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3.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化肥的分类
耐高温的 钾玻璃
防辐射的 铅玻璃
钢化玻璃
玻璃的分类
以商品的生产季节作为分类标志 以商品的产地作为分类标志
红茶以产地分类
以商品的外观形态作为分类标志 钢材按形状进行分类
eg:服装的分类
按服装的功能分类
(1)礼服
指用于出访、迎 宾或婚礼喜庆,参加 宴会、晚会,出席庆 典等各种正式礼仪活 动所穿的服装。
三、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4、可延性原则 5、唯一性原则 6、兼容性原则
四、商品分类的方法
1、线分类法
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 地分成若干层及,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
2、面分类法
把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划分成彼 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 构成一个面。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 列。
(2)生活服装
指日常生活中穿用的服装。 分家居服、外出服。
(3)工作服装
包括防护服、标志服、 办公服三类。
(4)运动服装 运动服分竞技服装和运
动便装。
按品种分类
(1)衣类 按着装层次可分为内衣、衬衫、外衣和大
衣等。 (2)裤类
裤子穿着广泛的是 西裤和牛仔裤。
(3)裙类
按穿着的年龄性别分类
(1)成人服
理解“商品分类”概念:
1、商品都是关于一定范围的集合总体 2、商品分类服从于一定需要或目的 3、商品分类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志 4、分类将建立起一定的系统和排列顺序
商品分类实例:
门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如 农林牧渔业产品、化工产品、金属制品等。
大类:按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行业划分。如五金类、 交电类、日用百货类、钟表类、针纺织品类、印 刷品类等。
(2)中山装 实用性强、四季皆宜。
(3)旗袍 整体修长,紧身合体,突出女
性体态美,以平素为主,也 有印花、织花,忌格型。
(4)夹克 属日常便服,式样大方,适合
男女穿着。
(5)大衣 选料厚实、柔软、挺括、保
暖、以毛料较合适。
(6)羽绒服
(7)风衣 手感厚实柔软,有弹性,身
骨紧密结实,保暖防风性能 好,保形性好,具有挺括、 新颖、美观等风格特点
红茶以产地分类
案例:服装的分类
服装的基本概念
(1)衣裳
指上体和下体衣装的总和。
(2)衣服
一般与衣裳意思相同,但在古代还包括头 上戴的帽子。
(2)原材料
商品的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使用性能、特征 的重要因素,因而是许多商品常见的分类标志。
例:纺织品可分为棉织品、麻织品、丝织品、毛 织品、化纤制品等。
白茶
速 溶 茶
(4)商品成分 (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
大多数商品的成分是许多成分混合组成的,而且 这些成分的含量也不是均匀一致的。一般而言商品 的主要成分是决定其性能质量、用途和储运条件的 重要因素。
(5)其他
以商品的知识性及其特点 作为分类标志
以商品的服务特点、管理权限、市场范围、商 品产地,以及商品形状、结构、重量、特性、花型、 色彩、产地、品种、收获季节、流通范围等作为商 品的分类标志。
应用性分类体系是以实用性为原则,为满足使用者 的需要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分类体系。
二、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1、概念
(1)商品代码: 代表商品的一组有规律的数字和符号排列。
(2)商品编码: 是根据一定规则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以相应商品
代码的过程。
2、商品代码的种类及其编码方法
(1)数字型编码
数字型编码是用一个或若干个阿拉伯数字表示 分类 商品的代码。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计算 机处理。
二、商品条码的发展及应用
商业是最早使用条码技术的领域之一。
1973年,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选定通用产品代 码(简称UPC条形码),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广应用。
1977年欧洲物品编码委员会成立(简称EAN),1981年 更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委员会。在吸收UPC条码的基础上, 开发出了与UPC条码兼容编码系统,简称EAN条形码。
农业产品 林业产品 人工饲料动物、捕猎野生动物及产品 渔业产品 观赏植物 其他农、林、牧、渔业产品
煤、石油、和天然气 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 有色金属矿采选产品 非金属矿采选产品 竹木采伐产品
C 电力、蒸汽供热量、煤气(天然气除外)和水
12
电力、蒸汽供热量、煤气(天然气除外)和水
D 加工食品、饮料、烟草加工品、饲料
④混合编码法:层次编码法和平行编码法的结合,即把分 类对象的各种属性和特征分列出来后,对其中一些属性或特 征用层次编码法表示,其余的属性或特征则用平行编码法表 示,这样可以取长补短。
(2)字母型编码
字母型编码是用一个或若干个字母表示商品代码的编码方 法。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商品大类,小写字母表示其他类目, 按字母顺序进行编制。
5
化学及有关产品
1
饮料及烟类
6 主要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
2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7
机械及运输设备
3 矿物燃料、润滑油蜡
9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
A 农、林、牧渔产品 01 02 03 04 05 06
B 矿产品及竹木采伐产品 07 08 09 10 11
奶 牛奶 饮用牛奶 全脂饮用牛奶
———
日用工业品 家用化学品 肥皂、洗涤剂
肥皂 浴皂、洗衣皂
香皂 力士香皂
———
二、商品分类的作用
通过商品分类,可以将成千上万种商品 在生产、交换、流通中,应用科学的方法 进行条理化、系统化,以实现商品使用的 合理化和流通管理的现代化。因此,商品 分类对发展生产、促进流通,满足消费, 提高现代管理水平等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面
第二面
第三面
面分类法实例
服装面料
纯棉 纯毛 真丝 涤棉 毛涤
式样
男式 女式
款式
中山装 西装 猎装 夹克
连衣裙
问题:面分类法的优点和缺点
面分类法的优缺点 优点:
具有较大的弹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 不会影响其它的面;适应性强,可根据需 要组成任何一个面,易于修改目录 缺点: 不便于手工处理,浪费
细目:对商品品种的详细区分,包括商品的花色、规 格、型号、品级等,它更能具体地反映商品的特 征。如180/112A型男西服,23号女式高跟皮鞋等。
商品分类的排列程序
商品类目名称
部门分类
商品大类 商品中类 商品小类 商品品类或品目 商品种类 商品亚种 商品品级 质量等级
应用实例
消费品
消费品
食品 食粮 乳和乳制品
(8)女士套装 包括西服套装、时装
套装
(9)裙子 面料选用广泛,夏
季裙料要求舒适飘逸, 冬季裙料要求保暖。
第二节 商品目录与商品编码
一、商品目录
1、 概念: 商品目录也称商品分类目录,是指在商品
分类的基础上,用表格、文字、数码和字母 等全面记录和反映商品分类体系的文件形式。
2、商品目录的种类
(1)按商品用途编制:生产资料商品目录、消费商品 目录
第三节 商品条形码
一、商品条形码的概念 条码是将表示一定信息的字符代码转换成用一
组黑白(或彩色)相间的平行线条,按一定的规 则排列组合的特殊图形符号。 商品条码是用于表示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的一 种模块组合型条码,是计算机输入数据的一种特 殊的代码,包含有商品的生产国别、制造厂商、 产地、名称、特性、价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一 系列商品信息。
中类:即商品种类,是若干具有共同 性质或特征的 商品总称,包括若干商品品种。如针棉织品、塑 料制品、橡胶制品、陶瓷制品等。
小类:根据商品的某些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划分。 针棉织品又可分为针织内衣类、针织外衣类、羊 毛衫类等。
品种:按商品的性质、成分等特征来划分,指具体商 品的名称。如西服、洗衣机、皮鞋、啤酒等品种。
13
加工食品
14
饮料
15
烟草加工品
16
饲料
3、商品分类体系
(1)基本分类体系 基本分类体系是按商品的基本使用价值即商品的用
途作为分类标志,将商品分为生活资料商品和生产资 料商品两大类。 (2)国家标准分类体系
国家标准分类体系是为适应现代化经济管理的需要, 以国家标准形式对商品进行科学、系统地分类编码所 建立的商品分类体系。 (3)应用性分类体系
第四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第一节 商品分类 第二节 商品目录与商品编码 第三节 商品条形码
第一节 商品分类
一、分类的概念
商品分类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当 的分类标志,将所属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 系统地逐级划分为若干范围更小,特性和特征更趋 一致的子集合体(如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品 种、细目等),乃至最小应用单元的过程。
五、商品分类标志
1、分类标志的概念
商品分类标志是表明商品特征、用以识别商品不同类别 的记号。是编制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的重要依据和基 准。
2、分类标志选择的原则
目的性 包容性 区分性 唯一性 逻辑性 简便性
3、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1)用途
商品的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依据, 与消费者需求密切相关。用途适用于商品大类的 划分,也适用于对商品种类、品种等的进一步详 细分类。
(2)按对商品的管理权限编制:一类商品目录、二类 商品目录、三类商品目录
(3)按商品的产销地区编制:本地产品目录、进口商 品目录、内销商品目录、出口商品目录
(4)按商品的适用范围编制:国际商品目录、国家商 品目录、部门商品目录、地区及企业商品目录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各类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