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

12.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

人教版必修1历史
第12课
古浪一中:高亚强
无法下载,可QQ:114653283联系
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 近的邻邦。……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 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 蛮的敌人。”
——江泽民
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浮出水面,正往岸边爬 来,日本兵就用刺刀对准她当心扎了对穿,第二个就 刺那个小孩,只见刺刀往上一挑,小孩就被挑在枪头 上。 在另一个地方,10个日军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中国 人,把辫子联在一起,当枪靶子打。有的斩了一只手, 有的割下一只耳朵,有的斩断一只脚,有的砍头。
3、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1895年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 的外交政策。(完全半殖民地化)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完 全 形 成
表 明 帝 国 主 义 者 凭 借 多 个 不 平 等 条 约 怎么办? 残
酷 剥 削 中 国 人 。
他 正 被 众 多 不 平 等 条 约 扎 得 像 个 木 乃 伊 。
着 的 人 代 表 的 是 当 时 受 尽 欺 凌 的 中 国 人 。
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内 容


①赔款4.5亿 钱 ②划使馆界 进 ③拆炮驻兵 兵 ④严禁反帝 官 ⑤设外务部 外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 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 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
清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率军抵抗,日军旅顺大屠杀
第 一 阶 段 第 二 阶 段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日本侵略者在 旅顺对手无寸铁 的平民进行了四 天四夜惨无人道 的大屠杀
文字中反映的事实
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阿伦的《旅顺落难记》 日军进城后,满路都是被杀者的尸体, 竟辨不清路来。在一个池塘边,站满了日 军,赶着一群老百姓,往池塘里跳。只见 水里有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 搅作一团。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 经过(1900~1901)(饿的话每日熬一鹰)
廊坊
6月阻击战
天津
7月占领
北京
8月攻陷
《辛丑条约》
9月
3. 中国各阶层的表现
清政府: 利用义和团
镇压义和团,“尽心议和”
爱国军民: 义和团和爱国清军英勇抵抗
3、《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奕劻与李鸿章同
画 面 中 那 个 身 带 血 迹 、 瘦 弱 并 颤 抖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客 观 原 因
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西方列强对日支持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时局图》是 根据兴中会会员谢 赞泰1898年发表在 香港报纸上的漫画 改绘的,图上的虎 代表英国,熊代表 俄国, 肠代表德国, 蛙代表法国,太阳 代表日本,鹰代表 美国。
1、义和团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 3、《辛丑条约》
开四口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允设厂 列强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国 (资本输出)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 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 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也有 很多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可是最终清政府 失败了。
1、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性质、时间和概况:
(1)原因 民族矛盾的尖锐: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 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 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2)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3)过程: 1898—1900,山东、直隶 (4)口号:“扶清灭洋”
1. 原因
——《读者》
1、战争背景 2、战争经过 3、战争结果 4、战争影响
日本
明 治 维 新
浓厚的封建性残余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市场狭小资源有限 转嫁危机 寻找市场 对外扩张
内部人民起义不断
世 亚 界 洲
中 国
中国 朝 中国 东北 鲜 台湾 日本 蒙古
大 陆 政 策
满蒙 朝鲜日本
中国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阅读材料
19世纪末,一些教会和传教士倚仗不平等条
约为非作歹,激起人民的不满。中国人民反抗帝国 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1898年,山东冠县的反洋 教斗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后迅速 发展到直隶(今河北)、河南、山西、内蒙、东三 省等地。尤以京津一带声势浩大。 义和团提出 “扶清灭洋”的口号,得到一部分 清朝官员的支持,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
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李鸿章————————————伊藤博文
一厂二亿三地四口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内容
是继?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危害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致使台 割三地 湾和祖国分离半个世纪 《马关条约》后,中国的 赔二亿 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外债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太后忙庆寿
避战,避战, 坚决的避战!
部分将领甩腿开溜
美 国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列强的态度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
日 本
俄 国
慈禧太后: 万寿庆典,挪用军费 主 观 清朝统治腐败 李鸿章: 避战求和的政策,消极迎敌 原 根本原因 因 部分官兵:临阵脱逃,军备松驰
日本:“大陆政策”
1、 战争爆发的背景
欧美列强
默 许 纵 容
﹙提供条件﹚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日 本 (根本)
大陆政策
积极扩张
甲午战争
提 供 契 机
清政府
﹙导火线﹚朝 鲜(Fra bibliotek学党起义)辽东 战役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威海 战役
丰岛海战
2、战争的经过
丰岛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左宝贵 ———(回族)牺牲,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邓世昌 林永升 ————.———牺牲,日军取得黄海 海域制海权 聂士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