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态分析试题和答案

动态分析试题和答案

姓 名 单 位 装 订 线动态分析大赛基础测试,共100分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上。

每空0.5分,共20分) 1、产量递减规律主要有(指数递减)规律、调和递减规律、(双曲线递减)规律、产量衰减规律。

2、逆断层在剖面上的表现形式是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3、用渗透率相近、润湿性相差较大的不同油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在同一坐标系内,曲线由左向右依次为( 亲油 )、中性、( 亲水 )。

4、确定动态监测内容和数量,要根据油藏(类型)和开发特点,以满足油藏(开发动态分析)为原则。

5、油田开发要把( 油藏地质研究 )贯彻始终,及时掌握油藏动态,根据油藏特点及所处的开发阶段,制定合理的调控措施,改善开发效果,使油田达到较高的( 经济采收率 )。

6、利用目前采用的测井系列,可以准确地把渗透层划分出来,其中比较有效的测井方法是(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曲线。

7、钻密闭取心井,在油田开发初期主要是确定油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主要是用来确定油层(水淹状况)。

8、探明地质储量分三类:已开发探明储量、(未开发探明)储量和(基本探明)储量。

9、注水井封隔器失效的主要表现为:(油、套管)压力平衡,注水量上升;注水压力(不变或下降)。

10、研究油藏压力变化,一般应绘制(压力等值)图、(压力剖面)图和不同开发阶段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采形势图及阶段的压差和注采比的关系曲线等。

11、从压裂效果和影响因素来看,地质条件方面主要有(压裂厚度)、(含水)、渗透率、原油粘度、地层压力。

12、油藏动态监测主要内容有以下7个方面:(油层压力)和温度监测、(分层流量)监测、(水驱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监测、流体界面和性质监测、储层性质变化监测、地应力和天然裂缝分布监测、(井下技术状况)监测。

13、油井低产的原因通常归纳为以下四种:油层(物性差)、油层压力水平低、原油性质差、(油层堵塞)。

14、气泡对油流造成阻碍这一作用叫做(贾敏 )效应;(水敏性)是指因与储层不匹配外来流体的进入而引起的粘土膨胀、分散、运移,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15、存水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累积注水量 )-(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

16、油田开发必须贯彻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的方针。

坚持以( 经济效益 )为中心,强化油藏评价,加快新油田开发上产,搞好老油田调整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和石油资源接替的良性循环。

17、油田月度生产动态分析主要内容( 原油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 主要开发指标变化情况及原因 )、主要增产、增注措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18、“六分四清”是指:( 分层注水 )、分层采油、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改造和分层管理;分层压力清、分层注水量清、( 分层产量清 )和分层产水量清。

19、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油源、( 油气运移 )、( 圈闭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一般将油层( C )分为强洗、中洗、弱洗、未洗。

A 、水洗阶段 B 、驱油效率 C 、水洗程度 D 、驱油程度2、在现场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经常根据油田水的水型和( D )的变化来判断油井的见水情况。

A 、氯化钙B 、水质C 、水量D 、总矿化度3、标准层就是在整套旋回性沉积中的那些( C )的单层或岩性组合特征明显的层段。

A 、岩性复杂、特征突出B 、岩性突出、特性复杂C 、岩性稳定、特征突出D 、岩性稳定、特性复杂4、岩石渗透性能的好坏常用达西直线渗透率定理求之,达西公式可表示为(B )。

(Q —流体通过岩芯的稳定流量;A —岩芯的截面积;K —岩石的渗透率;μ—流体粘度;p —岩石两端压差;L —岩芯长度)A 、K =(Q *A *L )/(μ*p )B 、K =(Q *μ*L )/(A *p )C 、K =(Q *A *p )/(μ*L )D 、K =(A *μ*L )/(Q *p ) 5、根据多年实践,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误差较大的是( A ),计算时需慎重对待。

A 、含油面积和有效厚度B 、含油面积和单储系数C 、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原油密度D 、渗透率和有效孔隙度姓 名 单 位 装 订 线6、注水井指示曲线显示指示曲线右移,斜率变小,说明吸水能力( A ),吸水指数( )。

A 、增强 变大B 、下降 变小C 、增强 变小D 、下降 变大 7、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中的油藏工程设计,地质储量、可采储量、产能及采油速度等主要开发指标在实施中要具有较高的符合程度。

实施后验证不得低于设计指标的( C )。

A 、80%B 、85%C 、90%D 、95%8、应力是地层层面滑动的静态原因,( B )是层面滑动的动态原因。

A 、地层压力差异; B 、地层压力差异及含水量;C 、含水量;D 、以上都不对 9、对于均质油藏,表皮系数S<0则说明( B )。

A 、井受到污染属不完善井B 、井有改造措施属超完善井C 、井既没有改造措施也没受到污染属完善井D 、以上都不对 10、正韵律油层和反韵律油层内部纵向上油水分布特点分别为( C )。

A 、纵向水洗均匀、底部水洗严重;B 、纵向水洗都均匀;C 、底部水洗严重、纵向水洗均匀;D 、底部水洗都严重; 11、利用压力恢复曲线评价压裂效果时,会出现( C )。

A 、压裂后恢复曲线的“驼峰”明显变陡,即续流效应减弱;B 、压裂后恢复曲线的“驼峰”明显变缓,即续流效应加强;C 、压裂后恢复曲线的“驼峰”明显变缓,即续流效应减弱;D 、压裂后恢复曲线的“驼峰”明显变陡,即续流效应加强; 12、西帕切夫曲线的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为( B )A 、累计产水量与累计产油量之比、累计产水量;B 、累计产液量与累计产油量之比、累计产液量;C 、累计产液量与累计产水量之比、累计产液量;D 、以上都不对;13、现场岩芯分析中所给出的渗透率一般是指( A )。

A .绝对渗透率B .有效渗透率C .空气渗透率D .相对渗透率 14、油层套管是井内下入的最后一层套管,用来( A )井壁和形成油气通道。

A .保护B .支撑C .防塌D .测试15、对于适用S 型含水率曲线的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在( B )含水阶段最快。

A .小于40%B .40%~80%C .大于80%D .以上都不对16、油气藏原始地层压力与相同埋深的静水柱压力的比值为压力系数。

如果压力系数大于或小于( B ),则称为异常压力。

A .1.0 0.8B .1.2 0.8C .2.0 1.0D .3.0 2.0 17、根据测井原理,下列测井曲线中( B )曲线来识别油水层,一般情况下更好。

A 、自然伽玛;B 、0.25m 视电阻率;C 、自然电位;D 、微电极 18、注水井同位素测试时,当出现油管接箍吸附沾污时,沾污曲线一般为( C )。

A 、近似方形的曲线;B 、圆弧张曲线;C 、陡直的尖峰曲线;D 、以上都不是; 19、下图构造类型分别为( B )A 、背斜和向斜;B 、向斜和背斜;C 、都是向斜;D 、都是背斜; 20、这两张示功图分别为( A )生产状况下的示功图A 、固定凡尔漏和供液能力不足;B 、游动凡尔漏和气影响;C 、连抽带喷和砂卡;D 、以上都不对三、简答题(共20分)1、简述堵水井选井选层原则?(4分)1)选择含水高、产液量高、流压高的井;2)层间矛盾大、接替层条件好的井层;3)选择由于油层非均质性或井网注采关系不完善造成的平面矛盾较大的井;4)井下技术状况好,无窜槽及套管损坏;5)有良好的隔层。

姓 名 单 位 装 订 线2、编制年度综合调整方案内容包括哪几部分?(5分)1)确定油田调整的具体原则;2)研究分析油田开发的主要矛盾及确定相应的调整对策;3)分解测算年度开发指标;4)编制油水井单井配产配注方案;5)调整措施工作量汇总;6)方案实施要求;3、注水层段划分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5分)1)对油井开采效果影响大的层段,如主要的高含水层,要在相应的注水井中把这些层段单独分出来;2)要考虑注水井和相应的采油井的分层状况,要把开采状况差异大的层段尽量分开,同一注水层段的开采状况要尽量接近;3)注水层段不宜分的过多,一般在4~5段;4)层段间要有一定的隔层厚度,以保证层段之间的分隔性。

4、油井压裂的选井选层的原则(6分)1)全井产液量低、含水较低;2)地层压力在原始地层压力附近;3)压裂层与注水井有一定的连通关系;4)层间矛盾大的井中渗透率低、产能低的层;5)非均质性严重的厚油层未水淹或低水淹部位和砂体变差部位;6)具有压裂工艺水平要求的良好隔层;7)套管无损坏;8)压裂层段套管外无窜槽。

四、绘图题(共10分)1、绘制反九点法和四点法面积井网(5分)(1分)(2分)油水井数比: 3:1 (1分) 油水井数比: 2:1 (1分)2、下表为某油田产量构成表,根据此表数据,绘制产量构成曲线,标明数据和图例。

(5分)某区块地质储量1500×104t ,2005年核实年产油20.5×104t ,2005年12月份综合含水为89.32%,累积核实产油量432×104t 。

2006年1-8月份产油13.27×104t ,措施增油0.49×104t 。

预计措施年增油0.82×104t ,预计年均含水89.5%。

2006年总压差-0.3MPa 。

2007年采用2006年自然递减率,含水上升率控制在1.5%,总压差保持稳定。

2007年计划投产新井30口,建成产能1.35×104t ,计产100天。

油井压裂20口井,单井年增油500t 。

预计年输差10.0%。

(原油体积换算系数取1.3。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计算2006年1-8月份自然递减。

2007年相关指标:1、年产油量;2、地质产 油 量姓 名 单 位 装 订 线储量产油速度;3、年均含水;4、年注水量;5、综合递减率;6、剩余可采储量产油速度;2006年1-8月份自然递减(20.5-(13.27-0.49)*365/243)/20.5*100%=6.36% (1分)2007年相关指标: 1、年产油量2006年年产油量=13.27-0.49+0.82+((510-4)*30+(510-2*4)*31+(510-3*4)*30+(510-4*4)*31)/10000=19.7×104t (3分)2007年未措施年产油量=19.78(1-0.0636)=18.45×104t (1分) 2007年年产油量=18.45+1.35/300*100+20*500/10000=19.9×104t (1分)2、地质储量产油速度=19.9/15000*100%=1.33% (1分)3、年均含水=(0.895+1.5*0.0133)*100%=91.5% (1分)4、年注水量井口年产油=19.9/(1-0.1)=22.11×104t (1分) 井口年产液=22.11/(1-0.915)=260.12×104t (1分) 注采比=1.0021/0.8777=1.14 (1分)年注水量=1.14*(260.12+22.11*0.3)=304.1×104m 3 (1分)5、综合递减率=(19.7-(19.9-1.35/300*100))/19.7*100%=1.27% (1分)6、剩余可采储量产油速度=19.9/(1500-432-19.7)*100%=1.9% (1分)六、分析题(17分)1、某井1996年投产,射开4个层,砂岩厚度14.0m ,有效厚度7.1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