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方法确认操作细则

检测方法确认操作细则

实验室内变异系数(CV)/%
10-4
43
10-3
30
10-2
21
10-1
15
1
11
10
7.5
100
5.3
1000
3.8
104
2.7
105
2.0
106
1.3
E.3校准曲线
应描述校准曲线的数学方程以及校准曲线的工作范围,浓度范围尽可能覆盖一个数量级,至少作5个点(不包括空白)。对于筛选方法,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8,对于确证方法,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9。测试样品中被测组分浓度应在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作业指导书
(实验检测)
检测方法确认操作细则
GZZF-SJZY6006 4.0:2010
生效日期:2010-01-01
第1页,共4页
1.目的
规范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确认的操作细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的确认。
3.方法确认技术
实验室应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确认应尽可能全面,以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用于确定方法性能的技术可以是以下一种(但不限于)或五种的任意组合:
a、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检测/校准/检定;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作业指导书
(实验检测)
检测方法确认操作细则
GZZF-SJZY6006 4.0:2010
生效日期:2010-01-01
第2页,共4页
f、成本和风险;
g、其它因素;
4.2根据评价内容,判断其合理性和适宜性,给出确认结论。
4.3当需要对非标准方法和实验室制定的方法做某些改动时,需将改动后的内容形成报告,必要时,重新进、测量仪器设备;
c、人员要求;
d、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和环境条件的限制;
e、方法确认过程得到的测量值是否满足顾客的技术要求,这些值可包括: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检出限、方法的选择性、线性、重复性限、复现性限、抵抗外来影响的稳健性和抵抗来自物品的基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可根据具体方法确定;当缺乏信息时,一些指标如:准确度、检出限、选择性、线性、重复性、复现性、稳健度和交互灵敏度等的范围和不确定度,可以用简化方式给出。具体技术要求见附录E.1-E.4。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作业指导书
(实验检测)
检测方法确认操作细则
GZZF-SJZY6006 4.0:2010
生效日期:2010-01-01
第4页,共4页
E.4准确度
重复分析标准物质或水平测试样品,测定含量(经回收率校正后)平均值与真值的偏差指导范围见表3。表3测定值与真值的偏差指导范围
真值含量/(mg/L)
b、与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比对);
c、实验室间比对;
d、对影响结果的因素做系统性评审;
e、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结果不确定度进行的评定;
4.方法确认评审内容
4.1对实验室制定方法编制的合理性、非标准方法和采用上述确认技术进行的实验室制定方法、非标准方法确认过程得到的测量值的范围和准确度及其他相关因素等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可包括:
5.3《技术方法确认评审表》(表式号:BG15-02)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作业指导书
(实验检测)
检测方法确认操作细则
GZZF-SJZY6006 4.0:2010
生效日期:2010-01-01
第3页,共4页
E.1回收率
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常见限量指标、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回收率的参考范围见表1。
表1回收率范围
被测组分含量/(mg/L)
回收率范围/%
>100
95~105
1~100
90~110
0.1~1
80~110
<0.1
60~120
E.2精密度
精密度实验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常见限量指标、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重复测定次数至少为6。实验室内部的变异系数参考范围见表2。
表2实验室内变异系数
被测组分含量/(mg/L)
偏差范围/%
<0.001
–50~+20
0.001~0.01
–30~+10
0.01~10
–20~+10
10~1000
<15
1000~10000
<10
>10000
<5
4.4当评审中发现所制定的方法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时,应及时与顾客协商,采取其他措施,如:送其他有资质并能满足顾客要求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校准,或告之无法检测/校准。
5.支持性文件
5.1《技术方法确认程序》(GZZF-JCCX15 4.0:2010)
5.2《技术方法确认申请表》(表式号:BG15-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