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犹太人在德国

犹太人在德国

• 生于奥地利,美籍奥地利科学家、免疫学家、内科医生、ABO 血型系统的创始人。 • 兰茨泰纳对于血型的分类,其意义不仅仅限于输血,还在免疫、 遗传、法医以及新生儿溶血症的防治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和 极为深远的影响。 1930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为了纪念他,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6月14 日为定为卡尔· 兰茨泰纳的生日)第一个“世界献血日”
奥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
• 1904年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家庭。 • 1942年,奥本海默入选一个物理学家团体,评估制造原子 弹的可能性。参与了由戈罗夫斯将军主持的“曼哈顿计 划”,开始研制原子弹。二十七个月后,在奥本海默的领 导下,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卡尔· 兰茨泰纳 (KarI Landsteiner)
说,他们 的远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 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他有两子,嫡幼子以撒成为犹太 人祖先,
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其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的后代就是阿
拉伯人。但根据基督教《圣经》记载,以撒有两子,长 子以撒是阿拉伯人的 祖先,次子雅各是犹太人的祖先,而以实玛利流亡埃及不知所终。
河滨大楼
华德路收容所
德国的反思
战后反思:赔款和下跪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柏林犹太人历史博物馆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Germany's national Memorial for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

位于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标志性建筑勃兰登堡门和波茨坦广场之间,离德国联邦 议院和总理府所在地近在咫尺。整个纪念碑占地1.9万平方米,由体积不一的2711
中世纪及近代
犹太人到世界各地后,语言、风俗逐渐和当地居民同化,但他们坚持信仰本 民族的宗教,以此维持民族的独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来字母书写文字, 在意大利、西班牙的犹太人,语言被同化,用希伯来字母书写的叫“拉丁诺 文”;在德国、波兰的犹太人语言为“意第绪语”;流落到中国的犹太人, 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吃猪肉,被中国人误称为“蓝帽回回”“术忽回 回”,并逐渐和其他回族混淆,长期以至于完全失去了犹太人的信仰和习俗 传统,这是全世界所有犹太人中唯一特例。

第二阶段:自1938年11月9日的“砸玻璃之夜”至1942年1月20日的“旺湖会议”为止。 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从基本人权上剥夺犹太人作为人的生存权利,
形式上完成了对犹太人从财到命、从灵到肉的浩劫的一切准备,即守成了由“文”
到“武”的浩劫的过渡,最后剩下的只是最终从肉到体上消灭犹太人了。
纳粹在此建立了大规模的综合性灭绝设施,包括用毒气杀人的“浴室”,储放尸体的尸窖
以及焚尸炉等,用以消灭犹太人。 • 其他集中营:达豪集中营,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贝尔根—贝尔森集 中营,毛特豪森集中营,布伦东克集中营。
• 二战期间,600
万欧洲犹太人惨遭纳粹德国无辜杀害

“旧约”部分与犹太教《圣经》的内容几乎相同,但 基督教的“新约”将“旧约”的内容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延伸并使得基督教 和犹太教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区别。信仰上的区别在欧洲多年来深刻复杂的政 治,经济,社会背景下不断被利用,造成犹太人在欧洲国家长期受到歧视、 迫害和杀戮。
现当代
19世纪末期,由于东欧的迫害加剧,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逃离此地,大 多数投奔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到1924年,共有大约两百万犹太人移 民至美国,因当时美国社会对待犹太族群的态度相对比东欧而言更加 宽容。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终于在大德意志帝国时期达到顶峰,发生 了灭绝约600万犹太人的大屠杀,几乎彻底摧毁犹太人在欧洲2000年 的文化历史沉淀。 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是自罗马摧毁耶路撒冷后近2000年来成立的第 一个犹太人国家,并人为复兴口语希伯来语的正式使用。但以色列建 国的地点是在巴勒斯坦地区,导致和当地定居已久的阿拉伯裔巴勒斯 坦人矛盾激化,使中东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并致使原先居住在阿拉 伯国家的近90万犹太人也陷入困境。 到21世纪初,美国和以色列是犹太人的主要集中地。
犹太人在德国
犹太人概况
犹太教民,或者更笼统意义上所有犹太族人(也被称为犹太民族)以色列种 族,也包括了后来在各时期和世界各地皈依犹太宗教的人群。犹太人可以是 也可以不是严格的宗教奉行者。 从民族宗教上讲,犹太群体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
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人”。根据记载他们历史的《圣经· 旧约》传
上海救助犹太人的遗址(部分)
• 河滨大楼:1930年,犹太富商沙逊出资在苏州路 400号兴建公寓式的 河滨大楼。1938年,欧洲大批犹太难民涌入上海,河滨大楼成为上海 犹太难民接待站。 • 兆丰路难民中心:1940年,位于高阳路 620(现高阳路小学)——690 号(现继光中学)的麦伦中学教学楼,成为犹太难民集中居住的区域。 • 华德路收容所:今日长阳路138号。1939年1月正式启用,可容纳1000 名难民。 • 唐山路690弄:当年在这条普通的上海里弄里曾集中居住着数十户犹 太居民,该弄 5号有一个名为 “德籍犹太难民协会 ”的组织机构。
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2.3 - 1847.11.4)
•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
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 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
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 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 交易所经纪人。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 学、物理学。 • 1799年读亚当· 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 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 论,1817年发表《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 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位善于用虚无飘渺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

• •
《赫布里底群岛》
(1830-1832)
《宗教改革交响曲》(1830) 《俄狄浦斯在科洛纳斯》(1845)
拉斐尔· 桑蒂
(1483~1520)
• 国 籍:意大利 出生地:意大利乌尔宾诺小公国 特 长:绘画 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他 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 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 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 代表作:《圣母的婚礼》《带金莺的圣母》
二战中的犹太人和反犹主义
大屠 杀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奥斯维辛集 中营 • 其他集中营
集中 营
逃亡 生活
• 中国 • 其他
大屠杀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自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到1938年11月9日上演“砸玻璃之夜”丑剧 的前夕为止。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从限制到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 从形式上讲,基本上保持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温和”状态,实质却是为他们为 最终消灭犹太人扫清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障碍。
犹太人高智商的原因
婚姻
职业
读书
各个领域出色的犹太人——犹太三伟人
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思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
各个领域出色的犹太人
音乐:贝多芬 门德尔松
艺术:毕加索 拉斐尔 梅耶贝尔
文学: 海涅 茨威格 卡夫卡 经济学:大卫李嘉图 格林斯潘 自然科学:奥本海默 兰次泰纳 政治: 罗莎卢森堡 基辛格
犹太人的历史变迁
远古代
中世纪及 近代
现当代
远古代
犹太人的祖先名字叫雅各,雅各是以撒的儿子、亚伯拉罕的孙子,后来改名叫以色列, 意思是“和神搏斗的人”,而且因为他在和神搏斗的时候伤了腿筋,所以犹太人在宰 杀动物时都要把腿筋挑出来丢弃。 雅各生有12个儿子,由于约瑟的关系,在七个荒年的第二年迁移到埃及,受到当时统 治埃及的西克索斯人的优待,居住在尼罗河下游,转变为农业民族。西克索人被努比 亚人暴动赶出埃及后,以色列人的地位急剧下降,沦为埃及人的奴隶,他们在摩西的 带领下逃出埃及,逃回巴勒斯坦定居,以色列的12个儿子的后代形成十二支族,原来 在巴勒斯坦分居,后来统一成一个国家,先由便雅悯支族中的扫罗作王四十年。后由 犹大支派中的大卫担任国王,以色列国家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担任国王期间达到鼎盛。 所罗门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继承王位。由于他及一班年青的大臣所施行的苛刻政策, 北部10个支族的人分离出去,单独成立以色列王国,并推举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为王; 犹大支族和便雅悯支族联合成立了犹大王国。以色列王国不久即被亚述人消灭,犹大 王国尚坚持了几百年,后来也终于被巴比伦帝国攻占。人民被虏到巴比伦成为奴隶。 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后。犹太人被允许回犹太区,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后来相继沦为 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民。耶稣死后不久,犹太人起义反对罗马人,耶路撒冷被罗马大 军攻破,圣殿被拆毁,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自称为犹太人。
《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
《西斯廷圣母》《福利尼奥的圣母》 《椅中圣母》《阿尔巴圣母》《雅典学院》
弗兰兹· 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7.3-1924.6.3),
• 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 (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很 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 • 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自幼爱好文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