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 应当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 日起20日内出具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审批。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三、备案事项
营业性演出经营场所备案 个体演员备案 个体经纪人备案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一场演出的五个要素
一是演出的组织者。可以是演出商,也可以是演出经纪人、演出场所、演
出团体本身和演出需要人。
二是演出节目形式和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单纯剧中演出形式;二是 综合剧种演出形式,及综艺性节目演出。 三是演出受众(观众)。是演出市场中的消费者。 四是演出时间。演出时间有两个含义,演出的开始时间和演出从开始到结 束的持续时间。 五是演出地点和场所。是指演出服务的交换场所,主要有广场、体育场馆、 剧场、娱乐场所及适合演出的场所。
演出场所合格证明:对经批准的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演出活动,演出举办 单位还应当在演出前向演出所在地县级文化主管部门提交演出场所合格证明,
不符合规定条件的,演出活动不得举行。出具合格证明大多是周末,无法送
达。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适用的是1000人以上的演出活动。那么 1000人以下的演出活动,需不需要出具安全许可决定书?
1、演出场所备案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 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演 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自领取证照之日 起20日内,持上述证照和有关消防、卫 生批准文件,向所在地县级文化主管部 门备案,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出具备 案证明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2、个体演员及个体经纪人备案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第一章
总则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是一部指导、规范和保障我国营业性演出事业发 展的重要行政法规。这不行政法规的总则,共有五条,主要规定了《营业性演 出管理条例》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营业性演出的经营方针。营业性演出管
理的行政部门及其职责等内容。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可以在内地投资设立合资、合作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但内地合营者的投资比例应当不低于 51%,内地合 作者应当拥有经营主导权;不得设立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的文艺表演
团体和独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第三章 营业性演出规范
相适应的专职演员和器材设备。申请提交文件:
(一)申请书; (二)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住所和从事的艺 术类型;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四)演员的艺术表演能力证明; (五)与业务相适应的演出器材设备书面声明。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演员的艺术表演能力证明,可以是下列文件之一:
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举办台湾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
演出,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的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5、举办营业性演出的申请材料的规定
(一)演出名称、演出举办单位和参加演 出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员; (二)演出时间、地点、场次; (三)节目及其视听资料。
举办营业性涉外演出,应当通过演出所在地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向文化部 提出申请,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在7日内出具审核意见报文化部审批。
跨省区演出的,应当出具其他演出所在地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3、举办涉外、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条件的规定
除演出经纪机构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举办外国的或者香港特 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 业性演出。但是,文艺表演团体自行举办营业性演出,可以邀请外国的 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 人参加。
个体演员可以持个人身份证明和本实施 细则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的艺术表演能力 证明,个体演出经纪人可以持个人身份 证明和演出经纪人员的资格证明,向户 籍所在地或者常住地县级文化主管部门 申请备案,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出具备案 证明。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四、涉外营业性演出经营主体的条件
外国投资者可以与中国投资者依法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 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 资经营的文艺表演团体,不得设立外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 单位。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营业性演出的四种方式
(一)售票或者接受赞助的 (二)支付演出单位或者个人报酬的 (三)以演出为媒介进行广告宣传或者产品促销的
(四)以其他营利方式组织演出的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第二章 营业性演出经营主体的设立
一、文艺表演团体的设立 设立文艺表演团体,应当有与其演出业务
举办营业性演出的规定 举办营业性演出的批准程序的规定 举办涉外、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条件的规定 举办涉外、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报批程序的规定 举办营业性演出的申请材料的规定
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审批的规定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1、举办营业性演出的规定
文艺表演团体、个体演员可以自行举办营业性演出,也可以参加营业性 组台演出。 营业性组台演出应当由演出经纪机构举办;但是,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可 以在本单位经营的场所内举办营业性组台演出。
设立中外合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中国合营者的投资 比例应当不低于51%;设立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
中国合作者应当拥有经营主导权。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五、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经营主体的条 件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投资者可以在内地投资设立合资、 合作、独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演出经纪机构可以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
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营业性演出
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营业性演出是指符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 条例》规定的营业性演出活动。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演出场所合格证的解释
演出场所合格证明,是指由演出举办单位组织有关承建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并作出的验收合格证明材料。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四)演出经纪人员的资格证明; (五)资金证明。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济机构的审批主 体
设立文艺表演团体,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 提出申请。
申请举办营业性组台演出,还应当提交文
艺表演团体、演员同意参加演出的书面函 件。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6、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审批的规定
(一)依法验收后取得的演出场所合格证明; (二)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三)依法取得的安全、消防批准文件。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及《实施细则》解读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1997年颁布实施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是我国演出市场第一部国际行政法规。
2005年进行了重新修订,于7月7日正式颁布,
9月1日起施行。同年8月30日发布《实施细 则》。
2008年再次修订,于7月22日之日起施行。 2009年8月5日发布新修订《实施细则》,于 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马戏团演出:无专业演出场所,以大棚演出为主,安全的不到保证,与昆山 的经济发展及市容市貌不想称。 公安安全许可决定书:申请举办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营业性演出,还应当 提交符合《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三)项规定的文件。但公安部门 将我局演出批文作为前置条件,徐中心协调。
4、举办涉外、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报批程 序的规定
举办外国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在非歌舞娱乐场所进 行的,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在歌舞娱乐场 所进行的,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向演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举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 性演出,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向演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
谢 谢 观 看!
一、
立法宗旨
为了加强对营业性演出的管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
艺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
本条例。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二、
适用范围
演出的范围:包括音乐、戏剧、舞蹈、杂技、魔术、马戏、曲艺、木偶、
皮影、朗诵、民间文艺、模特、服饰等现场文艺表演活动。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解读
申请举办营业性涉外或者涉港澳台演出,除提交 规定的文件外,还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资金安排计划书和资金证明;
(二)演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三)2年以上举办营业性演出经历的证明; (四)近2年内无违反《条例》规定的书面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