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地籍管理制度的比较(土管1班,201131160707何建明)地籍管理特点土地权属地籍管理组织土地登记制度相关法律基础
中国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
采取的以地籍调查(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等为主
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核心是土地的权属问题。
土地公有制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
司下设四个处:土地登
记处、土地权属处等
强制登记
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多为部门规章
和地方性法规
美国所有的土地都实行有偿使用,美国法律保护私有土地所有权不受侵犯,
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出租。
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
决定,政府对私人土地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登记收费和规划引导美国还在
自愿的原则基础上。
实行了土地发展权的转让制度。
以土地私有制
为基础的完全
市场模式
隶属于内政部的国家
土地管理局
契据登记制、托伦斯登记制
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土地先购权
法》、《宅地法》等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由6 州、2 区组成,州自治管理。
在联邦政府层次上,政
府职能部门较少;在州政府层次上,政府职能部门较多。
地方政府为第3
个层次,一般由州政府规定其权力,各州之间差异较大。
一是州有租赁
土地、二是保
留地、三是私
有土地
土地和产权信息中心
托伦斯登记制(以权利人的登记
先后编制登记簿,登记机关对登
记的申请采取实质性的审查方
式,确定权利性质的登记制度)
土地管理法律体系非常健全,对不同
的土地权利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土
地转移法等
德国
联邦德国地籍管理具有以法律为基础、组织严谨、定义清晰、公证
性、应用广泛、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土地登记法院负责实施7 个显著特点。
多元化的混合
所有制
州的内政部,负责地籍
事务,地籍局,独立的
地籍局或测量地籍局
权利登记制(对不动产的权利取
得及变更进行登记,以保护产权、
便利交易为目的)
有完善的立法保障地籍管理措施的
落实,例如地籍法,测量和不动产地
籍法,不动产地籍管理条例等
越南越南的地籍行政的主要任务有三项:确保政治稳定、社会公平和经济发
展。
近年来,土地行政的中心愈来愈偏重于保障经济发展。
土地归全体所
有
地方土地办公室,同级
人民政府产生,属自然
资源与环境部
类似权利登记制的一种制度
有5部,1998年的土地法为根本大
法
香港香港实行土地批租制,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批出土地使用权(一级土
地市场),实行有偿有期有条件使用。
土地批租由地政总署负责
土地公有制
(由香港进行
管理)
土地注册处和土地委
员会
契据登记制(政府设专门机构,
对经当事人订立的不动产转让契
约所载内容在专设的簿册上进行
登记)
拥有100多年的英国土地法作为基
础,出台了许多地方性法案
台湾台湾把土地权利分为单独所有、分别共有和公同共有三种形态。
单独所
有即一宗土地或建筑物的所有权为一人完全享有;而他项权利如地上权
为一人完全享有,称单独地上权。
平均地权”—
—农地农有、
市地公有、富
“中央”地籍管理机构
为地政司;地方政府设
地政事务所,
强制登记与非强制登记相结合
(托伦斯登记制)
台湾的地籍管理法规比较完善,《土
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法》《土
地登记规则》
源地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