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练二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诗鉴赏(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今年各项工作做出了重要布署,号召.(zhào)全国上下同心,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激励我们为梦想砥.(dǐ)砺前行。
B.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能够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汲.(jí)取思想养份,还要通过创作更多历史底蕴丰厚的优秀作品,来高擎.(qínɡ)民族精神的火炬。
C.某些所谓“小鲜肉”拥有超高人气,拿着天价片.(piān)酬,却贡献着拙.(zhuō)劣的演技,相比之下,一些老艺术家对艺术纯粹的初心就显得弥足珍贵。
D.本书谈钱锺书的学术态度,谈他作品中为人津.(jīn)津乐道的索引,谈新旧交替时期人心的嬗.(shàn)变等,展现了钱锺书在治学、为人等方面的风采。
答案 D解析A项布—部。
B项份—分。
C项“片”读pià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
[甲]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一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对此,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乙]据我国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
由于..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淹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
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
[丙]实践证明: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毛之地B.由于C.淹没D.铭记答案 C解析A项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使用正确。
B项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表示原因,多与“所以、因此”等配合。
使用正确。
C项淹没:(大水)漫过;盖过。
语境说的是沙漠埋没了丝绸之路,可改为“湮没”。
D项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铭文。
使用正确。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答案 C解析冒号所管内容只能到“弯路”,应将“弯路”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最新俄罗斯智能手机零售商提供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6月华为手机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达到24.6%,超过三星的23.2%和苹果的11.8%,升至首位。
B.前途与“钱途”的双轮驱动,让不少公众号迎来了春天,很多作者竭尽所能地赚流量、博眼球,但“谋出位”的过程需要公众号有良知,有担当。
C.这次食品安全事件表明,要提高违法成本,那些利欲熏心、无视规则的不法企业,那些敢于挑战道德底线的人,要依法严惩,终身禁业,决不姑息。
D.由于早年有为杂志撰写政治评论和当新闻记者的经历,奈保尔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透视,始终保持着深刻的批判性和丰富的视角着实令人惊叹。
答案 B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最新”移到“提供的”和“市场调查”中间。
C项成分残缺,可在两个“那些”前加介词“对于”。
D项句式杂糅,“始终保持着深刻的批判性和丰富的视角着实令人惊叹”可改为“始终保持着深刻的批判性和丰富的视角,这着实令人惊叹”。
5.下面是某自来水公司一则通知初稿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三处表达不够明确、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3分)为方便群众,我公司近期想对小区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施工时间为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半,到时候可能会对用户用水造成不便,特此告知,敬请谅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施工日期要写清楚,“近期”应改为具体起止日期;②“想”改为“拟”;③“到时候”改为“届时”。
(每点1分)解析通知是较正式的文体,正文部分要注意两点:一是事情要讲清楚;二是语言表达要合适,要使用书面语,用词要得体。
解题时,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逐词逐句进行推敲。
本通知中只说了施工的具体时间点,没有说清楚日期,另外,“想”“到时候”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材料一: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
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材料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材料三:一个具有天才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司汤达(1)用一个词语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出两个事例来证明上述主题。
每个事例不超过40个字。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创新(2)①齐白石在60岁以后多次改变自己的画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和风格。
②爱因斯坦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
(每点2分)解析第一小题要求从三则材料中寻找到共性的内容,由材料一中“开创新路子”“创新的第一步”,材料二中“想象力”,材料三中“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可以提炼出共同的话题,即“创新”。
注意题干中“一个词语”的要求。
解答第二小题时,要注意所举事例应符合“创新”的要求,注意语言要简洁,同时又能够完整表述内容。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论语》)(2)移船相近邀相见,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3)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
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______________,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 答案(1)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2)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3)渐车帷裳士贰其行(4)廊腰缦回各抱地势(5)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三、古诗鉴赏(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韵伯氏长芦寺下(节选)[宋]黄庭坚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①,羹盂味南烹。
香秔②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注①树鸡:木耳的别名。
②香秔:一种有香味的粳米。
8.“淹留属暇日”中“暇日”意为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的心情。
(2分)答案闲暇之日轻松愉快(每空1分)9.请简要分析本诗中景物描写的手法。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视听结合。
第二联写的是听觉,其他景物都是眼见之景。
②静动结合。
“连甍”等是静态描写,“潮生”“樯移”“鸟度”等为动态描写,使画面充满了动感。
③移步换景,视角变换。
诗歌开头四句为寺外景色,接下来四句转至寺内,描写的是寺中景象,“携手”四句描写的是登高俯视所见的寺外之景。
(每点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明月生南浦张以宁广州南汉王刘①故宫铁铸四柱犹存。
周览叹息之余,夜泊三江口,梦中作一词。
海角亭前秋草路,榕叶风清,吹散蛮烟雾。
一笑英雄②曾割据,痴儿却被潘郎误③。
宝气消沉无觅处,藓晕犹残,铁铸遗宫柱。
千古兴亡知几度,海门依旧潮来去。
注①刘(chǎnɡ):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君主。
刘于958年即位,971年降宋。
②英雄:南汉开国之主刘(yǎn)。
③痴儿却被潘郎误:“痴儿”指昏庸无能的刘,“潘郎”指曾受命作书劝刘降宋的潘佑。
10.上片说“痴儿”因被“误”才归降,在俏皮幽默中透出一股________之意。
(2分)答案讥讽11.本词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历史兴亡之感的?试简要赏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当年的英雄割据与后来的痴儿亡国作对比,表达了对朝代兴亡的感慨。
②以“宝气消沉”与“藓晕”“宫柱”的残留作对比,表达对岁月不居、难以停留的感慨。
③以人世更替变化与海门潮水来去依旧作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慨。
(每点2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8分)双调·折桂令·湖上[清]许光治①看湖头急雨潇潇。
早烟幂林扃,云布山椒。
浪未银翻,泉迟玉泻,波已珠跳。
游女去香车翠轺②,货郎归画鼓饧③箫,最是魂销,无恙东风,楝子花梢。
注①许光治,字龙华,号羹梅,浙江海宁人。
清代廪贡生,旁涉诸艺事,自书、画、篆刻,以至医药、音乐、皇极、奇门等,无不通晓。
②轺(yáo):古代的一种轻便小车。
③饧(xínɡ):饴糖类食物。
12.这首小令前面写____________的景象,后面写______________的景况,充满诗情画意。
(2分)答案湖上春雨(或“湖头急雨”)游女货郎(或“雨中行人”)(每点1分)13.试赏析这首小令的艺术特色。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动静结合(或“远近结合”,或“绘声绘色”)。
“看”三句从静态角度写雨雾笼罩的画面,接着“翻”“泻”“跳”写雨至后的情景,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