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高速第六合同段冬季施工方案根据我标段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预制箱梁及部分结构物将在今年冬季继续施工。
根据晋中往年的气候特点,将在10月底进入冬季施工。
随着冬季的来临,为保护好结构物和砌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根据龙城公司及第三总监办要求,我单位正在积极做好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各种防护措施。
一、冬季施工的概念冬季施工是指根据当地多年的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砌体工程的施工称为冬季施工。
项目部试验室、设有室外温度计,并指定专人负责在早6点,下午2点,晚上10点,零晨3点对室外温度进行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当气温符合冬季施工条件时,必须采取冬季施工方案。
二、冬季施工计划根据目前施工进度情况,需要采取冬季施工的构造物如下:1、乌马河大桥20米后张法预应力箱梁。
2、G208跨线桥35米后张法预应力箱梁。
3、乌马河大桥及G208跨线桥盖梁。
4、未施工完成的盖板涵及箱通。
5、A匝道两个跨线桥及3个天桥的钻孔灌注桩及桥梁下部构造。
三、冬季施工要求1、混凝土抗冻强度要求⑴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水泥混凝土,在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及5MPa前,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前,不得受冻。
⑵基础的地基,在施工时和完工后,均不得受冻,浇注混凝土后应立即保温,直至回填完毕。
2、钢筋的焊接及张拉要求⑴焊接钢筋应在室内进行,减小焊件温度差;在室外进行时,气温不能低于-20℃,焊接后的接头严禁接触冰雪。
⑵在外界温度低于-5℃条件下进行钢筋闪光对焊或电弧焊时,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闪光焊时应采用弱参数,即电源小一些,时间长一些,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
⑶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应停止施焊。
⑷冬季冷拉钢筋时,气温一般不能低于-15℃。
⑸钢绞线张拉时,气温不能低于-15℃,预应力张拉设备以及仪表工作油液应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检验。
3、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的技术要求⑴配制混凝土时,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水灰比不大于0.5。
⑵掺用外加剂要求氯盐类(包括氯化钙、氯化钠)防冻剂的掺量由试验室结合水泥品种、混凝土类别、养护条件和工程要求(强度、凝结时间等指标)及施工条件按规范及使用说明通过试验选择最优用量。
对无钢筋混凝土外加剂掺量可为水泥用量的1%--3%,不得超过3%;在钢筋混凝土中可为0.2%--0.5%;掺用氯盐防冻剂的钢筋混凝土不得用蒸气养护;预应力混凝土不得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及氯盐防冻剂;钻孔桩不能加防冻剂、抗冻剂;⑶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温度要求当原材料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应对拌合水加热,如仍不能满足需要时,还应对集料加热,各项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为:a、水泥只保温,不得加热;b、对强度等级小于5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其拌和水最高温度不能超过80℃,其骨料温度不得超过60℃;c、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52.5的普硅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其拌和水温度不得超过60℃,其骨料最高温度不得超过40℃;d、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得与80℃以上水直接拉触;e、投料顺序是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搅拌,再加水泥搅拌;f、混凝土搅拌时间须较常温时延长50%,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4、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的技术要求⑴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减少装卸次数,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⑵混凝土灌注时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⑶冬季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应加热使接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筑完毕后,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接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筑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抗冻强度。
⑷混凝土浇筑完毕,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低于10℃。
5、混凝土的养护要求⑴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和覆盖物晒水。
⑵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混凝土拌合用水相同。
⑶用蓄热法养护混凝土的要求:蓄热法是将混凝土组成材料加热搅拌,浇注入模后,利用预加的热量及硬化过程中的水化热进行养护,并用覆盖材料进行保温以减缓热量损失和混凝土冷却速度的方法。
a、蓄热方法根据环境条件,经过计算并在能确保结构物不受冻的条件下采用。
b、砼应采用较小的水灰比。
c、对容易冷却的部位,应特别加强保温。
d、蓄热法养护时,温度不能低于10℃⑷用蒸气法养护时不得低于5℃,确保结构物表面不得低于5℃。
⑸用暖棚法加热养护混凝土的要求:a、暖棚应坚固、不透风、内墙应采用非易燃性材料;b、在暖棚中用明火加热时,特别要加强防火,防煤气中毒措施;c、暖棚中气温不能低于5℃。
d、暖棚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湿度不足时应向混凝土面及模板上晒水。
⑹对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养护要求:a、在高温条件下严禁浇水,外露表面必须覆盖养护;b、养护温度不能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定温度且混凝土强度小于3.5Mpa时应采取保温措施;c、拆除模板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养护。
6、对模板的拆除要求⑴根据与结构物同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证明混凝土已达到要求和抗冻强度及拆模强度后,模板方可拆除。
⑵加热养护结构的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冷却至5℃的以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气温相差大于20℃时,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表面应加以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6、灌注桩要求⑴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冻结,能顺利灌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养护,只有当桩头露出水面或地面或未露出水面、地面,但在冰冻范围之内时,才能进行混凝土的覆盖保温养护。
⑵灌注时,混凝土入孔温度不能低于5℃。
⑶混凝土不能掺入防冻剂、抗冻剂。
四、冬季施工具体措施(一)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拌和物和易性的前提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1、原材料:水泥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石料严格控制好含泥量、细度模数、级配等各项物理性能指标,且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构及其冻裂的矿物质等。
2、外加剂:宜选用高效减水剂和早强减水剂。
在使用之前,应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试拌,对坍落度、净浆流动度、减水率、抗压强度等基本项目进行测试,确定外加剂的适应性和最佳掺量。
3、水灰比:宜采用较小的水灰比,0.5以下。
(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1、拌和:根据混凝土的养护方法确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混凝土加速产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一般宜采用原材料加热法,各种原材的加热温度宜根据具体施工方案进行热工计算确定,应保证水泥投入前水温不能高于80℃。
2、混凝土运输、浇筑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应使热量损失尽量减少。
因此,应注意:(1)尽量缩短运距,选择最佳路线。
(2)正确选择运输容器和保温材料,混凝土输送车外包裹粘被保温,泵送仓及管道外包粘布。
(3)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杂物,装运拌和物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三)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应按施工方案进行热工计算。
比较经济、常用的养护方法为蓄热法养护。
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浇筑后的混凝土用保温材料严密覆盖,利用预加的热量和水泥水化的热量,使混凝土在受冻前达到预期的强度要求,养护中应注意:1、混凝土浇筑后要在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先用塑料薄膜等防水材料覆盖,然后铺设保温材料。
2、混凝土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有一套严格的测温制度,记录好温度和强度增长的变化情况,以便补加保温层或人工加热,保证混凝土温度在3天内不低于15℃。
3、对容易冷却的部位,应特别加强保温。
4、不应往混凝土及覆盖物上洒水。
5、蒸汽养生时,应注意升温速度,每小时升温不大于15℃。
(四)立柱及盖梁砼施工养生1、立柱(1)将加工好的帆布从上向下将整个立柱及钢模套严密,帆布直径上部为柱直径加上1.5m,下部3m内直径稍大。
帆布顶部距立柱顶高1.0m。
(2)在帆布棚内生火炉,低于10m的立柱火炉用两个对称放置,高于10m 的立柱火炉用三个,每个之间夹角为120。
,火炉上放上有水的铝锅加热,挂上温度计和湿度计,随时观测和记录,保证暖棚内气温不低于5。
C,湿度符合要求。
(3)养护3d后,取下帆布棚,拆除模板。
模板拆除后先用薄膜封闭严密,薄膜间的搭接宽度大于150mm,再用草帘封裹。
2、盖梁(1)盖梁顶用草帘覆盖。
(2)低于10m的盖梁用定做的帆布从上而下全部封严密。
主线桥和匝道桥的部分盖梁较高,利用已支好的满堂支架搭设平台,平台距盖梁顶5m ,用建筑用竹夹板铺设,在平台至盖梁顶范围内用帆布从上自下整严实,帆布顶距盖梁顶1.0m 上用草帘铺垫。
(3)在已搭好的暖棚内生火炉,在每个柱间及两端各生一个火炉。
火炉上放上有水的铝锅加热,挂上温度计和湿度计,随时观测和记录。
保证暖棚内气温不低于5。
C ,湿度符合要求。
(4)养护7d ,待砼的强度达到要求后,取下帆布棚,拆除模板和支架。
模板拆除后先用薄膜封闭严密,薄膜间的搭接宽度大于150mm ,再用草帘封裹。
3、三种防护示意图(1(2个,监控养护温度符合要求,养护3天后拆模。
拆模后用棉絮、草帘覆盖保温到达抗冻要求强度即可。
(六)箱梁冬季施工养生1、养护方案考虑到梁体混凝土强度增长的需要,主要采用对箱梁生产进行暖棚加热保温的方案。
暖棚内保温采用蒸汽加热。
对乌马河大桥预制厂采购2台2T的蒸汽锅炉,对G208跨线桥预制厂采购1台4T的蒸汽锅炉,以满足需要。
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时的温度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情况确定。
采用加热拌和用水为主,辅以骨料保温和加热措施,对骨料采取暖棚加温,对水泥和外加剂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始热量。
对混凝土搅拌站、输水管、送料带、混凝土罐车采取遮蔽、包裹等保温措施,加快混凝土灌注施工速度,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2、为保持整个箱梁养护温度一致,采用养护罩方案。
在制梁台座条型基础纵梁上固定蒸养管道2根,箱梁腔内布置2根,箱梁两侧各两根。
箱梁桥面4根,每端共计12根蒸养管道。
3、梁体混凝土灌筑完毕后,立即覆盖养护罩,进行蒸汽养护。
蒸汽养护时严格遵守蒸汽养护制度。
4、给汽后每小时查温一次并记录,随时注意调节养护温度;每片梁沿长度方向放置3块温度计,箱内放置2块,管道孔内放置一块,篷内放置3块.共计9块温度计。
当有试验数据证明时,可采用跟踪梁体表层温度(棚内温度)监测代替梁体芯部的温度监测。
5、安排专人按测温方案连续观测记录,每阶段1小时观测一次并填写记录表。
及时绘制温度曲线图,当发现混凝土浇筑温度、内外温差或升降温速率出现异常时,立即报告,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6、蒸汽养护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混凝土灌筑完毕后静停4小时,静停期间保持棚内温度不低于5℃;升温速度控制在10℃/h以下;恒温时棚内各部位的温差不超过5℃,恒温温度不大于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应大于65℃,恒温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确定,总养护时间≥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