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整体说课ppt课件

机械设计整体说课ppt课件


1、齿轮传动的基础知 识。 2、轴的结构设计。 3、轴承的构造和分类 4、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齿轮传动 轴 轴承 轴毂连接
掌握减速器的构造、键连接
的类型及键的选择。滚动轴
6
承的型号及选择。滚动轴承
的润滑和密封方式
五、带式运输机传 1、带传动、齿轮传动 常用机械传动
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的工
70
动装置设计
的基本知识及其设计。 通用机械零件
教师评价;
2、出勤率:
采用学院标准
3、单项操作考核由教师给出
化试卷格式。
.
6、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1)对教师的要求
教授本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 该具有生产一线的生产经验,要具有双师素质。
兼职教师应有五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有高级工以上职 业资格,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现有三名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实践 经验丰富。
建立师生互动平台 提供教师个人邮箱及QQ号,建立班级QQ群,发布任务要求, 布置作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享个人学习资料,对教学 提出意见。学生积极与否与平时成绩挂钩。
.
谢 谢!
The End
.
.
1、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课程的目标
能力目标: 具有依据国家标准选择标准件的能力,初 步具有操作设备、维护设备和维修设备、 安装设备和调试设备的能力。初步具有简 单部件的设计能力。
.
1、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 先修理论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公差与配合 先修实践环节—金工实习。
.
4、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规律,将《机械设计基础》 学习领域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具体如下表所示:
学习情境
一、内燃机的拆装 与机构设计
课程内容
1、机械的组成及 其特征。 2、平面四杆机构 的类型、结构特点 、运动特性及应用 。 3、图解法设计平 面运动机构。 4、凸轮的基本类 型和运动规律。 5、图解法设计盘 形凸轮机构
作原理、特点及其正确使用
2、通用机械零部件的
和维护保养,掌握通用机械
选择和设计方法
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工作任
务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团队
合作及表达、沟通能力,培
养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总学时:102学时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模式: 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采用任务
驱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螺旋传动的基本
动的形式。
类型和应用;
.
4、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学习情境
三、变速自行车的 拆装
课程内容
•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 原理及其特点 •链传动的基本知识
内容模块
常用的机构 常用机械传动
作用
掌握链传动的基本知识,了 解间歇运动机构的种类,并 能正确的分析它的工作原理。
所需课时 4
四、减速器的拆装
.
6、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2)校内实训条件
.
6、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3)校外实训条件
.
6、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4)教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张京辉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柴鹏飞主编
6、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5)参考书
.
6、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6)网络资源
共享发布多媒体资源,进而发布到校园网相应版块;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试题库,动画演示及 视频资料、企业应用案例、设备及工作现场图片等。 提供课程相关专业网站和专业论坛。
内容模块
基础理论知识 常用的机构
作用
能分析机械的组成及绘 制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 算机构的自由度。能根 据工作要求设计平面连
杆和凸轮机构。
所需课时 20
二、台虎钳的拆装 1.螺纹的分类及加 常用的机构
能掌握螺纹的加工方法,
4
工。
了解螺纹连接件的种类,
2.螺纹连接及其连
并能根据工作要求正确
接件。
选用螺纹连接及螺旋传
.
1、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
在机电设备中, “机”是设备的核心,“电” 是用来控制“机”的。《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学习 机械部分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简单部件的设计,所 以,将《机械设计基础》定位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 理专业的核心理论课。
.
1、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课程的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这方面的设 计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具有一般机械 设备的维护、改进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为学习有关专业机械设备课程以及参 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4)各小组讨论 结合教师讲课的内容,各小组讨论减速器的拆 装步骤。并报教师批准。 5)任务实施
按照教师批准的方案进行拆装。教师指导。 6)总结 根据实施情况,教师进行总结。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做中学 学中做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效果: 在减速器拆装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其中有引导、讲授法、分组讨论法、现场教学 法、演示法、实验法等。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 的相关知识,而且对减速器有了一个全面的认 识。对以后的带式输送机课程设计打下了一个 坚实的基础。
.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
学生刚刚接触本课程时,和以前学到的纯理论 课相比,会产生“没有系统性”、“逻辑性差” 等错觉,感觉每章的内容没有联系,学到的都是 机器的一部分,无法和完整的机器有机地联系起 来。
.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
采取目标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
后续课程 后续专业课程—液压传动、冶金设备、轧钢设备、起重运输机 械、冶金机械维修与安装、钳工技术。 后续实践环节—钳工技能实训、生产岗位实习和毕业实践。
.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的理念:我院是企业办学,学院特 色就是工学结合,校企一体。培养的学生主 要是服务于唐钢及唐山周边的钢铁企业及周 边的机械加工企业。因此本课程的设计理念 是以服务地方经济、满足企业需求为宗旨, 注重学生个人发展,并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 的培养,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 过程为导向,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考核方法 传统的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缺点:考试成绩取决于期末的卷面成绩,由于 试卷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 学生认为只要临近考试背题就能及格,缺乏平 时学习的主动性。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阶段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相结合,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践
措施:针对学生特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 域课程开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生动 形象的教学氛围,侧重于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 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检修实际问 题的能力。
.
4、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对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我们通过 本专业的岗位群和具体的工作岗位任务细 分,明确了其学习内容和能力目标;针对 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任务,进行了能力 和知识点的细分,进而系统总结出本课程 的知识点,并按学习情境设置多个典型工 作任务来划分教学单元。
2)提练教学内容 根据减速器的相关知识点及学生的反馈信息,提 练教学内容。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3)讲授关键知识 减速器的类型、减速器的作用、减速器各附属 件的作用、轴的结构、轴承的选用及类型、滚 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齿轮的润滑等。可通过 多媒体动画及教师拆装进行讲解。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案 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实训 室参观法、现场教学法、带学生下厂参观等教 学方法,与学生互动交流。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减速器的拆装
.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举例:教学情境4 减速器的拆装 1)任务分布 向各小组发放资料及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分析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调研 业 分析
工 转换 学 转指换导 容













.
3、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优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参加高 考后具有较强理论知识的学生。学生的素质较高,学习 态度端正,基础知识扎实,记忆能力教强。对新鲜事物 的接受能力强。
缺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分析问题的能力 较弱,缺乏实践经验,特别是对实际操作缺乏了解。
《机械设计基础》整体说课
.
说课内容提要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学生基础和智力特点分析 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
1、课程定位和目标
就业岗位群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的主要 岗位是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维修、点检、安装、 调试和管理工作。
教考学核体会、及考试情过况程,考综评合(评项价学目生考成评绩)。70
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考评(卷面 考评)30
方式
学习情境 学习情
1
境2
学习情 境3
学习情 境4
以卷面成绩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