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句默写
【命题趋向】
中考语文对诗文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的考查会继续得到加强。
考查的范围仍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为主,同时会适当涉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
试题形式将有较大的变化,单纯识记型题目将大幅度缩水,理解型、运用型等试题依然走红,比较默写、归类默写进一步抬头,读图配诗(即用图画的形式对诗句意境进行考查)、话题组合式默写等冷门题型将由冷变热,创新题型会层出不穷。
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加密切,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和教育性是其鲜明的特征。
【冲刺演练】
一、直接默写
(一)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2、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3、知汝远来应有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5、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6、求之不得,。
(《诗经》)
7、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
8、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惶恐滩头说惶恐,。
(文天祥《过零丁洋》)
10、,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11、?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12、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
13、,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
14、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二章》)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荒草萋萋鹦鹉洲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两山排闼送青来。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世事洞明皆学问,。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8、两岸猿声啼不住,。
9、,,山河表里潼关路。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二、理解性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3、《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
,。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使至塞上》中,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6、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7、《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
8、《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