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中庭和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

第5章中庭和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

p5.1 中庭火灾特点
p5.2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p5.3 中庭建筑的防火设计p5.4 地下建筑火灾特点p5.5 地下建筑防火设计
中庭火灾特点
o5.1.1 中庭的概念及分类o5.1.2 中庭火灾特点
p中庭(atrium)的概念:是指短边长度不小于6m(半径不小于6m),横截面积不小于
100m2,且其共享层数不少于2层的带有顶盖
的室内庭院。

设有中庭的建筑称为中庭建筑。

p根据中庭与室内建筑的关系以及其围封的形式,中庭建筑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四类:
1.长廊式中庭
2.封闭式中庭
3.回廊式中庭
4.互通式中庭
长廊式中庭实际上是一种加了盖的街道,有许多现代商业步行街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也可称之长廊道、连拱廊,由于这样一条有顶盖的中庭两面是敞开的,甚至部分长度较长的长廊式中庭在其中部按照一定的间距也设有敞开的进出口。

因此长廊式中庭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在其内部
空间具有对流的自然风,也就是说这样的中庭是半室外化的。

这类中庭显著的建筑特点便是除中庭的首层与主体建筑相连通外,建筑主体的其他楼层与中庭是具有外墙分隔的,甚至有的只是相邻于建筑物的一侧。

从宏观上讲,相对于整个建筑物而言,这类中庭只不过是建筑物一个宏伟而别致的室内化的门厅或四季花园。

它与建筑室内房间的联系与其他类型的中庭比较相对较少些,只是起到一个窗外人造景观的作用。

回廊式中庭建筑周围的房间是通过走道与中庭相联系,也就是说中庭通过层层的回廊与其周围的房间发生空间上的联系,这类中庭是宾馆、办公楼、公寓等设计中建筑师们较为喜爱的方案。

p中庭空间与供人员使用的楼层空间直接相互贯通,在空间上的统一性是这种中庭的最大的特点。

这种敞开式的中庭在现代的商业建筑中随处可见。

p以上四类中庭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也有相互组合的情况。

如:互通式中庭与回廊式中庭组合,封闭式中庭与回廊式中庭相组合等。

n 1. 火灾不受限制地急剧扩大;n 2. 烟气迅速扩散;
n 3. 疏散危险;
n 4. 火灾易扩大;
n 5. 灭火和救援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

①同时可能出现要在几层楼进行灭火(如沈
阳商业城);
②消防人员不得不逆疏散人流的方向进入火
场;
③火灾迅速多方位扩大,消防队难以围堵扑灭
火灾;
④烟雾迅速扩散,严重影响消防队活动;
o5.2.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o5.2.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p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p防火门窗;
p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

p中庭应按本规范的规定设置排烟设施。

防火门窗
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本规范第5.1.7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

当上下开口部位设有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或水幕等分隔设施时,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p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p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p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分隔。

p中庭每层回廊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p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甲级防火

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长廊式中庭的防火设计2.封闭式中庭的防火设计3.回廊式中庭的防火设计4.互通式中庭的防火设计
由于长廊式中庭是半室外的空间,因此它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而且与其他类型的中庭相比并不强调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贯通。

按一定面积比例在屋顶的玻璃棚设置可自动开启的排烟窗,以防止烟气在中庭内积聚,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提供有利条件。

封闭式中庭,防排烟措施应按防火分隔情况分别加以考虑。

1.如果与中庭相邻的使用区域外墙满足规范要求的耐火极限,一般不会造成火灾竖向蔓延,不需要考虑特别的消防措施。

FRR3h
2. 如防火分隔仅具备完整性,可通过安装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或设计排烟系统以保持中庭的烟气温度不高于300℃,以减少对其他楼层潜在的热幅射。

如果防火分隔采用不燃但不耐火的玻璃来封闭,则建筑物应全部装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设计排烟以保持着火层以上两层的玻璃区域温度低于300℃或低于玻璃被破坏的温度,视其中更低者而定。

3. 如中庭的四面含有数量有限的洞口,并采用分
阶段撤离疏散方案,则设计的排烟系统应能控制中庭内及非着火层保持为负压。

∆T<300°
o 1. 中庭和回廊四周的房间均应设置有效的排烟设施,以防止烟气通过中庭回廊相互扩散。

o 2. 应综合考虑建筑火灾荷载、使用者特征(是否清醒,是否有行动能力,对建筑物是否熟悉)、建筑疏散设施情况(楼梯宽度、疏散距离)等,按性能化方法设计排烟量,至少应保证整个撤离时间内各使用层的安全。

互通式中庭是各种类型的中庭火灾情况下最不利于烟气及火焰控制的一种形式,互通式中庭不同于回廊式中庭,没有可供分隔和缓冲的区域,因此要求它的防火分隔措施应当更安全、更可靠。

应将着火层四周通向中庭开口部的防火卷帘同时下落。

首层如不设防火卷帘,宜设挡烟垂壁。

如果是中庭内着火,为防止火灾上窜蔓延,应下落中庭内的防火卷帘,通常不少于两层(即二、
三层)。

中庭和每一层面的使用区域都应分别考
虑有效的排烟措施。

火灾时只打开着火层区域的排烟以集中处理发生火灾楼层的烟气,而在未发生火灾的楼层宜送空气。

正压的空气会流向中庭,防止了迷漫的烟气进入这些楼层。

中庭和每一层面的使
用区域分别考虑有效
的排烟措施
挡烟垂壁
可在每层设置独立于防火分区的“相对安全区域”,此区域应容纳该楼层内全部人员,以供其在进入楼梯疏散前在此等候。

在非紧急情况时,此区域可作为写字间或其他用途。

如果采用此防火疏散策略,设计的烟控系统应保持这一区域为正压,以确保烟气不会威胁逃生区。

以上两种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排烟量或送风量,应根据性能化设计方法计算确定。

o5.4.1 地下建筑的分类与火灾特点o5.4.2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
按照施工方法、存在条件和使用功能三种情况分类:
o按照地下建筑的施工方法分:明挖和暗挖。

o按照地下建筑存在的条件分:建造在岩石
中的和建造在土层中的。

o按照地下建筑的功能分类:军用建筑、交通建筑、仓库建筑和公用服务性建筑。

o 1. 地下建筑的防火分区设计o 2. 地下建筑的防排烟
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2)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3)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m2;
4)应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
5)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
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

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
2)防火隔间。

该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3)避难走道。

该避难走道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的有关规定外,其两侧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且在局部连通处的墙上应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4)防烟楼梯间。

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o1)地下建筑的防烟分区o2)排烟口与风道
o3)自然排烟
o4)机械排烟
o5)防烟楼梯间
排烟口面积大于2%地下建筑面积,并直接通向室外
1.简述中庭有几种类型以各自特点。

2.说明回廊式、互通式中庭的防火设计方法。

3.当地下建筑面积超过20000m2时,如何采
取防火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