管切开导管 E.口对口咽导气管16.什么情况下病人会因开通气道而恢复呼吸心跳?ACA.呼吸道梗阻B.心肌梗死的猝死C.溺水D.休克 E.电击17.下列哪些项目属于脑复苏的治疗措施ABDEA.维持血压B.呼吸支持,保证脑组织充分供(痒)氧 C.除颤 D.低温 E.降低颅内压18.胸外按压心脏时,要掌握的要点包括ABCEA.双手叠加,掌根部放在胸骨中下1/3处垂直按压B.按压深度:成人为4~5cm,儿童为3~4cmC.按压频率:成人100/minD.复苏者应在病人右侧E.按压/放松时间比为1:119.心脏骤停时,心电图的表现有ACDA.室颤B.房颤C.电-机械分D.心室静止E.室上性心动过速20.下列哪几项是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ABDEA.可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B.出现应答反应C.瞳孔由小变大 D.收缩压在65mmHg以上E.呼吸改善21.急性中毒病人的处理原则包括ABCDEA.立即终止接触事物B.清除进入人体内已被吸收的毒物C.清除进入人体内未被吸收的毒物D.使用特效解毒药E.对毒物造成的危害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22.对口服毒物中毒的病人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DEA.对清醒合作的病人立即让其饮清水300~500ml,然后催吐B.若服毒超过6h,不再选择洗胃C.服强腐蚀性毒物在6h内可选择洗胃D.洗胃时危重病人取左侧卧位,避免液体反流入气管E.洗胃液每次注入300~400ml,不宜过多2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接受阿托品治疗时,下列可以提示阿托品中毒的表现是BDA.颜面潮红B.高热、意识模糊、躁动C.肺部湿啰音减少或消失,心率加快D.谵妄、抽搐E.烦躁不安、意识模糊24.下列哪些情况可行气管插管术CDEA.颈椎骨折B.喉头水肿C.心肺复苏D.误吸E.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需引流者25.气管插管时,导管插入气管内深度为BDA.小儿1~2cmB.小儿2~3cmC.成人3~4cmD.成人4~5cm E.成人5~6cm三、填空题1.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的范畴(院外急救)、(急症科救护)、(危重症救护)、(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急危重症护理培训、管理和科研)。
P32.检伤分类按第一、二、三、四优先,分别对应的颜色是(红色)、(黄色)、(绿色)、(黑色)。
P563.体重指数的正常值是(18~25 )。
P794.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5~12cmH2O )。
P875.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96%~100% )。
P926.重症中暑包括(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三型。
P1497.触电患者现场救护的前提条件是(迅速脱离电源)。
P157四、名词解释1.ICU :是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急危重症病人和大手术后的病人进行连续的病情观察,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场所。
P732.肠内营养:指经胃肠道,包括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P803.肠外营养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完全和充足的营养素,以达到维持机体代谢所需目的的治疗方法。
P814.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P875.潮气量:指在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P916.中暑:是指长时间在高温或烈日的暴晒的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P148五、简答题1.简述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答:部位要准确;衬垫要垫平;压力要适当;时间要缩短;标记要明显;松止血带时应缓慢松开,并观察是否还有出血,切记突然完全松开;需行断肢(指)再植者不应使用止血带。
2.简述急诊护理工作特点?答:(一)发病急骤、时间紧迫;(二)随机性大、可控性小;(三)疾病谱广、多学科性;(四)工作繁忙、责任重大。
3.简述中心静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答:(一)小于5cmH2O,表示右心房充盈不良或血容量不足;(二)大于15~20cm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
但当患者出现做左心功能不全时,单纯监测CAP则失去意义。
CAP监测对了解循环血量和右心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作为临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
4.简述中暑常见的病因有哪三类?答:(一)机体产热过多,(二)机体散热障碍,(三)机体热适应能力下降。
5.简述淹溺患者急救措施中的要点?答:(一)现场救护:1迅速将溺水者救出水面(救上岸);2保持呼吸道通畅;3倒水处理: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心肺复苏、迅速转送医院,在途中随时监测病情变化不中断救护。
(二)医院内救护:1迅速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内,脱下湿冷衣裤,注意保暖;2维持呼吸功能;3.维持循环功能;4.保护脑组织;5.防止肾功能衰竭;6.防止肺水肿;7.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维持电解质平衡;8.及时纠正血容量异常;9.止惊;10.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