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交际法英语教学

浅谈交际法英语教学

浅谈交际法英语教学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交际法注重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对我国英语教学的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简述交际法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交际法理论下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交际能力交际法英语教学
1 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中心地位,整个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充当着被动的角色。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强调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的同时,却忽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很少用英语进行交际,学生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到的只能是“哑巴”英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2 交际法英语教学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称功能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或功能—意念法(the 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是以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注重培养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法。

交际法英语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

这一学说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上世纪70年代初首先提出后,在80年代初经过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的补充,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由美国学者巴克曼作了进一步发展。

他们对交际能力的阐述代表了交际法英语教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徐强,2000)
2.1海姆斯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欧美语言教学重视语言形式,轻视语言意思,强调语言结构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反对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理论,他认为一个学习语言的人不但能识别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则和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还应懂得怎样恰当地使用语言,即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
言。

(徐强,2000)海姆斯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为后来的交际法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2卡纳尔和斯温的交际能力学说
卡纳尔和斯温在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学说基础之上,提出了交际能力有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这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徐强,2000)卡纳尔和斯温的交际能力学说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它解释和指导了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和测试。

他们的学说具有非常具体的指导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的作用。

2.3巴克曼关于交际语言能力的学说
在总结前人各种学说的基础上,同时根据自己的实证研究,美国学者巴克曼提出了他的交际语言能力学说。

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个部分组成。

(徐强,2000)他的学说中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关系上更明确。

相对来说,巴克曼的交际语言能力学说比卡纳尔和斯温的交际能力学说更系统、更全面、更容易付诸实践。

3 交际法原则下的英语教学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便于学生边学边练,学用结合,使所学语言材料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

如何利用多种办法,合理、恰当、自然地引导学生融入交际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交际活动,是交际教学法的关键。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3.1角色扮演
情景中的角色扮演(role-play)是进行交际性训练的一种途径。

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真实语言情景的英语课堂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扮演某个语言情景中的不同角色,并把表演内容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

这种练习实际上是现实生活的模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根据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一些人物和情节让学生去表演。

表演内容可以是问候,询问(天气、日期、生活起居),打电话等活动。

教师首先给学生一、二分钟进行准备,然后挑选一些学生在全班进行对话示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想象力、表演能力以及性格来决定学生的扮演角色。

角色扮演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提高了英语水平。

3.2模拟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典型的模拟活动(simulation),达到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目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及社会交流活动为中心的模拟演讲、新闻访谈、谈判辩论等等。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参与,也可以定期邀请外籍教师参加。

模拟活动由于是学生喜闻乐见和熟悉的话题,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

模拟活动能促进他们用英语进行积极地交谈,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模拟活动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学生课前课后需要查找大量资料、数据及论据)、应变能力和语用能力。

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发现英语模拟交际活动能显著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实际交际中,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选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英语交流。

3.3组织讨论
利用学生好强、好胜、爱争论的特点,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老师可组织讨论辩论,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

建议同学们多说“I’m sure that…”, “I would like to…”, “I don’t agree with you…” 等等句型,在实践中达到交际的目的。

当在交际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障碍时,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排除困难或障碍,使交际有效地进行下去的能力。

例如, 学生可以在交际中学会使用像“Well”, “You know”, “Let me see”, “I mean” 等犹豫不定时的填补词(Hesitation fillers),或运用释义(Paraphrase)等语言手段,绕过具体语言障碍,走出语言困境,实现准确的语言表达。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谈论最近发生的时事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话题。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情境引导,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中。

3.4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交际情境,帮助教师开展英语交际教学活动。

比如,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英语经典原版片或英语歌曲等。

电影片的画面优美,英语歌曲的节奏轻快,朗朗上口,减轻了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创造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和交际环境。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交际教学,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并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3.5增强交际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只有在现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使他们的所学得到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与外宾交谈,网上英语聊天等。

外语教学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和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训练的环境。

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的建设除了课堂活动的优化外,还涉及到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完善。

这既是课堂活动的补充,又是提高英语学生技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校园电台的正常播放,英语角的正常开展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课堂外置身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促进学生课
外的交际实践活动。

4 结语
交际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

交际法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它更符合现代外语教学的特点。

在具体的交际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角色扮演、模拟活动、小组讨论活动,还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外交际实践活动等。

总之,教师要把握交际法的基本理论,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强. 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徐锦芬. 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束定芳,庄智象著.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时间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