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单桩承台基础设计程序(1.3版本)
单桩承台基础设计程序(1.3版本)
桩身面积A= 考虑水浮力桩自重Gp=
总侧阻力= 总端阻力=
1m 9m 1.5 m 500 kpa 0.7 C30 1.43 N/mm2 9 120 kN 0.79 m2 106 kN 793 kN 393 kN
8层
0x
0
=
0
总 计
252.5
计算桩顶水平力系数
Ec=
3 x104N/mm2
EI=
1252 MN.m2
1117 mm2/m 验收结果:
主筋间距 钢筋强度设计值fy= 基础边缘反力Pmin= 柱边截面弯矩设计值M=
所需配筋
180 mm 300 N/mm2 83.6 kN/m2 93.4 kN.m 1050 mm2/m
实际配筋 > 所需配筋 承台配筋满足要求
四、桩身配筋计算 桩身最小配筋率(%) 主筋数量 钢筋等级 实际配筋
2,抗拔系数λ按各省市地方地基基础规范执 行,如上海取
桩入土层 侧阻力特征值
短柱宽度at= 短柱露出地面t0=
0.7 m 0.3 m
厚度m
qsia(kpa)
小计
1层
0x
24
=
0
基础埋深h=
1.5 m
2层
4x
20
= 80
承台宽度B=
2m
3层 3.5 x
30
= 105
承台厚度t=
0.65
(推荐 0.5—
16 根
HRB335
6082 mm2 验算结果:
主筋直径 钢筋强度设计值fy=
所需配筋
22 mm 300 N/mm2 5105 mm2
实际配筋 > 所需配筋 桩身配筋满足要求
五、设有连梁时,短柱、连梁配筋计算
建议按照此时短柱及连梁实际受力用Morgian软件正截面承载力模块进行配筋计算
672 kN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372 kN
< 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ta=
82 kN
<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ha=
单桩承载力满足要求
1186 kN 661 kN 157 kN
二、短柱配筋计算(未考虑连梁有利影响)
主筋直径
20 mm
主筋数量
16 根
箍筋直径 钢筋等级 拔力沿x轴偏心距e0x= 平行y轴两侧钢筋间距Zx= 平行x轴一侧钢筋根数nx= 纵向实际配筋 平行x轴一侧实际配筋 平行y轴一侧实际配筋
100 mm 300 N/mm2 0.13 m 0.60 m
5根 4541 mm2 1498 mm2 1498 mm2
实际配筋 > 所需配筋
短柱配筋满足要求
三、承台配筋计算(双层双向)
主筋直径 钢筋等级 基础边缘反力Pmax= 柱边截面基础反力P= 实际配筋
16 mm HRB335
302.8 kN/m2 231.6 kN/m2
0.7 m
4层 1.5 x
45
= 67.5
连梁顶距地hb= 连梁宽度Bw=
300 mm 300 mm
5层
0x
0
=
0
6层
0x
0
=
0
连梁高度Bh=
700 mm
7层
0x
0
=
0
桩身直径d= 桩长lp=
地下水埋深hw= 端阻力特征值qpa=
抗拔系数λ= 桩身混凝土标号 混凝土抗拉强度ft= 桩长/桩径L/d= 承台及土重Gk=
铁塔基础计算书
单桩承台基础设计程序(1.3版本)
打印
(适用格构式铁塔灌注桩基础)
基础受力 最大压力标准值Fk= 最大拔力标准值Tk=
最大水平力标准值Hxk=
桩基础参数
552 kN 492 kN
58 kN
备注
手动输 入项 自动计 算项
使用说明:
1,如地勘报告提供桩基础极限侧阻和端阻标 准值,除2,即为程序中所需特征值
8 mm HRB335
0.13 m 0.60 m
5根 5027 mm2 1571 mm2 1571 mm2 验算结果:
箍筋间距 钢筋强度设计值fy= 拔力沿y轴偏心距e0y= 平行x轴两侧钢筋间距Zy= 平行y轴一侧钢筋根数ny= 纵向所需配筋As= 平行x轴一侧所需配筋Asx= 平行y轴一侧所需配筋Asy=
Xoa=
10 mm,桩顶容许水平位移
m=
4 MN/m4,《桩基》表5.7.5
α= 0.356 1/m,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αh=
3.2 桩的换算埋深
b0=
1.8 m,桩身计算宽度
Vx=
2.7 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一、单桩承载力验算
单桩竖向力标准值FK+Gk= 单桩上拔力标准值Tk-Gk=
单桩水平力标准值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