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西省第一次高三大联考试卷物理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7为单选题,8~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构成了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它的推出、地球引力的发现和微积分的创立使得牛顿成为过去一千多年中最杰出的科学巨人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B.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C.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定义为基本物理量,其基本单位是“牛顿”2.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A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质点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像交点C、D坐标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做直线运动,B做曲线运动B.t1~t2时间段内B的平均速度小于A的平均速度C.t1时刻B追上A,t2时刻A追上BD.A、B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段内的某时刻3.两粗细相同内壁光滑的半圆形细圆管ab和be连接在一起,且在b处相切,圆管平铺在水平面上并固定,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直径略小于圆管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a端以某一初速度v进入圆管,并从c 端离开圆管,已知两半圆形细圆管直径大小关系为35ab bc =。
则小球在圆管ab 、bc 中运动A.小球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5B.小球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5C.小球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5:3D.小球对管壁压力大小之比为5:34.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备战冬奥的训练场景:假设运动员从弧形的雪地坡面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倾斜的雪地坡面上,若倾斜的雪地坡面足够长且倾角为θ,运动员飞出时的水平速度大小为v 0,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A.水平飞行速度变为2v 0,运动员的落点位移为原来2倍B.改变水平飞行速度v 0,运动员的落点位置不同,速度方向也不同C.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为02tan v gθ D.运动员刚要落到坡面上时的速度大小为0cos v θ 5.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点O ,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x 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
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 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6.如图所示,坐标方格每格边长为10cm,一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分别经过O、a、b三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0点就是抛出点B.a点v a与水平方向成45°角C.速度变化量△v aO<△v baD.小球抛出速度v=1m/s7.如图所示,地面上放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3μ=,现用斜向上的不为零且大小未知的力F拉物块使之在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若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则F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B.若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则物体与地面间一定没有摩擦力C.若物块向右匀速运动,当θ=300时,F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mgD.若物块向右匀速运动,当θ=600时,F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3 mg8.如图所示为用绞车拖物块的示意图。
拴接物块的细线被缠绕在轮轴上,轮轴逆时针转动从而拖动物块。
已知轮轴的半径R=1.0m,细线始终保持水平;被拖动物块质量m=1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轮轴的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ω=kt,k=2rad/s2,g取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块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6ND.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7N9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某一时刻开始受到恒力F的作用,质点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其最小值为02v 。
质点从开始受到恒力作用到速度减至最小的过程中 A.经历的时间为03mv B.经历的时间为03mv C.发生的位移为206mv D.发生的位移为2021mv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劈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细线绕过滑轮O 1、O 3连接m 1、m 3物体,连接m 1的细线与斜劈平行,滑轮O 3由细线固定在竖直墙O 处,滑轮O 1用轻质杆固定在天花板上,动滑轮O 2跨在细线上,其下端悬挂质量为m 2的物体,初始整个装置静止,不计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m 2的质量,m 1、M 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细线张力大小不变B.若增大m 2的质量,m 1、M 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地面对M 摩擦力变大C.若将悬点O 上移,m 1、M 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细线与竖直墙间的夹角变大D.若将悬点O 上移,m 1、M 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地面对M 的摩擦力不变11.质量为0.2kg 的物块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6s 末撤去推力F ,如图实线表示物块运动的v -t 图像,其中经过点(4,0)的虚线是v -t 图像6s 末的切线。
g 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s 末物块速度方向改变B.0~6s 内物块平均速度小于6~10s 内物块平均速度C.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D.推力F 的最大值为0.9N12.如图所示,底角为4πθ=的圆锥体静止不动,顶端通过一根长为l =1m 的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m=1kg 的小球,细线处于张紧状态,若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ω的取值范围介于3rad/s到4rad/s之间,不计一切阻力,则细线拉力F可能等于A.(52-5)NB.(52+5)NC.15ND.20N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6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可读出其示数l1=cm。
(2)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3)某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弹簧总长度的F-l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a的原长比b的短B.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D.用a、b分别制作测力计,测量同样的力时a的精确度比b的高14.(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如图甲所示,将木板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把滑块通过细绳与带夹的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下夹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匀速运动。
(2)如图乙所示,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上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其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A、B、C、D、E是纸带上五个计数点。
①图乙中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若重锤质量为m,滑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加速下滑受到的合力为。
③某同学在保持滑块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滑块所受合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像如图所示,则滑块的质量为kg。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某段雪地赛道可等效为长L=24m、倾角为θ=37°的斜坡。
已知赛道的积雪与不同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甲滑下时滑板与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乙滑下时滑板与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5。
已知甲和乙均可看成质点,且滑行方向平行,相遇时不会相撞。
若乙比甲晚出发△t =2s,为追上甲,有人从后面给乙一个瞬时作用力使乙获得一定的初速度v0,在此后的运动中,甲、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5m,sin370=0.6,cos370=0.8,g取10m/s2。
则:(1)乙的初速度v0多大?(2)乙能否追上甲?写出判断过程。
16.(10分)如图所示,轻杆长2l,中点装在水平轴O点,两端分别固定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两者一起在竖直平面内绕O轴做圆周运动。
求:(1)若A球在最高点时,杆A端恰好不受力,求此时O轴的受力大小和方向;(2)若B球到最高点时的速度等于第(1)小题中A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则B球运动到最高点时,O 轴的受力大小和方向又如何?(3)在杆的转速逐渐变化的过程中,能否出现O轴不受力的情况?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则求出此时A、B球的速度大小。
17.(10分)如图所示,一水平足够长的传送带以速度v1=2m/s匀速向左运动。
质量均为2kg的小物块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足够长的轻绳相连,P与定滑轮间的绳始终保持水平,Q与定滑轮间的绳与斜面平行,Q放置在足够长的倾角为θ=30°且光滑的斜面上;已知某时刻P在传送带右端具有向左的速度v2=4m/s,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小物块P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
18.(12分)如图所示,光滑细圆管弯成半径为R的半圆形,固定在竖直面内,管口B、C的连线是水平直径。
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B点正上方的A点自由下落,A、B两点间距离为4R。
从小球进入管口B开始,该小球突然受到一个恒力F,所受恒力竖直向上的分力大小与重力相等,结果小球从管口C处脱离圆管后,其运动轨迹经过A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受到的恒力的大小和方向;(2)小球经过管口B、C两处时对圆管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