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
12:11
20
3、叙写目标。
教育目标体系: 一级目标——教育目的 二级目标——培养目标 三级目标——课程标准 四级目标——教学目标
(年度、学期、单元、课时)
12:11
21
教育目标的三个维度
认知领域: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技能领域:
知觉、尝试、熟练、应用、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创新
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
得到的
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第一阶段:点燃前-观察石蜡颜色、状态、气味、
硬度、密 度、是否溶于水(溶解性)
第二阶段:燃烧时-观察石蜡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以及探究燃烧后的产物
第三阶段:熄灭后
化学实验观察的方法:
关注物质的性质
关注物质的变化
12:11
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设计。
12:11
31
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图片,并解说图片 讨论这些化学成果都是怎么
得来的?
(板书本节课题)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生观看图片,发表自 己的见解:提出化学 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 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 得到的
12:11
29
设计探究方案如下:
第一步: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有关 蜡烛燃烧等现象进行回忆,并设疑
第二步: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 导
第三步:交流讨论问题 第四步:填写学案、小结
12:11
30
5、过程设计
建构注意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 包含以下四个因素:“情境——互动— —会话——意义建构”。
12:11
15
4、实验教学模式
特点:以实验为中心,通过观察、 思考、讨论获得或验证结论。
12:11
16
程序1:演示讲授模式
明确问题—演示实验—启发讲授—获得结论
程序2:边讲边实验模式
明确问题—学生实验—启发讲授—获得结论
程序3:学生实验模式
预习实验—学生实验—总结实验—获得结论
程序4:实验探究模式
情感领域:
注意、参与、兴趣、热爱、观念
12:11
22
几点要求:目标要科学化、具体化、层 次化,具有整体性和可检测性。
两种格式: 格式1 表述性目标 动宾结构 “了解空 气的主要成分”、“熟练掌握……” 格式2 行为性目标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 行为主体(学生)+程度标准+行为结果 例:“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于培养学生
焰温度高。
透过现象看
(学生实验)取一干燥的 本质的推理
冷的小烧杯,罩在蜡
能力
烛火焰上方,观察现
象;立即倒转烧杯,
向里面倒入澄清石灰
水,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干而冷
的小烧杯内出现水雾
,说明蜡烛燃烧后生
成水;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说明蜡烛燃烧
后生成二氧化碳
34
第三阶段:熄灭后
布置思考题 讨论问题(一)
12:11
28
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教法分析
本课题在教法上主要采取通过师生对话,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来探索和学习知识。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建议按科学 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 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 论”来引导学生,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 论得出结论。
一、知识目标 1.…… 2.…… 二、技能目标 1.…… 2.…… 三、情感目标 1.……
1.……
3、压缩版 2.…… 3.…… 4.……
12:11
27
4、选择教法(程序)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参 观法、记诵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实验探究法、引导探究法。
初中化学的特性: 启蒙性、探究性、实践性。
12:11
7
3、优选教学媒体。
传统的教学媒体 (机械的)
印刷媒体:书刊、图书、资料、 插图、图表等
非印刷媒体:实物、模型、标本等
教学媒体
现代的教学媒体 (电子的)
视觉媒体:幻灯、投影等
听觉媒体:广播、录音、CD等 视听觉媒体:电视、电影、录像、
多媒体、VCD、DVD等 交互媒体:计算机、网络、学习机等
为什么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 火焰上方?用热烧杯行 不行?
烧杯罩在距火焰太近或太远 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 ?
(学生实验)吹灭蜡烛的 时候,观察现象:有 白烟生成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提出 猜测
通过干而冷的烧杯使水蒸 气冷凝成水雾,便于 观察蜡烛燃烧生成水
太近或太远都不行。太近 ,烧杯温度过高,水 蒸气无法冷凝;太远 ,水蒸气逸散到杯外 ,效果不明显。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12:11
1
教学设计是理性与创造、科 学与艺术的融合体。
一、什么是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三、化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12:11
2
一、什么是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就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开发
某个产品而进行的系统而缜密的计划与构思 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
12:11
17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1、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一般特性、 起点能力、学习风格等
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于化学知识的 了解不多。在化学基础薄弱,没有经历规范的 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 作、观察、纪录和分析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
12:11
18
2、吃透教材。学习课标、教 科书、教参等,掌握教学内容和 要求。
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知识 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12:11
19
“本单元课题1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 是学习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这一 课题包括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溶剂的 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在 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 溶液中进行的,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试剂就是 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的教学中绝大多 数反应又将涉及到溶液,因此在此之前帮助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和
12:11
2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体验成 功喜乐。
2、体会到生活中有化学,增强学习化 学的兴趣。
3、学习用辨证的观点认识事物。
12:11
26
叙写目标的三种“版本”:
1、完整版 2、简洁版
一、知识与技能 1.…… 2.…… 二、过程与方法 1.…… 2.……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6、学会批判反思。 反思——教师素质提升的“催化剂”。
12:11
11
三、化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 成规定的化学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建立起 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 的策略体系。
12:11
12
1、讲授模式
特点: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系 统讲授
“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 是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中各要 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 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教学系 统的功能——乌美娜。
12:11
3
广义教学设计的诸要素
目标、内容、结构、课时、方法、 媒体、场所、人员(教师、学员 及管理者)、测验
12:11
4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为了 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依据化 学学科内容的主题和条件,用教与 学的原理来策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 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实质就是教与学的 问题解决。
12:11
5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充分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已有经验、个性特征、 学习习惯等。
12:11
6
2、注重学科特点。
12:11
23
案例(供研究): 《溶液的形成》(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液的基本特 征,均一性、稳定性。
2、知道溶液,溶质及溶剂的概念及溶 质、溶剂的确定方法。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方法,练 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12:11
24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过程与方法,进 行初步探究活动,并能在实验情境中发 现问题。 2、初步认识到设计对比实验是化学学 习的一种方法。 3、能动手与同学讨论、交流、清楚的 表达自己的观点。 4、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作初步评价
培养学生完整 观察实验的 习惯
通过讨论明确 每步操作的 实验目的, 探究蜡烛燃 烧后的生成 物
讨论问题(二) 为什么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
高?
12:11
(预计学生答案) 因为外焰与空气中的氧气
接触更充分,燃烧更 剧烈,放热多、温度 高
讨论蜡烛蒸气 燃烧的剧烈 程度与氧气 的接触面积 有关
35
讨论问题(三) 吹灭蜡烛的时候,观察到有
现象
小结学生观 察实验的 方法,探 索科学实 验的一般 规律
布置作业
12:11
记录、练习
课堂及时反 馈
37
6、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教学过程的纪录、提炼 和统摄、是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概括。
要求:简洁、精炼,突出重点。 例(供研究):
12:11
38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