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重症护理.ppt

危重症护理.ppt

蛋白症 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昏迷、甲状腺机
能亢进危象 传染病:重型病毒性肝炎、暴发型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
常见外科危重症 胸部外伤 腹部外伤 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胆管炎 肢体、脊柱创伤 烧伤
常见神经科危重症 脑疝 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持续状态 呼吸肌麻痹 脑血管病 颅脑外伤 颅内、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开颅、脊髓手术后急性并发症
C2、昏迷(Coma)
— 开放气道 — 有效吸氧 — 建立静脉通路
D、濒死状态(Dying)
— 立即呼救、仰卧位 — 尽快徒手心肺复苏 — 电击除颤+复苏药物
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1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报
(3)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3、呼吸(R): 正常 16 ~ 20次/分、平稳; 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
湿罗音。
4、血压(BP): 正常收缩压 90-140/60-9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 >70 mmHg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 + 1/3脉压差)
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性; 而舒张压如果超过 90mmHg, 则称之为高血压。
1、脑功能衰竭: 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
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
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
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 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的常见病因, 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 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 内分泌性等类型。

(4)建立静脉通路——保持通畅

(5)监测生命体征
急危重病人特点
病情变化快 仪器多 管道多 治疗多 检查多 护理问题多 护理并发症多 家属顾虑多
急危重症病人护理
危重症病人护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方面:准备阶段 第二方面:病情观察 第三方面: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
准备阶段
危重病人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 生命危险的病人。如果抢救及时, 护理得当,病人可能转危为安,反 之,即可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对危
重病人的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严 肃的工作,是争分夺秒的战斗。
常见危重综合症 休克
DIC 心脏骤停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 昏迷 大出血
常见内科危重症 循环系统:急性心梗、严重心律失常 呼吸系统:重症哮喘、咯血窒息 造血系统:急性粒细胞缺乏症、高铁血红
常见耳鼻喉科危重症 喉梗阻 气管食管异物 耳源性颅内合并症
一般处理
A、呼吸困难(Asphyxia)
— 端坐体位 — 立即开放气道 — 给予有效吸氧
B、大出血(Bleeding)
— 立即彻底止血 — 建立静脉通路 — 快速补液扩容
C1、心悸(Cardiopalmus)
— 端坐体位 — 有效吸氧 — 建立静脉通路
分三个步骤: 1、了解病情,掌握病人对疾病认知程度、
心理情绪反应、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信 息,并对此作出客观的评估。 2、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生理、 疾病等方面的措施。 3、准备、物品配备、护理人员到位。
病情观察
一般情况的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 意识状态的观察 瞳孔的观察 心理状态的观察 特殊检查及药物治疗的观察
常见妇产科危重症 羊水栓塞 异位妊娠破裂 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子宫破裂 子痫 胎儿宫内窘迫
常见儿科危重症 小儿惊厥 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窒息
常见眼科危重症 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阻塞 眼部急性感染 严重眼外伤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 急性高眼压发作
光反应灵敏;
瞳孔散大并固定提示心跳停止,瞳孔缩 小提示有机磷或毒品中毒,而一大一小为 脑疝形成。
7、尿量(U): 正常 >30ml/h;如果小于25ml/h称
为尿少、小于5ml/h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 脱水、休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3、呼吸衰竭: 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
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 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 留)。
4、心力衰竭: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
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 克)等。
5、肝功能衰竭: 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
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
急危重症护理
南通
急危重症系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危 及 生命或生命重要器官功能者,
如不采取抢救措施即难以缓解或有 严重致残危险的某些综合症与疾病。
包括“六衰”,即脑功能衰竭、各种 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 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 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 骤停。
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 ——生命“八征”
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 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T、P、R、BP, C、A、U、S。
1、体温(T): 正常值为 36 ~ 37℃; 体温超过 37.5℃称为发热,
低于 35℃称为低体温。
2、脉搏(P): 正常 60~100次/分、有力; 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 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5、神志(C): 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
采用格拉斯哥评分≥ 9分; 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往提示休 克早期;而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 生昏迷; 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分 为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应)、中度昏迷 (无应答反应)与深昏迷(无肢体反应) 三种程度。
6、瞳孔(A): 正常直径 3~5毫米,双侧等大等圆,对
能衰竭(后者又称为 “尿毒症”)。
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
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 (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
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 (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
C. C1: Cardiopalmus 心悸 或者 C2 : Coma 昏迷
D.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 (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