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飞锤支架的夹具设计参考

飞锤支架的夹具设计参考

飞锤支架的夹具设计目录前言------------------------------------------------------------------------------------------------------------(3)1.零件的工艺分析---------------------------------------------------------------------------------------(4)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和特点----------------------------------------------------------------------------(4)1.2 主要加工表面及要求----------------------------------------------------------------------------------(4)2.飞锤支架夹具设计------------------------------------------------------------------------------------(6)2.1工序的工艺分析----------------------------------------------------------------------------------------(6)2.2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选择和设计-------------------------------------------------------------------(8)3.绘制夹具装配图见附表一--------------------------------------------------------------------------(13)4.夹具设计说明书----------------------------------------------------------------------------------------(15) 4.1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15)4.2夹具设计的程序--------------------------------------------------------------------------------------(17)5.加工程序-------------------------------------------------------------------------------------------------(22)6.结论-----------------------------------------------------------------------------------------------------(24)7.参考文献-----------------------------------------------------------------------------------------------(24)前言毕业设计是每个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对我们所学专业的一个综合测试,也是对我们毕业生做的一次具体的、重要的考验。

此设计密切结合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

已检测我们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

同时在毕业设计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一起去图书馆查阅毕业设计中需要得一些相关资料,共同探讨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加强了与老师的知识探讨.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不能仅以学好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满足,如果不懂的运用他们,学再多的理论知识也毫无用处。

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本次毕业设计的实践,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是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加强,对于今后的生产实习以及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帮助,是我们受益匪浅。

本设计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点评、指正。

Dφ1176R 60.05C19±0.119±0.1φ1550-0.0318+0.5+0.230334-φ6+0.12-0.04R0.012D倒角1×45°0.05C 0.05D6.3φ190-0.033φ306.36.31.61.61.612.512.5φ7+0.03602-φ6.5锪平φ123.20.10C 11±0.1R0.05Cφ45C图1-1零件图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和特点功用:起支撑作用。

由于该工件工作时要承受一定的力,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韧性。

1.2 主要加工表面及要求1. 孔径为φ7036.00+的孔,其形位公差遵守包容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μm ,孔的端面与宽185.02.0++的槽相通,孔口倒角1×45°。

2. 飞锤支架φ11的回转面,表面粗糙度为Ra6.3μm 。

3. 飞锤支架φ15的回转面,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 。

4. φ19033.0-的回转面和右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 ,并倒角。

5. 飞锤支架表面2-φ6.5锪平φ12的沉孔,铣上表面及其轮廓,表面粗糙度不作要求。

6. 4-φ612.004.0+-的孔,表面粗糙度为Ra6.3μm ,倒角1×45°。

7. 宽185.02.0+-的槽,表面粗糙度为Ra6.3μm 。

机械加工加工方案 表(1)工序号 内容 设备 10热处理热处理201) 粗车φ11、φ15、φ19回转面和右端面CA6140卧式车床2) 钻φ7036.00+的孔至φ6mm 3) 扩φ7036.00+的孔至φ6.8mm251) 半精车φ190033.0-及右端面至图样要求CA6140卧式车床2) 铰φ7036.00+的孔至图样要求3) 孔口倒角30铣飞锤支架上端面及2—φ6.5锪平φ12沉孔钻床401) 钻4—φ612.004.0+-的孔至φ5.8TX612镗床2) 铰4—φ612.004.0+-的孔,倒角 50 铣宽185.02.0++的槽XA6132铣床60 去毛刺 钳工 70 清洗 80检验工艺路线如表1所示,根据185.02.0++的加工要求选择φ18的三面刃铣刀和XA6132铣床。

2.飞锤支架夹具设计2.1工序的工艺分析零件为飞锤支架,材料为QT62—2。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该零件工艺规程见工艺卡。

先要求设计第4道工序铣185.02.0++槽的铣床夹具。

零件的加工要求为:宽0.50.218++mm ,表面粗糙度为Ra6.3um.本工序的加工条件为XA6132铣床及φ12端面铣刀,工件右侧回转体,φ0.03607+孔、4-φ0.120.046+-孔、及2-φ6.5锪平φ12孔均已加工,达到图样要求。

正火处理,毛坯上铣185.02.0++槽的经济精度可达IT8,表面粗糙度Ra6.3um ,在铣夹具上加工时适当控制进给速度,可以保证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

因此在本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要如何保证槽的宽度偏差。

图1-1工序图2.2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选择和设计 2.2.1定位方案的选择1.根据工序加工要求,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如下:如图1-1所示:要夹住的工件主要尺寸。

回转面及其端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6个自由度X、方案一:以φ190-.0033回转面为止推基准,限制2个自由度,以零件左端面Y、X、Y、Z,以φ190.0033-外型轮廓宽30的长方体外型轮廓作为防转基准,限制3个自由度。

工件在夹金紧的时候又限制了一个自由度。

方案一草图回转面及其端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6个自由度X、方案二:以φ190-.0033回转面为止推基准,限制2个自由度,以φ45的圆外Y、X、Y、Z,以φ190.0033-型轮廓作为防转基准,限制3个自由度。

同样工件在夹金紧的时候又限制了一个自由度。

方案二草图回转面及其端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6个自由度X、方案三:以φ190-.0033回转面为止推基准,限制2个自由度,以2-φ6.5锪Y、X、Y、Z,以φ190-.0033平12的两个孔为防转基准,限制3个自由度。

同样工件在夹金紧的时候又限制了一个自由度。

此方案是用螺栓固定达到防转的目的,其作用了力方向如下图受F1和F2的作用力。

方案三草图选择基准时应保证工件安装可靠,夹具设计简单、操作方便。

方案一:按照基准重合原则确定的,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夹紧力可以抵消部分切削力。

有利于提高夹紧刚度,缺点是夹紧力大容易引起定位元件变形。

夹具设计简单,装夹方便。

方案二:和方案一差不多,只有装夹的方向有点不同,不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夹紧力可以抵消部分切削力。

方案三:按照基准统一原则确定的,有利于夹具的设计制造,夹紧力方向指向定位元件刚性较大的方向。

缺点是不容易保证槽的的精确度,铣刀进给的轴向力完全由工件承受,会引起定位元件变形。

本工序加工18的槽,从夹具制造的简单方便考虑,可以选择方案三。

但是方案三在装夹是麻烦,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装夹上 ,故不采用。

从加工的切削力和夹紧力方面考虑,加工时夹紧力不需要太大。

综合两方面的考虑故选择方案一。

2.定位元件设计:设计定位元件的结构如图1-2所示。

夹具与零件的外型轮廓相似。

图1-2这样能较容易、较稳定地保证加工精度。

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与刀具的位置由夹具保证,基本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因而能较容易、教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采用夹具后,工件不需划线找正,装夹方便迅速,显著地减少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夹紧力的计算:因采用的是手动夹具故夹紧力无须计算。

3.绘制夹具零件图图1-34、夹紧装置设计夹紧机构的三要素是夹紧力方向的确定、夹紧力作用点的确定、夹紧力大小的确定。

夹紧里的方向如图3左视图所示夹具左端固定不动,装夹时工件受夹紧力F和与其相对的反作用力F1。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应遵循的规则:(1)为了使定位稳定,夹紧力作用点应该落在主要的定位支承面上,活络在主要的定位支承面上的支承点所围成的面积内;(2)夹紧力应作用在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上,不应该使工件产生夹紧变形或使工件产生翻砖力矩;(3)为了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振动,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尽量靠近被加工表面;(4)夹紧力作用点的数目,应尽量在工件的整个接触面上分布均匀,以减小夹紧变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