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温家宝总理9月4日北京35中讲话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 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 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 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 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 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 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 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 身于教育事业。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温家宝总理9月4日北京35中讲话
第一,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陶行知 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注重启发 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 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 我曾经把学、思、知、行这四个字结合起来,提 出作为教学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做到学思的联系、 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 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高质量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要立足中国国情。从我国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充分体现教育优先发展、协调 发展、公平发展,坚持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高质量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建国60年来教育事业的时代性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开基 创业。党和国家把教育事业摆在整 个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确立了人 民教育的方针,实行教育向工农开 门,创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建 国初期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 专业人才和领导骨干。
建国60年来教育事业的时代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的方针,把教育作为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 根本问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教育要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恢复高考制度 和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入手,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 序,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先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深化教育改革,推 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工作法制化进程;进行世界一 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教育事业迎来了蓬勃
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思路、形势和任务
高质量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制定一个体现时代发展要 求、符合中国国情、人民 群众满意的高质量的规划 纲要----指导未来12年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高质量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体现时代发展要求。要面向未来,着眼 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充分考虑人口变化、 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特点, 对教育改革发展进行前瞻性安排;要面 向世界,瞄准世界教育发展的前沿,全 面谋划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 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面向现代 化,把教育改革发展放在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中来部署。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温家宝总理9月4日北京35中讲话
第二,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说 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 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 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眼 看世界,牢牢把握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 流,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同时, 也要深深地懂得中国,结合中国的实际和国 情,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 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发展的新时代。
建国60年来教育事业的时代性发展
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确立了教育优先发 展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战略,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 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学校德育体 育,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人民满意 的教育,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进入了 新的阶段,呈现出新的气象。
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和意义
突出体现在第一个方面: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从根 本上讲必须依靠教育。人均自然资源少,生态环 境脆弱,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低端,这次国 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更使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 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所 以,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使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最大 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现代化的强国梦想 才有稳固而坚实的支撑。
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和作用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从大国走向强 国的历史征程中。强国必先强教。我国人 口多、底子薄,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现在正在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现代化建设 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必须发挥特殊而 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决 定了教育必须发挥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其 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温家宝总理9月4日北京35中讲话
第三,教育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人才的要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的 要求越来越高。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 才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 设计,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 人才,同时要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 育,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报效祖国, 服务社会。
教育大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师为本
温家宝总理9月4日北京35中讲话
第四,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学校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依 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 和谐的心灵。前两年我到医院看望季羡林 先生,他对我说,讲和谐还要讲人的自我 和谐,要使人对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适应社会的要求,正确对待金钱名利,正 确对待进退、正确对待荣辱,这才能和谐
要让人民群众满意。规划纲要制定得好 不好,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 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解 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新问题,采取实实在 在的新举措,千方百计地办好教育,不 断满足公众对高质量、多样性、多层次 教育的迫切需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解难事。规划纲要还要让老百 姓看得懂、看得明白、看得亲切,便于 增进共识、贯彻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