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检验比赛试题

药品检验比赛试题


检查注射剂装量所用量具应与供试品的标示装量相一致,或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 体积的40%,每支装量应准确至标示装量的百分之一。
1)中 国药典 二部
1)中
注射剂的pH值一般控制在 4.0~9.0 范围内。
国药典
二部
除另有规定外,含毒剧药品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 10g ,其他酊剂,每100ml 相当于原药物 20g 。
1)中 国药典 二部
pH测定中新玻璃电极应在水中浸泡 24 小时后再用,以稳定其不对称电位,降低电阻 。
1)中 国药典 二部
注射剂一般需进行pH值测定,pH值测定选用 和甘汞电极 为参比电极。
玻璃电极
为指示电极,

1)中 国药典
二部
1)中
在测定高pH值的供试品和标准缓冲液时,应注意碱误差 的问题。
国药典
二部
注射剂装量检查,标示量不大于2ml者取供试品5支,2ml以上至50ml者取供试品3 支,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尽, 然后注入经标化的量具内(量具的大小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在 室温下检视。每支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
1)中 国药典 二部
1)中 国药典 二部
常用于容量分析中计算的“F”值,是指滴定液的浓度值与其名义值之比。
1)中 国药典 二部
配制碘滴定液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其作用是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1)中 国药典 二部
标定滴定液要求初标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均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1%。
1)中 国药典 二部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 备的制药用水。
1)中 国药典 二部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在水温为15~25℃条件下,可溶片应在3分钟内全部 崩解并溶化。
1)中 国药典 二部
1)中
人工胃液由稀盐酸、胃蛋白酶加水配制而成。
国药典
二部
1)中
检查栓剂的融变时限时,应在室温放置 1 小时后进行
国药典
二部
1)中
溶出度测定时,一般初试应取供试品的片数为 6 片。
1)中 国药典 二部
1)中
药物制剂的杂质检查主要是检查 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国药典
二部
《中国药典》附录中收载的指导原则,是为 执行药典 、 考察药品质量 、 起 草与复核药品标准 制度的指导性规定。
1)中 国药典 二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片剂的常规检查项目有 、 崩解时限 、 含量均匀度 。
2)中 国药典 一部
2)中
酒剂一般应做总固体检查。含 糖 、蜂蜜 的酒剂照第一法检查。
国药典
一部
中药材在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中,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的是 棕色或黄棕色的是 糊粉粒 。
淀粉粒
,显
2)中 国药典
一部
2)中
在药材炮制通则中,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
国药典
一部
2)中
中成药水分测定法第一法(烘干法),干燥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国药典
1)中 国药典 二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以及 药用辅料 等。
1)中 国药典 二部
《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药品的安全性问题更加重视,一部附录中采用原子吸收 或 1)中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品种达6种,并首次规定了含铅、 国药典
镉、 汞 、砷 、铜的限度。
供试品干燥时,应平铺在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可超过 5 度不可超过 10 mm。
mm ,如为疏松物质,厚
1)中 国药典
二部
炽灼残渣检查中,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灼烧 30分钟 后进行。
1)中 国药典 二部
炽灼残渣的炽灼温度应为700~800℃。如需将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必须 控制在 500 ~600℃,对含氟供试品进行炽灼残渣时,应采用 铂 坩锅。
试题
大类
每一部药典均由凡例、正文和附录组成。“凡例”是解释和正确地使用药典进行质量 1)中
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 共性问题 加以规定。“凡 国药典
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约束力。
二部
国家药品标准品与对照品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 和供 应。
1)中 国药典 二部
1)中 国药典 二部
配制氢氧化钠滴定液应使用 氢氧化钠饱和 溶液,并用 释,目的是使配制的氢氧化钠滴定液不含碳酸钠。
新煮沸过的冷蒸馏水

1)中 国药典
二部
配制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时,应使用 新煮沸过的冷蒸馏水 以除去溶液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杀死溶液中的微生物。
,并加入少量
碳酸钠
1)中 国药典
二部
配制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中加入无水碳酸钠作为稳定剂。
二部
《中国药典》第一版本1953年版;2005年版《中国药典》是第八版。
1)中 国药典 二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凡例中药用部位一般系指 。
已除去非药用部分的商品药材
2)中 国药典
一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药材的质量标准,一般按 干品 规定。
2)中 国药典 一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制剂中的干燥系指 ℃。
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 25oC±2oC为准。
二部
1)中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10%
国药典
二部
1)中
溶化性检查法中,热水温度应按照《中国药典》凡例中规定为70~80℃。
国药典
二部
1)中
药物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 性状 、 鉴别 、检查、含量测定等。
国药典
二部
凡例和附录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修饰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未 能概括的情况时,在正文各论中另作规定。
二部
供 试 品 如 为 有 机 碱 的 氢 卤 酸 盐 , 用 高 氯 酸 滴 定 液 ( 0.1mol/L ) 滴 定 时 , 一 般 加 入 3~5ml的醋酸汞试液试液以消除氢卤酸的干扰。
1)中 国药典 二部
在《中国药典》附录氮测定法中,加入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 提高硫酸 的沸点 ,加入硫酸铜的目的是 作消化催化剂 。
蒸馏
法、
离子交换
法、
反渗透
法或
其他适宜的
方法制
1)中 国药典
二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于2005年7月 1日起正式执行。本版药典分三部,一部收载药 1)中
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 国药典
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等。
二部
《中国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
1)中 国药典 二部
取供试品50ml,依法检查重金属,规定重金属不得过千万分之三,应取标准铅溶液 (10ugPb/ml) 1.5 ml。
1)中 国药典 二部
减压干燥或恒温减压干燥时,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硅胶、五氧化 二磷。 恒温减压干燥器中常用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 。
1)中 国药典 二部
国药典
二部
溶出度检查中,取样位置第一法应在 在转篮的顶端至液面的中点,并距溶出杯10mm 处。
1)中 国药典 二部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内容有:准确性、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 性、范围、耐用性。
1)中 国药典 二部
1)中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品中杂质的检查是利用 药品 与 杂质 间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测 定.
1)中 国药典 二部
标定EDTA标准液常用的基准物质为 氧化锌,标定I2标准液常用的基准物质为
化二砷

三氧
1)中 国药典
二部
下列基准物质常用于何种标准液的标定:
ZnO
EDTA
Na2C2O4
KMnO4
NaCl K2Cr2O7
AgNO3 Na2S2O3
1)中 国药典 二部
滴定液必须规定有效期,除特殊情况另有规定外,一般规定为 3个 月。
国药典
二部
1)中
自制或市售薄层板,临用前应 110 ℃活化 30 分钟。
国药典
二部
1)中
薄层色谱可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
国药典
二部
《中国药典》规定熔点在80℃以下时,传温液用水;熔点在80℃以上时,用包装总公 司硅油或液状石蜡。
1)中 国药典 二部
1)中
测定熔点时,对于熔融同时分解的供试品,其升温速度应为每分钟2.5~3.0℃。
1)中 国药典 二部
《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由卫生部颁布的原《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修订为可 见异物检查法,以加强注射剂等药品的用药安全。
1)中 国药典 二部
1)中
无色注射液的可见异物检查光照度应为1000~1500Lx。
国药典
二部
1)中
可见异物检查《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 灯检法 和 光散射法 两种检查方法。
一部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对照品应置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12小时 以上使用。
2)中 国药典 一部
中药颗粒剂粒度检查时,取供试品30g ,称定重量,置规定的药筛中,照粒度测定法 测定,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能过15%。
2)中 国药典 一部
中药取颗粒剂供试品1袋(多剂量包装取10g),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立即观 察,应全部溶化或呈混悬状。
国药典
二部
1)中
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 石蕊试纸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