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规定《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 203 —961 . 0. 2铁路工程施工必须按铁路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
如需变更设计,应按现行铁路变更设计规定办理。
1 . 0. 3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过程中,指定专人认真填写各项施工记录和工程日志。
1 . 0. 4隐蔽工程,必须经检查合格,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并经有关方面人员签认后,方准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1 . 0. 5铁路工程采用的各类主要材料、半成品、构件、器材和设备等,均应有符合国家或铁道部技术标准规定的岀厂合格证,并按有关规定,经抽样试验鉴定合格,方准使用。
1 . 0. 6铁路工程各类施工机械、起重吊装设施、电力设备、风水汽管路和各种大型设施,使用前均应进行全面检查,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准使用。
在使用中应经常维修检查并定期检查标定。
1 . 0. 8铁路工程施工必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制订各项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作好预防自然灾害、防火、防毒等工作。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1 . 0. 11既有线施工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施工与运输相互干扰和确保行车安全。
如必须临时中断行车或降低行车速度时,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规定办理。
1 . 0. 12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备全竣工文件和技术设备等资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移交。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 10210 —975. 10. 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当运至浇筑地点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2施工安全《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 402 —871 . 0. 5参加施工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
1 . 0. 6从事爆破、电力、高处、起重、锅炉、压力容器等作业的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1 . 0. 8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2. 2. 4爆破材料库必须符合防爆、防雷、防潮、防火、防鼠要求,必须有良好的通风和防爆照明设备。
库存量及平面位置必须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
库房距厂矿、村镇、人口稠密处所、交通要道及其它建筑物必须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的确定应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办理。
2 . 2. 5爆破作业必须设炸药加工房,其位置应隐蔽安全,起爆体加工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应有专人负责看管并有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2 . 4. 1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必须良好,各项绝缘指标应达到规定值,凡有裸露带电部位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危险的区域,都应有符合要求的防护,如围栏、护网、箱、匣等屏护设施。
2 . 4. 4严禁将电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件上。
3. 7. 4行车线上的爆破作业应做到:1放炮前线路应有防护;放炮后应首先迅速清理轨道上及限界以内的土、石,将线路抢通。
3在电气化区段(特别是离接触网较近的场所)严禁使用电雷管起爆。
4严禁使用在列车通过前先将炸药装好等待点炮的操作方法。
《铁路给水排水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 409 —872 . 1. 7有毒有害物品必须专库妥善存放,并严加保管。
2.3 . 1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首先体检。
严禁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患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从事高处作业。
2 . 3. 3气候恶劣(六级及其以上强风、大雨、雷电、大雪、浓雾等)及夜间无足够照明时,严禁进行高处和起重作业。
《铁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10 —872 . 1 . 11严禁酒后上岗。
3轨道3 . 1普通轨道《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 —963 . 1 . 8人工向工地散布轨枕严禁抛摔。
3 . 3 . 10下列位置不得有钢轨接头:1明桥面小桥的全长范围内。
2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2m范围内。
3钢梁的横梁顶上。
4设有温度调节器的钢梁的温度跨度范围内。
5道口范围内。
3. 3. 16钢轨温度大于T min+a g+C/0.0118L或小于T max—SS+C/0.0118L时,不得安排铺轨作业。
3 . 5. 2设有轨道电路的道岔,两不同轨型道岔间的距离,尚应满足设置绝缘接头的要求。
不同轨型连接处,不得设置绝缘接头。
3. 5. 4道岔应按现行标准图或设计图铺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转辙器必须扳动灵活。
尖轨尖端应与基本轨密贴。
7接头处轨面高低差和轨距线错牙:国家铁路的正线、到发线上的道岔不得大于1mm。
8基本轨必须落槽。
3. 5. 5道岔铺设后,当连接线未铺前,辙叉后必须加铺一节临时钢轨,尖轨必须钉固加锁,严禁扳动。
3. 5. 6新铺道岔临时使用时,应使用转辙设备,不得用撬棍扳道或用其他方法支顶尖轨。
3. 2无缝线路《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 —964. 0 . 4焊接长钢轨的联合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联合接头焊接前,必须经过焊接试验合格。
遇雨、雪、风沙、气温在0C以下、风力在五级以上不得进行焊接。
3联合接头距有碴桥桥台挡碴墙和不同轨下基础交接处不得小于2m,并不得置于道口及无碴桥上。
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40mm。
5每个联合接头,必须经过探伤检查,不符合规定的必须重焊。
4 . 0 . 9无缝线路锁定后的线路作业和轨温条件,必须遵守附录H的要求。
H . 0 . 1混凝土枕和宽枕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应符合表H的规定:表H 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 10302 —966. 0. 1整体道床基础必须坚实可靠,不得欠挖。
《铁路轨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 10413 —987. 1. 1混凝土支承块的强度不得低于C48。
7. 2. 2道床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C28。
4路基4. 1 一般规定《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J 202 —961. 0. 10在路基上埋设电缆、电杆,应保证路基的完整和稳定。
4. 2路堤和路堑《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DJ 202 —963. 2. 1基床填料使用范围应满足表3. 2. 1的规定。
基床表层填料中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5cm的石块。
表3. 2 . 1 基床填料使用范围3. 2. 2基床每一压实层的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且条件相同的填料;3. 3. 7填筑桥涵缺口应遵守下列规定:1必须待桥涵圬工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填筑。
2桥缺口应用渗水土按桥梁设计要求填筑;当不得不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应采取加强压实措施。
3涵管缺口的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填筑必须两侧分层对称同时进行;当其顶部填土厚度大于1m后,方可通行机械。
3. 7 . 4基床、边坡面1m以内、桥涵缺口、桥头锥体及位于河床上的路堤均不得使用冻土填筑。
3 . 7 . 11严禁在中雨或连绵雨天填筑非渗水土的路堤各部填层。
4 . 1 . 5开挖土石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底开挖。
4. 3 . 5沿河岸或傍山路堑的弃土,不得弃入河道、挤压桥孔或涵管口、改变水流方向和加剧对河岸的冲刷。
严禁在岩溶漏斗处和暗河口弃土。
严禁贴近桥墩台弃土造成偏压。
《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2 —873 . 1 . 12岩溶地区,对堑顶或基底的岩溶水、上升泉水应进行治理,不得任意堵塞出水口或任意抽水,以免导致突发性坍陷。
3 . 7 . 6轨下路基的开挖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2施工作业预先应和工务部门商定,并请派人对线路进行监护。
工地必须备有各种停车信号设备,以防万。
4列车通过时,轨下作业人员必须暂时避开。
4. 2. 6坡面锚杆挂网必须设脚手架,严禁攀登锚杆露头。
4. 3特殊路基《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J 202 —966.1.1在软土地区,当路堤高度超过设计确定的临界高度时,应进行地基处理,不得直接在天然地基上填筑路堤。
6. 1. 7反压护道与路堤本体分开填筑时,必须在路堤填达临界高度前将护道筑好。
6. 1. 12软土和泥沼地区路堤完成后,对有架桥机作业的桥头路堤必须进行试压或预压。
6. 2 . 3在膨胀土地区侧沟、天沟、吊沟、排水沟的铺砌必须及时完成。
6. 2 . 4开挖膨胀土路堑必须从上到下进行。
对黏性较大且含水量较高的膨胀土应适当晾干后再行开挖。
膨胀土路堑边坡应随开挖随砌筑。
设有防护的膨胀土边坡,如防护不能紧跟开挖完成时,应暂留厚度不小于的保护0.5m 层。
6. 4 . 6多年冻土路基施工必须防止地表水流入或渗入基底和边坡。
4 . 4支挡结构《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J 202 —968 . 3. 3抗滑桩的开挖及支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不得在土石层变化处和滑床面处分节。
2护壁厚度不得小于15cm。
护壁混凝土应紧贴围岩灌注;灌注前应清除岩壁上的松动石块、浮土。
在滑动面处的护壁应加强。
在承受推力较大的护壁和孔口加强衬砌的混凝土中应加钢筋。
3在围岩松软破碎和有滑动面的节段,应在护壁内顺滑坡方向用临时横撑加强支护,并注意观察其受力情况,及时进行加固。
当发现横撑受力变形、破损而失效时,孔下施工人员必须立即撤离。
8. 3 . 4抗滑桩灌注桩身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灌注前,应检查净空断面、凿毛混凝土护壁、作好安置钢筋的测量放样。
2灌注必须连续进行。
搭接不得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处。
《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I0118 —996. 2. 2加筋路堤施工应遵守以下规定:2 土工合成材料受力方向的连接必须牢固,连接强度不低于材料容许抗拉强度,另一方向应密贴排放;4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坚硬凸岀物,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表面上进行碾压;6. 3. 2加筋土挡土墙施工时,填料必须分层填筑、碾压,施工机械严禁在未覆盖填料的筋材上行驶。
填料的碾压顺序应从筋带中部压向筋带尾部,再由中部压向面板,全面轻压后再重压。
填料未压实前,碾压机械不应做90。
转向操作。
压实机械与面板距离不应小于1m,在此范围内应采用小型夯实机械或人工夯实。
5桥涵5. 1基础《铁路桥涵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3 —873. 1. 1开挖基坑严禁采用局部开挖深坑,从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
4. 3. 1挖孔桩挖孔时,必须采取孔壁支护。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203 —963. 3 . 2钢筋混凝土桩及预应力混凝土桩应连续灌筑,不得中断;预应力混凝土桩不得有裂缝。
3. 7 . 4钻孔桩钻孔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3. 7 . 9钻孔桩水下混凝土封底,必须有隔水栓。
3 . 7 . 10钻孔桩灌注时,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小于Im的要求。
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途停顿。
3 . & 4挖孔桩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孔内有害气体浓度,当二氧化碳超过0.3%,其他有害气体超过允许浓度或孔深超过10m时,均应设置通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