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预防健康宣教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级别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 (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120–139 ≥140
140–159
和/或 和/或 和/或
80–89 ≥90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糖尿病易患人群∣认识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
疾病和生活压力大 有异常分娩史(如分娩过巨大儿等)
多食少动
年龄>45岁
超重、肥胖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认识糖尿病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体重下降
甜蜜的杀手∣认识糖尿病
冠心病
中风 得了糖尿病不可怕, 失明 可怕的是并发症
尿毒症
截肢
危险因素控制4——心脏病
危险因素控制9——肥胖
肥胖可通过升高血压间接影响脑卒中的发生。超过标准体 重20%以上的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3倍
标准体重控制
标准体重(kg )=身长(cm )-105 标准体重10%范围内均为正常体重 超重:大于标准体重10%小于标准体重20%. 轻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20%小于标准体重30%. 中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30%小于标准体重50%. 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以上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 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家族史 种族
可以改变的
危险因素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心房颤动 高脂血症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可能的危险因素
肥胖 过度饮酒 凝血异常 体力活动少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激素替代治疗 口服替代治疗
危险因素控制1——高血压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70%-80%脑卒中病人都有高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远离脑卒中从“防”入手
神经外科 2020.04
脑卒中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 每12秒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 • 每21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卒中
• 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
卒中病情凶险,超3/4患者因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75%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 2/3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中半数为痴呆 近50%出现卒中后抑郁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液 中的“坏”胆固醇(LDL-C)过多所致 ,它会沉积在动脉壁上,再结合其他 物质,就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
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
血栓形成
栓子脱落 堵塞远端
原位血栓 栓塞
预防卒中发生,从控制您的血脂水平开始
血胆固醇每增加
1mmol/L
哪些人群应该警惕高脂血症?
冠心病 糖尿病
高血压
缺血性卒中
肥胖
高脂 血症
40岁以上男性
冠心病、高血脂家 族史
绝经后女性
吸烟者
高脂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
吸烟
高血糖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
……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壁上有小米粥 样的脂质沉积,它使血管腔变得狭窄 。
头痛
头晕
没有症状
≠
失眠 眼花
没有危害
降血压的目标∣治疗高血压
普通高血压患者
< 140/90mmHg
糖尿病/肾脏病/冠心病/心衰患者 < 130/80mmHg
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
< 140/90mmHg
老年高血压患者
< 150/90mmHg
危险因素控制2—高血脂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 (或)甘 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通常没有临床症状,是“隐 形杀手” 高脂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
25%
积极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危险因素控制3——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 时间提早10~20 年。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 率高2~4 倍。
什么是糖尿病∣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 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 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 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 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 活动的一种疾病。
美国的研究提示: 65岁以上男性颈动脉狭窄 >50% 的检出率 为7%~10%,65岁以上女性捡出率为5%~7%。 其中狭窄60%~74% 的人群发生卒中为3.0% 狭窄75%~94%的患者卒中发生率为3.7% 狭窄95%~99% 者卒中发生率为7.9%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什么人易患高血压∣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警惕高血压
动脉硬化 …
眼底出血 视力下降 甚至失明 …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力衰竭
…
慢性肾病 尿毒症
脑卒中 …
高血压——导致死亡的第1大危险因素!
高血压有哪些临床表现?
大多数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 有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
• 心房纤颤者发生脑卒中危险比正常人增加5 倍
如何防治心脏病?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测
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年龄>75岁者,INR 控制在1.6~2.5; 或口服阿司匹林 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
危险因素控制6——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的活动障碍、麻木无力、或眩晕、黑朦 、失语、吞咽困难,持续十分钟,24小时内完全恢复, 不遗留症状,但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基本相同。
什么是高血压∣认识高血压
现在国际公认的定义为,高血压是指未服用抗高 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危险因素控制--7吸烟
长期吸烟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6倍,同样适 用于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的不吸烟者
戒烟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可减少50%
戒烟刻不容缓!
危险因素控制8——饮酒
无论一次醉酒或长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出血的机会 每天酒精含量超过60克时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明显增加
正确饮酒指导 成年男性每天白酒<1两,红酒<1杯,啤酒<1瓶; 女性减半。 有基础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建议戒酒。
国家对脑卒中的管理
世界卒中日:每年10月29日 2008年卫生部成立“脑卒中筛查 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进行 专项管理,每年用于防治的经费 约200亿元 。
什么是脑卒中∣认识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阻塞
脑血管破裂
脑卒中患者中:60%-70%为缺血性脑卒中,30%-40%为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