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石榴第课时1.依托文体,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对家乡石榴的表情、共情,巧用“限时法、想像法”背诵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领悟作者借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2.开展实践活动,走出家门,走进自然,在“看、问、查”的过程中,更多了解自己的家乡,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家乡的一种水果。
【重点】依托文体,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对家乡石榴的表情、共情,巧用“限时法、想像法”背诵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领悟作者借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方法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课后第三题)并选用一个词语写句子。
2.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注意用上课文中有关的词语,说完整、连贯。
(先准备、再同学互相交流,再指名说,完成上节课的板书。
)[设计意图] 以复习的方式引入,通过叙述石榴的成长过程,进一步明确课文叙述顺序,同时加强词语的练习运用。
方法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前几节课,我们借《“东方之珠”》感受到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通过《小露珠》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今天,我们将继续感受那浓浓的“爱”,走进家乡的石榴园,欣赏——石榴。
(齐读课题)2.师:课前,我们开展了“搜一搜”的搜集资料的活动,对家乡的石榴,你都有哪些了解,我们一起来晒一晒吧!(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浆果近球形,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
(浆果的功效)石榴种类繁多,有白石榴、红石榴、墨石榴、彩花石榴等。
(种类)过渡:大家在学习课文之前通过多读书、查阅资料了解了石榴,那么作者对石榴的哪些地方情有独钟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章,去找找。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回顾学法,带入新课的教学,自然过渡,自然引入。
一、以画促读,深入文本。
师:同学们已初步感悟了文章内容。
先来赏赏叶和花吧!谁来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
) 师:结合这段话,老师特意做了一幅画。
师出示石榴花的图画(花的数量不多)。
师:你们认为我画得好不好啊?生:我觉得老师画得挺好的,花的形状真的很像喇叭的样子。
生:我觉得老师的颜色用得好,石榴花火红火红的。
师:感谢同学们的表扬,不过先不要急着下结论,再来读读这一段,仔细读,结合着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想一想,再做判定。
生默读第2自然段。
师:现在说说看,我画的好不好?生:老师画的有问题,石榴花的数量应该很多,你才画了几朵。
师: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石榴花的数量多?生:我从“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这句话中的“满”字能看出石榴花很多,“满”字说明枝头上花很密、很多,不留缝隙,那得多少花呀。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抓住了文中具体的词句,还从“满”这个词中感受到了花的多。
像他这样,你又是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花多的?生:我从“密”和“盛”感受到花多,只有花长得茂盛,长得多才会一朵挨着一朵,密密麻麻。
师:一个密、一个盛,一个满,让我认识到了这石榴花的数量的确应该画得再多些。
师出示画面,轻快活泼的音乐声中,画面中的石榴花越来越多,越来越盛。
师:这么多的石榴花,这么热闹的情景,谁愿意读读这段话。
生读第2自然段。
二、创境想像,体验情感。
师: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正鼓着劲地吹呢,怎样才是鼓着劲地吹呀?同学们试着表演一下。
生各自表演。
师走到一生面前:这位石榴花先生腮帮子鼓得圆圆的,吹得真卖力,请问你在吹什么曲子呢?生:我吹的是《运动员进行曲》。
师:石榴家族的运动会,一定很热闹。
师又走到一生面前:这位石榴花小姐,闭着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请问你吹的又是什么曲子呀?生:我吹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石榴也想参加郊游,畅游北海,真有趣!想像着画面,再来读这段话。
生再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真美,我仿佛看到了一簇簇石榴花竞相开放,仿佛听到了喇叭声此起彼伏,还有那郁郁葱葱的叶子也在使劲地长呀长呀,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场面吗?生:热闹。
生:生机勃勃。
生:争奇斗艳。
师:的的确确是热闹呀,咱们一起来读,感受石榴园里的热闹。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当我们把词语、句子想像成一幅幅画面的时候,书就会读得有滋有味。
运用比较,训练语感。
师:渐渐地石榴花谢了,可石榴园里的热闹并没有止步,反而因为石榴果实的诞生而越发的不可抵挡。
请大家自由读读写果实的第3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热闹了,就请你把它画下来。
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
师: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热闹了?生: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PPT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了这句话,老师把它打在屏幕上,请一位同学对着屏幕读一下。
生读,读到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时停顿了很久。
师:屏幕中的句子有问题吗?生:书上先写青中带黄,后写黄中带红,屏幕上的正好相反。
师:换一下顺序不行吗?生:不行,因为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是按石榴成长过程的顺序写的,倒过来就不符合石榴成长事实了。
师:是的,石榴是根据成长的过程而变换颜色的。
它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括号中的词语逐一变红,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回答。
师:这么多颜色,简直就是一场热闹的缤纷色彩时装秀。
抓住颜色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词语就能很好地写出石榴的生长特点。
让我们一起读读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PPT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师:还有不少的同学都找到了这两句话,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热闹了?生:这些石榴千姿百态,有咧嘴的,有破肚的,有张望的,很热闹。
师:这么多的形态,当然热闹了。
生:石榴高兴地笑,还在报告消息,干什么的都有,一定很热闹。
PPT出示:“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漏出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从绿黄色的叶子中长了出来。
”师:老师这里也有两句写石榴形态的句子,和书中句子比较着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生:我喜欢书上的句子,虽然石榴不会笑,但是让作者这么一写,我好像看到了石榴和我们一样咧着嘴在笑,还好像听到了他们咯咯的笑声。
生:我也喜欢书上的句子,说石榴扒开叶子张望,比写它从叶子中长出来更生动,让我感到石榴好像都迫不及待地要长大,显得很热闹。
师:是呀,把石榴当成娃娃来写,让他咧开嘴,笑破了肚皮,和人一样有了心情,还能张望着报告喜讯,这样写多可爱,多生动,多有趣,语言多美呀。
谁愿意读一读呀。
生读第3自然段。
师:石榴园里真热闹,娃娃们忙着传喜讯,此时如果你们就是这娃娃中的一个,熟透了的你正咧开嘴,笑破了肚皮,想像着画面,把自己当成石榴娃娃,谁再来读。
生再读第3自然段。
师: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石榴娃娃还可能兴奋得晃着脑袋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他们还会怎样报告喜讯呢?咱们也试着把石榴当成娃娃说说这个句子。
生:石榴娃娃兴奋地跳着舞蹈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
生:石榴娃娃激动地挥动着双臂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
生:石榴娃娃欢呼跳跃着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
三、联系生活,理解感悟。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谁都会忍不住剥开外皮尝一尝。
把手伸进位子里,你发现了什么?生:石榴。
师:四人一组,把石榴掰开,你们看到了什么?一边观察着,一边读第4自然段,看看你懂了哪些词。
生:我读懂了“紧紧偎在一起”,就是说石榴子儿挤在一起,很密、很紧。
生:我读懂了“红白相间”,是说有红的、有白的,间隔着。
生:我读懂了“玛瑙般”……师:好一个热闹的大家族呀,石榴子儿不仅外表好看,味道也美,快取几粒尝一尝,怎么样? 生一边吃一边交流。
生:味道酸溜溜的。
生:味道甜津津的。
……师:把我们看到的、品到的,带到文章中,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师:石榴园里,石榴树下,郁郁葱葱的绿叶,竞相开放的花朵,乐观可爱的果实,透亮爽口的子儿,不管是数量还是形态,无论是颜色还是味道,无时无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热热闹闹的场景,此时让我们再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课文的?生:石榴这么美,这么好吃,我觉得作者挺自豪的。
生:我认为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师:多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呀,作者那么喜爱它,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啊?生:我也喜欢石榴了。
师: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课文再读一遍,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也读出我们的喜爱之情。
(师生配乐诵读全文。
)孩子们,水果多好啊,你最喜爱哪一种?也像作者这样试着从颜色、形态,味道等不同的侧面写一写你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把它们当成娃娃,当成人写。
作业1教材第87页4、5题。
作业2一、照样子,写词语。
一朵朵甜津津越开越盛郁郁葱葱二、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石榴开花了,仿佛是。
(比喻句)2.熟透了的石榴笑了, 。
(拟人句)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石榴的成熟过程的:春天和夏天,石榴树先,接着,然后;熟透的石榴子儿味道是、的,清爽无比。
四、课外阅读。
葡萄我家门口有一株葡萄,它已经生长多年了。
差不多有手臂那么粗,枝条爬满了整个葡萄架。
春风吹来,葡萄长出了黄绿色的嫩芽。
过了几天,嫩芽变成了绿色的小叶子。
几场春雨后,小叶子变成了巴掌那么大的叶子,布满了整个葡萄架。
夏天,葡萄的叶子长得更茂盛了,郁郁葱葱的,把整个葡萄架遮得严严实实的,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凉棚。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葡萄架上,只能透出几缕金光,葡萄架下面显得特别阴凉。
这时,开始结出葡萄了,小葡萄一串一串像绿色的珍珠,挂满了葡萄架。
我真想摘下来吃,妈妈告诉我,现在还不好吃,要等到秋天,葡萄成熟了,才好吃呢!盼到秋天,一串串的葡萄由绿变成暗红,长得又圆又大,晶莹透明,像玛瑙似的。
葡萄收下来了,我挑了一个大的放在嘴里,真好吃,又甜又酸,果汁极多。
葡萄真是好水果啊!冬天来了,吹来一阵阵寒风。
黄叶子一片片地从葡萄架上飘落下来。
葡萄架上稀稀疏疏的,只剩下横七竖八的枝条。
一场大雪给大地披上银装,葡萄架上的枝条也被盖住了,看到冬天的景象,我真盼望春天快点来到,好让葡萄发芽、长叶、结果。
我爱这株充满生机的葡萄。
1.照样子,写词语。
(1)又圆又大(ABAC式):(2)火辣辣(ABB式):(3)稀稀疏疏(AABB式):2.用“”画出描写葡萄叶子的比喻句。
3.本文是按照顺序写的。
4.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你品尝这种水果时看到、想到及感受到的情况写下来。
【参考答案】一、一片片一层层酸溜溜美滋滋越长越旺越来越好干干净净规规矩矩二、1.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 2.笑得咧开了嘴三、抽枝长叶开花结果酸溜溜甜津津四、1.(1)又高又密又香又甜又跑又跳(2)金灿灿白茫茫气冲冲(3)轰轰烈烈平平常常热热闹闹 2.几场春雨后,小叶子变成了巴掌那么大的叶子,布满了整个葡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