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测量评价:对体育范畴内的人体运动及相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
2、测量量表:测量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
3、体育评价:指依据一定得标准,判断体育测量结果并赋予其价值或意义的过程。
4、评价的标准:判断测量数据的尺度,是在评价前人为制定的标准。
5、成套测验:由多项指标来测定某个同一机能领域的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体育范畴中某一方面或某些行为(或现象)的综合属性,并同样具有诊断、评价和预测等功能。
6、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两脚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下肢自然并拢。
7、体格测量与评价:指对身体整体及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和量度所进行的测量。
是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等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
8、形态指数:根据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和相互的内在关系,把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的测量值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出的相对值。
9、体型:对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
10、指标体系:对社会体育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后形成的关于社会体育评价活动的一种重点、成序列、有结构的量标系统。
11、权重:又称权重系数,指各项指标在指标体系整体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12、归一化处理:将同级每个指标的得分,分别除以该级各指标等分之和,所得的相对数即为个指标的权重。
二、填空
1、测量的类型(1)测量的方法和属性:定性测量定量测量
(2)测量结果与其反映的关系: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3)测量的属性:物理测量非物理测量
(4)测量的组织形式:连续性测量横断面测量
2、测量量表的特性:顺序、距离、原点
3、测量量表的分类:名称量表(无顺序,无距离,无原点)
顺序量表(有顺序,无距离,无原点)
区间量表(有顺序,有距离,无原点)
比例量表(有顺序,有距离,有原点)
4、客观性取值范围:[0,1],越接近1,客观性越好。
5、可靠性取值范围:[-1,1],当为负值时取其绝对值。
6、可靠性类型:一致可靠性、稳定可靠性、等价可靠性
7、可靠性测验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可比性、相关性、独立性、适用性、鉴别性
8、有效性取值范围:[0,1],越接近1,有效性越好。
9、有效性类型: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相合有效性
10、评价的基本形式: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1、评价量表的形式:数学公式、表、图表
12、评价的类型: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进步度评价
13、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可比性,适用性,相关性,独立性。
14、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的内容:体格测量、体型测量、身体成分测量、身体姿势测量
15、人体的主要测量点:头顶点、眉间点、耳屏点、脐点、肩胛骨下角点、肩峰点
16、体型的分类:内胚层型、外胚层型、中胚层型
17、社会体育评价目标的分类:效能目标、职责目标、素质目标
18、权重的表现形式:小数形式、百分数形式、整数形式
19、构成评价标准的要素:强度和频率、标度、标号
20、运动员选材的基本途径:遗传选材、年龄选材、体型选材、运动素质选材、运动生理生化机能选材、运动心理选材、运动技能选材
21、运动员选材方法的基本类型:经验法、追溯法、科技法
三、简答
1、测量的要素
①待测属性或特征:明确拟测对象的属性或特征
②法则:确定能客观显示这些属性的法则
③数字符号:将属性或特征数量化
2、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①确定测验目的
②分析拟测属性和选择测验指标
③预备测验
④科学性检验
⑤编写测验实施细则
⑥实施正式测验
3、一般测验实验实施细则应包括什么
①测验的目的
②测验对象的年龄与性别
③测验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④测验的方法和要求
⑤记录,评分的方法和要求
⑥测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安全措施
4、成套测验的特点
①总体属性与其各个测验成分应高度相关
②各成分测验(指标)之间应是独立的
③评价时应该结合实际综合考虑
5、体育测验的实施,各阶段的步骤
(1)测试前阶段
①组件测试队伍
②组织测试者认真学习测验计划、测验细则,明确分工,力求全面深刻了解各个侧面,统一认识、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③测验实习
④准备测验场地设备和仪器。
⑤准备成绩记录的表格或测试卡片及其用具
(2)测试中阶段
①向受试者说明相关事项
②准备活动
③测试前的练习
④必要的提示
⑤思想鼓动
(3)测试后阶段
①放松活动
②整理测试场地、设备及仪器
③检查所记录的测试成绩
④按原计划及时分析处理测量资料
6、如何选择和使用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
①首先考虑测试者的研究或测量的目的
②要考虑受试者年龄、性别、发育水平以及运动能力
③要考虑各种测量的条件,包括场地、器材、测量人员等
④要根据有关测验编制与实施的要求来选择或使用成套测验
7、编制心理健康测验的操作流程
①确定测验目的的对象和用途
②确定测验的性质(常模参考或标准参考)
③确定测验的内容
④确定测验的指标体系
⑤编写和筛选题目
⑥对测验的标准化处理
⑦对测验的技术分析和鉴定
⑧编写测验指导书
8、体质的范畴
①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身体成分等
②生理功能水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及各器官系统效能
③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协调性、柔韧性和走、跑、跳、投、攀、爬
④心理发育水平:本体的感知能力及个性、意志、情感等
⑤适应能力: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稳定的特征
9、评价的特点
①评价的对象时人或事物
②评价的本质是对人或事物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
③评价的手段是运用科学评价技术和方法
④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诊断各种问题,探索改进措施,选择行为决策,提高工作质量。
10、社会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程序
①明确评价对象②确定评价目标③提出初拟指标
④筛选初拟指标⑤分配指标权重⑥编制评价标准
⑦构成指标体系⑧进行试评价⑨修改完善形式体系
11、权重的条件
①权重Wi 在0至1之间取值,即0<Wi ≤1 ②各指标权重之和为1,即11=∑=Wi n
i
12、评价标准的编制方法与步骤 ①草拟初步的评价标准
②对初步的评价标准进行论证 ③征询专家意见
④试评。
选择有代表性的被评者进行试评 13、影响运动员选材的主要因素
(1)选材对象的个人因素:①遗传;②年龄;③形态;④心理特征;⑤运动体能和机能;⑥运动技术、战术;⑦智力与思想品质 (2)各选材(训练)层次的衔接
(3)选材人员的能力水平:①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②选材理论知识;③选材实践操作能力;④专项或多项运动理论实践知识;⑤多学科人员的配合
(4)选材的物质条件因素:①综合测试评价预测的仪器设备;②投入选材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组织机构;③社会、家庭、环境习惯的影响;④生活、学习、训练条件等
四、实验
足球技术达标测验。
测试目的:测试受试者的足球技术水平。
测试对象:适用于体育专业足球选修的男生及青少年运动员。
测试三性:测验具有内容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未报道。
1、技术评定
测试内容:16.5m 正脚背射门;脚弓传接球;原地正面头顶球。
评价:依受试者正确完成动作的程度予以评分。
2、达标测验
(1)50m 运球绕杆射门
①场地设备:一个正规足球场,若干球,秒标,5根标杆(杆距2m ),场地如图。
②测验方法:受试者从起点开始运球,脚触球即开始计时。
受试者运球绕杆,然后射门。
球越过门线停表。
测三次。
③测试要求:射门不中或漏杆均为失误。
射中球门横杆或门柱重测。
④评价:计完成测试的时间,取最佳测试成绩。
2、定位踢球
①场地设备:几个球,场地如图所示,限制线至目标中心的距离为28m,目标的内环半径为2m,中心为3m,外环为4m。
②测验方法:受试者将球置于限制线上,用正脚背向目标踢球,以球落点计成绩。
每人连续踢5球。
③评价:命中内环5分、中环3分、外环1分。
球命中环线计其高分环的分数,累计总得分。
(3)颠球
①测试方法:受试者用正脚背颠球,直至球落地为一次测试,共测三次。
②评价:计颠球的次数,取最佳测试成绩(次)。
等级50m运球绕杆射门/s 定位踢球/分颠球/次
优11.5以下23以上20以上
良12.0-11.6 18-22 16-19
中12.5-12.1 13-17 11-15
可13.0-12.6 8-12 6-10
差13.1以上7以下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