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图书馆论文-信息构建在竞争情报及数字图书馆的应用

数字图书馆论文-信息构建在竞争情报及数字图书馆的应用

数字图书馆论文-信息构建在竞争情报及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摘要:信息构建的概念提出后,如何使信息便于理解和便于应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从信息片断的组织与本体论服务工具的应用方面阐述了信息构建在竞争情报服务及数字图书馆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构建;数字图书馆;本体论服务工具;知识构建一、信息构建的概念及特点1.信息构建的概念。

1976年,美国建筑师R.S.Wurman在实践中,将信息学与建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 信息构建” ( Information Archit ecture,IA)的概念。

第一代信息构建重点是把系统当做是个别组织中的独立应用;第二代信息构建的重点是把系统当做个别组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集成装置;第三代信息构建的重点是把信息当做支持IT工具和技术的公司资源。

信息构建最先由建筑师提出,并经过图书情报界的传播才得到全球的重视。

信息构建领域非常重视信息组织、信息技术、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信息检索和知识管理的研究,这几方面无不是对原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客体的延伸和扩展。

国外目前较为公认的IA 定义是由L.Rosenfeld 和P.Morville 提出的: 信息构建是一门组织信息和界面的艺术和科学,涉及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和检索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帮助人们在网络和Web环境中更成功地发现和管理信息,有效地解决用户的信息需求。

国内的周晓英教授将信息构建定义为“组织信息和设计信息环境、信息空间或信息体系结构,以满足需求者的信息需求的一种艺术和科学。

”自2002年周晓英教授将IA译为信息构建后,国内对信息构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IA概念、IA特点、信息建筑师等相关概念的探讨上。

不少学者认为,IA活动的主体是信息建筑师,客体是数据、信息、内容、结构和系统,服务对象是用户。

2.信息构建的特点。

(1)突出以人为本。

信息构建强调如何令信息可理解,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信息需求都在发生变化。

而lA关注这些变化,关注人的要求,无论是针对信息空间环境的结构化设计,还是针对信息内容的设计,IA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便于用户获取、接受和使用信息。

(2)注重信息表达。

信息表达是信息构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决定信息集合能够被用户理解的关键因素。

这样才能找到各种的全新组织模式,并且激发出新的思想和理解力。

信息构建强调对信息本身的重视,正如信息构建的创始人沃尔曼将信息构建的实施者称为信息建筑师( informationarchitects)一样,他认为,“信息建筑师是一个把信息的内在模式加以组织,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清晰的人,他们构建信息的结构或信息地图,让别人找到通往知识的途径。

”3.信息构建的目的。

信息构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在可操作层面上,lA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化复杂为明晰,即通过提供访问路径,使信息可访问;二是使信息可理解,也就是用户的知识结构与信息内容之间的匹配。

4.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围。

信息构建是综合的研究领域。

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和内容有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建筑设计、界面设计、人机交互等等内容,它拓宽了图书馆学的传统研究范围,开阔了研究人员的视野,给图书馆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图书馆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以前,图书馆的信息组织以文献信息为核心,按照文献信息的运动规律对信息进行组织,已经形成了以分类法、主题法和元数据法在内的完整的信息组织的技术或方法体系。

但对用户与信息的交互界面很少考虑,即使信息量很大、信息质量很高,对于用户来讲,自己动手检索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必须求助于情报人员,这样一来,信息的利用相对很麻烦,利用率较低。

lA则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信息组织以帮助人们发现和管理信息为目的,不但要获得和掌握好信息内容,将信息组织好,更要优化信息结构设计,提供清晰的易于信息获得的界面。

5.信息构建的技术。

国外学者认为IA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二者的结合,国内学者认为IA技术应包括信息单位、数字化、信息载体、信息开发层次、信息组织、内容组织体系、信息链接、网站组织、提供形式、信息推荐、信息检索、搜索引擎、用户界面、内容转换、内容控制等。

二、信息构建在竞争情报服务中的应用基于信息构建的竞争情报服务不是冰冷、机械的服务,而是一种充满想象、灵感的艺术,反映竞争情报建筑师对表层与深层、显性与隐性、经验与直觉、感性与理性、可视与不可视等方面的信息成分的领悟,让用户不但能从概念与模型、结构与体系、层次与方位等方面感受到情报信息的形态特征,也能借助空间、形态、颜色等元素感觉竞争情报的内在价值,进而感知整个服务体系的语法模式、语义结构和语用价值。

罗森菲尔德先生认为,“信息构建是环境、用户、内容的三位一体”。

竞争情报服务框架沿袭这种理解,认为竞争情报服务框架由竞争情报环境、用户和内容三者的交集部分构成,用户是竞争情报服务的核心要素,把用户需求摆在首位;内容是竞争情报服务的主体要素,是竞争情报建筑师的原始素材;环境是竞争情报服务的场所,它影响竞争情报服务效益的发挥。

竞争情报服务体系构建的总体框架应是用户、内容和环境的三位一体。

在此框架下的竞争情报服务,首先要跟踪用户的行为和监测竞争环境,将它们作为体系构建的依据,然后要设计一种合适的信息表达方式,也就是必须考虑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采用友好的方式将信息推荐给用户。

用户信息输入主要表现为用户需求分析。

智能型的竞争情报服务要求动态地跟踪用户需求,自动生成用户档案,能通过业务或知识的关联动态地推测需求的变化。

分析出竞争情报需求后,就可以进行用户建模。

用户建模是通过不断积累用户的需求状态,选取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归纳或抽象出可计算的用户模型的过程。

竞争情报服务要建立一种面向算法的、具有特定数据结构的用户描述。

根据建模过程中用户的参与程度,用户建模可分为手工建模、示例建模。

竞争环境是与用户发生现实或潜在关联的各种要素的集合。

竞争环境信息的输入以竞争环境信息采集的形式展开,目的是为了跟踪竞争环境状况,以便于分析竞争态势,把握竞争对手的动向。

竞争环境信息的采集应采用一种持续性的创造型模式,并运用一种系统结构化的方法。

信息构建就是并置单独的信息片断,使其表达传输的意义。

众多的信息片断放置和排列在一起,可以明确地或隐含地向用户表达信息之间的关系。

竞争情报信息片断是具有较高价值的、未经处理的、非结构化的原始信息元素。

每一个信息片断都代表一定的含义,称之为语义,并且不同信息片断可能在语义上有所关联。

竞争情报信息片段选取可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及优势能力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后得出。

对于组织来说,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涉及迅速而有效的服务、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及特色、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组织形象或知名度等方面。

涉及到关键因素的竞争情报信息片断至关重要、如果情报滞后或有误将可能使竞争优势丧失殆尽。

三、信息构建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Peter Morville和Louis RosenfeId是两位情报学出身的信息建筑师,其主要的研究方向网络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e·ture forWorld Wide Web)更是成了当今人们研究的热点。

他们对信息构建的定义更被认作是信息构建定义的典范。

认为在信息构建在网络环境下的主要职责为:(1)平衡网站所属机构和访问者的需求,明确网站的使命和远景。

(2)确定网站的内容和功能。

(3)详细说明如何利用网站的组织、导航、标识和检索系统找到所需信息。

(4)制定规划,指导网站顺应变化,发展壮大。

随着信息构建不断发展,知识构建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知识构建(Knowledge Architecture,KA)是信息构建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广泛兴起以后出现概念。

一般而言,知识构建是基于IA基础之上的信息构建形式,它具有知识组织、知识导航、知识标识和知识检索的功能,是使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的工作理念、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

要将信息构建与知识构建相关联,就必须提及信息资源的开发链,即从“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创新”的发展过程,从信息资源开发链来看,KA提供的是信息资源开发链较高端的部分。

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在对各种文献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管理。

而在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中构建本体论,可以实现对知识本身的揭示,实现数字图书馆对信息资源高层次的管理。

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相应的基于代理的本体论服务工具,可以使这一构建过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这种本体论方法与集中的数据库技术有显著的不同,它捕捉的是分布的而不是集中的知识,知识可以直接在它的初始位置被查找(如HTML网页),而不是被分别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才能查找。

这种方法允许对知识进行推断,知识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但却可以根据一般性的知识进行推导。

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下,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分布在网页中,可以在网页中添加本体论的标识语句,如在HTML中对被描述的信息客体添加本体论的onto语句。

在标准的Web浏览器如Netscape或Explorer中,onto语句的添加并不影响HTML文件的视觉效果,这样做只是使得主题事物知识的智能Web查找可视化。

同时,这可以直接使用(再利用)语句体中的文本知识,避免了知识标注者重复表示相同的信息。

使用者在标注和查询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本体论标识语句,本体论元数据表示的是概念的等级关系,这种等级关系至少容易满足用户的两种需求:(1)浏览某一类的周围类目,以便寻找最合适的形成某一提问的类;(2)浏览全部等级,以便快捷地完成由一个等级向另一个等级的导航。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使用基于本体论的代理服务Ontobroker,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网络爬虫(Ontobroker)、推理引擎及查询界面。

首先,Ontocrawler通过标识的网页进行查找并收集标注的知识片断。

其次,将知识片断转化为以Ontocrawler所使用的表述语言规范成的事实。

不论是推理引擎还是查询用户都不需要了解因特网上事实表述的句法,只有标注者必须使用标注语言。

推理引擎收到用户的提问后,利用两个信息源来推导答案,即主题事物的本体论和Ontocrawler中的事实。

推理引擎的基本推理机制类似于知识库中的智能推导系统。

由于信息资源组织在数字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开发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一个重点。

本体论的构建弥补了现有手段描述信息客体功能上的不足,它既从宏观上为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从微观上构成了描述信息客体的标准和技术。

参考文献:[1]鞠延玲.近五年我国信息构建研究述略[J].图书馆学刊,2008,(4).[2]陈婧.基于信息构建的竞争情报服务理论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