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典型的诈骗案例

典型的诈骗案例


很多创业者认为,融资就是别人给钱,不会遇到 骗子,因此就有了麻痹思想。其实,诈骗者远比人们 想像的高明,他们利用创业者急于求成的心态,先是 夸口公司规模、专业程度以取得创业者的信任,然后 对融资项目大加赞赏,让创业者觉得遇上了“贵人”, 最后借考察项目名义骗取考察费、公关费等,收费后 就销声匿迹。因此,对创业者来说,除了要对投资公 司的背景进行全面调查,还需要保持警惕的心态,特 别是对各种付款要求,必要时可用法律合同来保障自 己的利益。
电商1012班 班 电商
第一小组
王先生是生意场上奋斗了30年的“老供销”了,最近在某著名 电子商务网站上开了个账户,开始网上创业。一次,王先生在网上 看到一则信息,某位客商在低价批量提供优质黄沙,经验老道的王 先生并没有急着下手,而是通过工商部门了解供货商的情况。在确 认供货商的“身份”后,王先生便从下家那里预收了30%的货款, 按照网上提供的账号汇了过去,可他等的黄沙船却迟迟不到,下家 三番五次地催他交货,他只好亲自前去催货。到那里后王先生发现, 那家企业确实存在,不过只做钢铁贸易,不搞建材,而且从没涉足 电子商务领域,至于网上的那家企业,是行骗者盗用了该公司的营 业执照复印件后虚构的。最后,王先生赔了下家几十万元。
这是一个典型案例,创业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然后 冷静地考察上下家。对于上家,要对厂家实力、供货能力、 产品质量等一一了解清楚,特别要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的专 业问题,看看其能否对答如流。对于下家,如果碰到那种 接几十万元的大单子时毫不犹豫的“爽快人”,则要睁大 眼睛了。
电商1012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小组
李先生开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代理业务,原本以为 金钱交易全在上下家,他只要事成后收取代理费,风险不 大。一天,李先生接到自称是湖北振兴实业总公司业务经 理打来的电话,委托他作为其公司产品高分子净化膜的总 代理,李先生看其手续齐全,便在专业网站上发布了相关 信息,几天后便有了回音,广东有人来电说急需4000米高 分子净化膜,金额共计27万元。李先生一算,可赚几万元 的代理费,于是马上和上家联系。上家很爽快答应供货, 但需立即支付货款。李先生通知下家后,对方立即派人送 来了上万元的定金,表示实在太忙,需要李先生帮忙先提 货,事后会加付提货费。因为不想放弃到手的“肥肉”, 李先生帮着提货并垫付了货款,可第二天事情全都变了: 下家表示暂时不需要这批货了,并且上家的“负责人”也 联系不上了。
03年,余先生投资5万元创办了一家小企业,现在的 资产已增到20多万元,企业发展势头相当不错,但资金有 限,因此想通过融资扩大业务。他先后找过十几家风险投 资公司和投资中介公司,都没有结果。就在余先生快失去 信心之时,终于遇见一家表示有兴趣的投资公司。这家公 司自称是大型国有企业下属的风险投资公司,并对余先生 的项目询问得很详细,评价也很好,投资部总监还表示“ 先做朋友、再做项目”。当时,余先生非常感动,因此投 资公司提出要考查项目的真实性,并且按惯例由项目方先 预付考察费时,他毫无防备之心。钱寄出去之后不久,余 先生发现那家投资公司的电话、投资总监的手机号码全都 变成了空号……
电子商务虽然有着快捷、便利的特点,但与传统的交 易方式相比,风险更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将正 规企业的名号拿来行骗,不少创业者由于不熟悉电子商务 的运作模式和特点而上当受骗。其实,网络只是交易的一 种媒介,通过网络获得商业信息后,必须进行网下的考察。 尤其是业务量大的单子和高利润的项目,创业者更要小心 谨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