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年级政治导学案 编制:李鹏宇 白鹭 编号:11 时间:2018.1.1 等级:
班级: 小组: 姓名 审核: 审批:
1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的相关内容,知道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材料、合作探究,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及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
【学习重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难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使用说明】1.独立研读教材P91—P97,作好标记和勾画,标注关键词。
2.依据预习指导,进行二次研读教材,自主探究导学案问题。
3.完成预习检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填写到“我的疑问”处。
【预习案】
【预习问题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分别指的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预习问题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性质
作用 基本原则
我国加入时间
【预习问题三】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坚持 的基本国策
2、形成 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促进
提高
推动
3、必须促进 更好结合。
4、必须始终坚持 。
【预习自测】
1. 近几年来,中美关系积极发展,国际合作良好。
中国进一步扩大从美国的进口,为美国各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有力刺激了美国经济复苏。
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
A.生产全球化所起的作用
B.贸易全球化所起的作用
C.资本全球化所起的作用
D.技术全球化所起的作用
【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思考】
材料一:在改革开放前,上海浦东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如今,这里已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高科技工业制造中心、金融中心。
上海浦东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它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充分发挥了本地区的优势。
【探究点一】结合教材,谈一谈经济全球化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据联合国统计,最不发达的国家10年前是36个,5年前是42个,现在则增至48个,从这个角度来讲,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财富不断集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现在的60多倍;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却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技术差距也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材料三:2008年9月,素称世界金融第一街的美国华尔街发生“地震”。
一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风暴席卷华尔街:雷曼兄弟公司突然破产,房利美、房地美两大房贷巨头被政府接管,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资银行巨头,或被收购,或被政府接管,或转为银行控股公司。
这场金融危机来的如此迅速、猛烈,骤然掀起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
华尔街金融风暴,对欧洲及全世界产生了强烈冲击。
中国也不例外,受到较大影响,股市大幅下挫,企业接连倒闭,工人无奈下岗……
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点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三中为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会波及中国?
【探究点三】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
【针对性训练】
1、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手机产量仅为8031万部。
到2011年,我国手机产量就已经达到11.3亿部,当年出口总量达到8.8亿部,占全球出口量的80%多。
然而,目前全球手机市场99%的利润都被拥有核心技术的苹果、三星两家公司赚去。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①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给外国消费者带来实惠②我国企业必须降低成本,加强管理以增强竞争力③只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才能真正成为生产强国④我国要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我的知识框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