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申诉指引细则
一、为了维护公司与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员工与职能部门及公司管理层的沟通,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问题,从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正式员工。
三、申诉人应依据事实,按照本规定进行申诉,如经查证表明申诉人有欺骗行为的,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四、申诉范围
、认为个人利益受到不应有的侵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A、对职位、职级的调整有异议的;
B、对绩效考评及奖惩有异议的;
C、对薪酬、福利等方面有异议的。
、认为受到上级或同事不公平对待的,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A、工作安排不合理,任人为亲,排斥异己等;
B、不尊重员工,上班随意打、骂员工;
C、未经同意,强行动用员工私人或代公司保管的物品。
、发现有违反公司各项规定的行为,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A、代打卡,虚报工时、计件数量、出勤或加班时间等;
B、在公司范围内赌博、吸毒、打架等;
C、受贿,偷窃、破坏及其他损害公司利益等。
五、申诉方式
、口头当面提出;
、电话、手机告知(含短信);
、直接书面呈送;
、投递申诉信箱。
六、申诉渠道:
③
、申诉对象包括直属各级上级管理人员,制造群管理处,直至人力资源中心。
、正常情况下,公司员工应采取渠道①逐级申诉,该渠道有两种情况选择:
A 、员工选择渠道①申诉,优先按:拉长/领班 车间主任 经理 总经理/厂长,进行逐级申诉;
B 、当员工认为不方便通过拉长/领班及车间主任级别,可以按:经理 总经理/厂长,进行越级申诉。
、当员工认为不方便通过渠道①申诉时,员工可以通过渠道②进行逐级申诉。
、当员工通过渠道①或渠道②申诉,超过5个工作日未获得答复或反馈;或坚持认为通过渠道①、渠道②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渠道③逐级申诉。
七、联系方式
八、申诉处理的程序
、申诉受理人在收到员工申诉,或申诉人口述申诉事项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详细分析申诉事项是否符合申诉范围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在当天告知申诉人。
、如果申诉事项符合要求,申诉受理人应在1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诉人自己能否对申诉事项做出解答,并在如果不能做出解答则应明确告知申诉人,并指引申诉人进入下一级进行解答。
、在申诉人的直线主管和部门经理两个层面上,二者均可直接对申诉事项进行调查、处理,申诉人对处理结果满意的即可终结申诉。
、申诉人直接向人力资源中心提出申诉的,由员工关系负责人负责申诉事项的调查、取证、反馈等工作。
、各级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处理决定将通过书面或电子邮件的形式通报给申诉者、单位第一负责人,员工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满意仍可以继续向更高一级负责人或部门申诉。
、任一申诉处理人员均应在3日内对申诉事项作好调查、取证等工作并得出最终结论。
如果申诉人对调查结论不满意的,可以在知道申诉结论之日起 10 日内提出再申诉,10 日内不提出再申诉即表示申诉人接受该结论。
、再申诉应按照申诉处理程序,由做出调查结论的申诉处理人员的后一级受理。
但是,当申诉到达单位第一负责人,或人力资源总监处,并由其做出终结时,该申诉结论为最终结论,申诉人应无条件遵守。
九、责任申明
申诉受理人必须对处理申诉的过程和结果负全责,经查有不公正或泄密行为,公司将对受理人和受理部门领导从重处罚,或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凡涉及到被调查的人员,经查有出具伪证或有隐瞒、泄密行为,公司将从重处罚,或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任何人不得对员工的合法申诉给予打击、报复,一经发现,公司将从重处罚,或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审批与公布
、拟定之《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经部门经理审核回复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条例后交单位第一负责人签署。
、单位负责人视其情况决定《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张榜公布或单独答复投诉者本人。
、人力资源中心在投诉日 7 天内将《员工投诉及答复记录》于宣传栏内张榜公布或转交投诉者阅知,投诉者阅后签名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