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积极心理学与家庭幸福

2积极心理学与家庭幸福


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家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积极心 理的研究,来指导人们获得成功和幸福,更 加自由、快乐地生活。 •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有三个方面:1. 积极经验,如快乐,主观幸福感等;2.积极 特质,如智慧、创造力、美德等;3.积极环 境,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家庭等环境因 素对个体潜能发挥的影响作用。
快乐人生的证明
• 中彩
• 富豪与普通人的快乐对比
乐观的奇妙
• 乐观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 乐观可以通过教育而形成 • 让心灵充满阳光
一个最困难的决定
• “爸爸,你还记得我五岁生日吗?我从三 岁到五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 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 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 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 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有爱,健康、幸福的人!
衷心地祝愿您 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扩展—建构”理论
个体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 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
和行为能力。
主观幸福感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
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
地面对将来。
“解释风格”
• 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
和“悲观型解释风格”。
• 培养个体具有好奇、乐观等积 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 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快乐的方法
• • • • • 一、从事少而精的工作 二、享受健康的快乐 三、拥有一项长久的兴趣 四、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 五、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 • • • 一、感恩的力量 二、感恩,是一种动力 三、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给他写封感谢信
学习在家庭中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是完美、强大、有力,和谐
积极正是一种爱
爱自己
爱他人
爱周围的世界
乐观与悲观的对比
• 群体中天生地存在乐观差异,少数个体 是最为乐观的。 • 乐观可以通过教育而形成,一个悲观的 人通过心理训练可以转化成为乐观的人。
一生至少一次,一次改变一生
• 幸福和快乐的六点秘诀: • 一、接受自己 • 二、快乐需要意义 • 三、头脑说了算 • 四、身体很重要 • 五、越简单越好 • 六、感激要说出来 • 本-沙哈尔——幸福心理课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人生
何胜昔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 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塞里 格曼(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提出并发展成为一 个学术体系。 •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ychology)定义为 “研究有助于发挥人、团体和机构的最佳状态 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 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 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学科。
乐观是可以学习的
• • • • • • • (一)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1.换个角度看问题 2.积极地归因 (二)树立积极的行为方式 走路时昂首挺胸 (三)采用积极的语言方式 (四)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身体很重要!
• 1.睡眠的重要性 • 2.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 3.在疲劳之前休息 • “运动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 界上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 用。” • 尊重身体的感觉,聆听身体的智慧 • 身体可以直接作出判断
接受全部的自己
爱上全部的自己
自我接纳的概念及意义
•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 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不因自身 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 即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 不接纳自己的人常常会有某种程度的自 我否认和自我排斥。
乐观者姿态
• (一)时刻面带笑容,拥有良好心境 • (二)从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 • (三)从平凡中看到机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积极的主观体验
•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 • 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 • 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积极的个人特质
• 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 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 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 灵性、天赋和智慧
社会组织和公民美德
• 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 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 的公民的社会组织 • 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 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 感的媒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