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汽车零件修复方法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m ax m in
dr1 dr δmax
直径方向的总磨损量:
d d
m ax m i nm r
设ρ为磨损不均匀系数:
dm
max max 0 .5 1 max min
在不改变轴心位置的情况下, 进行机械加工,有: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一、机械加工修复法 2. 附加零件修理法(镶套法) 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将磨损部分切去,恢复零件 磨损部位的几何形状,然后加工一个套采用过盈配 合的方法将其镶在被切去的部位,使零件恢复到基 本尺寸。
汽车上许多零件都以用这种方法修理,如气缸套、 气门座圈、气门导管、飞轮齿圈、各类轴承承孔和 轴端轴径及螺纹孔等。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1.修理尺寸法 ⑴轴和孔修理尺寸的确定 1)轴类零件修理尺寸的确定 dm-轴的基本尺寸; dr-轴磨损后的尺寸;
dm
dr1-轴的第一级修理尺寸; δmax-最大磨损量; δmin-最小磨损量; C –单侧加工余量(取决于加工类 别、设备精度、操作水平等) δmin 精车、精镗为0.05-0.10mm; 磨削、研磨为0.03-0.05mm.
d d 2 c r 1 m
d d 2 c r 1 m m ax
m ax m in
2 c 令 r (修理级差) δ min d d r 则 r 1 m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dr1
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较多,且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适 用范围,一般根据零件的缺陷进行分类。
磨损零件的修复方法 ⑴对已磨损的零件进行机械加工,使其恢复正确的几何形状 和配合特性,并获得新的几何尺寸。如镗缸、磨轴等。
⑵利用堆焊、喷涂、电镀、化学镀等方法对零件的磨损部位
进行增补,或采用胀大(缩小)、镦粗等压力加工法增大 (或缩小)磨损部位的尺寸,然后再进行机械加工,恢复其
Dr1
2)孔类零件修理尺寸的确定
D D nr rn m
D D m ax m n r
Dmax----孔的最大允许尺寸
δmax
·
Dm Dr
δmin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⑵修理尺寸法的应用 修理尺寸法可适用于汽车上许多主要零件, 曲轴、凸轮铀、气缸、转向节主销孔等。由于零 件强度及结构的限制,采用修理尺寸法到最后一 级时,零件就应采用其它方法进行修理。不同零 件修理级别由设计时确定。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磨损量:恢复正确的几何尺寸与形状。 强度:零件最小截面所承受的应力水平应符合设计要求。 3)精度及粗糙度 过盈配合要求有配合件较高的加工精度和低的表面粗 糙度。一般要求: 精度 IT6 IT7
2.5 1.25
粗糙度
4)过盈量及加固 一般按相对过盈量计算,即套合件单位直径的过盈量。
dr
δmax
轴类各级修理尺寸的计算公式:
d d nr rn m
(n为修理次数,n=1,2,3…)
r一般取0.25mm,但也有个别例外。
轴的修理极限次数:
dm dmin n r
dmin----轴径最小允许尺寸。根据轴的刚度、强度条件、 结构要求以及表面处理要求的最低允许厚度值 来确定。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名义尺寸、几何形状及规定的表面粗糙度。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变形零件的修复方法 压力校正法和火焰校正法。 零件产生裂纹、破损等损伤缺陷 采用焊接、钎焊、粘接或钳工机械加工法。 汽车零件修理特点及注意事项 特点 ⑴加工余量小,精度难以保证; ⑵工件硬度高; ⑶加工基准损伤,定位困难, 注意事项 ⑴定位基准与加工精度; ⑵轴类零件的圆角; ⑶表面粗糙度,影响过盈量、耐磨性、疲劳强度及抗腐蚀能力。
汽车维修工程
主讲教师:刘占峰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第三章 汽车零件修复方法
要点: 1、汽车零件修复方法基本知识; 2、各种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的特点及合理选择; 3、汽车零件常用修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工艺过程。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3-1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简介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2. 附加零件修理法(镶套法)
⑴特点 可修复尺寸较大的基础件的局部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修理过程中零件不需高温加热,零件不易退火、变形; 工艺简单、成本低。 ⑵技术要求 1)材料 镶套材料应与基体一致或相近。 2)壁厚 套的壁厚应根据选用的材料和零件的磨损量来 确定。 材料 钢套:δ≥2.0mm; 铸铁套:δ≥4.0mm。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基本、最重要和最常 用的修复方法,汽车上许多重要零件都采用该方法进行修复。 它包括修理尺寸法、附加零件修理法、局部更换修理法和转 向翻转修理法。 1.修理尺寸法 修理尺寸法是修复配合副零件的一种方法,它是将待修 配合副中的一个零件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恢复其正确的几 何形状,并获得新的尺寸(修理尺寸),然后选用具有相应 尺寸的另一配合件与之相配,来恢复配合特性的一种修理方 法。如镗缸、磨轴等。
常见车型主要零件修理尺寸的分级见下表。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
⑶修理尺寸法的特点 1)优点 各种修理尺寸标准化,便于加工和供应配件; 延长了复杂、贵重零件的使用寿命,经济性好; 工艺简单易行,修理质量能得到保证。 2)缺点 按级差加工,加大了加工余量,使零件的可修理次数减少; 随着修理次数的增加,零件的强度不断减弱。
2007年6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