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试题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环境优先污染物: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______ 、_____ 、______ 。
2. 我国环保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六类”环保标准为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两级”环保标准为______ 、_____。
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分为______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的单位是______。
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是指______,第二类污染物是指______。
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______级,______类地区,一类区一般执行______级标准,各项污染物浓度的单位为______。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一、基本概念:1. 水体自净2. 瞬时水样3. 混合水样4. 综合水样5. 溶解氧6. 离子色谱法7. 化学需氧量8. 氨氮9. 高锰酸盐指数10. 生化需氧量11. TOC12. 挥发酚13. 特定有机物14. 底质二、填空题1. 水体监测断面设置原则为:对调查研究结果和资料综合分析,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______、可控性、______,确定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
2.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湖(库)的不同水域,如______、出水区、深水区、______、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监测垂线。
4.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______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______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5. 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监测______次;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监测次数不少于______次,采样时间为______、______、平水期,每期采样2次。
6.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__m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____m;当水深______ m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7. 江河水系水样采样点位,水面宽为50-100m时,设____条垂线,位置分别为____。
8. 冷藏或冷冻法保存水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用硝酸酸化至pH1-2,可以防止___________,又可避免___________。
10. 对测定酚的水样,加磷酸调至pH4时,加入适量___________,可以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测定挥发性酚的水样,加入NaOH调至pH12,生成___________。
11.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加入___________,抑制生物氧化还原作用。
12. 测定水体中无机物项目时,一般以_______作为容器,而测定有机物项目时,一般以_______作为容器。
13. 测定可滤态组分含量,所采水样用_______ m微孔滤膜过滤,除去藻类和细菌,提高水样稳定性,有利于保存。
14. 测_____ 、_____ 和_____ 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15. 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16. 水的颜色分为表色和真色,表色为______,真色为_______。
17. 测定浊度的意义是_____,仅用于______和______。
18. 透明度是指_____,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
19. 残渣为_____,总残渣包括______、______,不可滤残渣又称为______,英文缩写为_____。
20. 水中铬主要有______价和______价,______价铬比______价铬毒性高100倍。
21. 测定铬的方法为______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汞的方法为______分光光度法。
22. 天然水中的碱度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其中______是水中碱度的主要形式。
23. 氰化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24. 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25.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26. 水中4种形态的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7. 天然水和废水中,磷主要以______、_____ 形式存在。
28. 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体为______、_____两个阶段29. 测定水中酚的方法有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____,其中____方法适合测定高浓度含酚废水。
30. 对底泥、土壤等固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可采用的提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 水环境监测对象应包括()A、地表水B、地下水C、饮用水D、工业污水E、降水2. 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A、工厂总排污口B、车间排污口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D、取样方便的地方五、问答题1. 简要说明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流程。
2. 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2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3. 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进行消解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分为哪两种方法?4. 水样在分析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5. 何为溶剂萃取法?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6. 简要说明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原理,定性及定量分析依据,该方法有何优点?7. 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8. 简述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砷的原理,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有何不同?9.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与火焰原子吸收法有何不同之处?10. 测定水中痕量汞的监测分析方法有几种?11. 何谓酸度?根据使用指示剂不同,分为哪两种酸度?12. 何谓碱度?根据使用指示剂不同,分为哪两种碱度?13. 说明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怎样消除干扰?14.电极法测定溶解氧与碘量法相比有什么优缺点?15. 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样中的阴离子时,宜选用何种检测器、分离柱、抑制柱和洗提液?16. 简述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原理。
17. 简述凯氏氮的测定要点。
18. 简述五天培养法测定BOD的原理。
19. 简述测定总有机碳的方法原理。
20. 简述测定总需氧量(TOD)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21. 简述重量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的方法原理。
22.用方块图示意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程序,为什么选择电子捕获检测器?23. 测定底质有何意义?采样后怎样进行制备?常用哪些分解样品的方法?第三章大气监测一、基本概念:1. TSP2. PM103. 光化学烟雾4. 硫酸盐化速率5.降尘二、填空题:1. 在大气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量点作为对照。
2. 工业集中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大及污染物超标地区(多,少)取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多,少)些采样点。
3. 大气采样站(点)布设方法包括、、、。
4. 空气污染监测中功能区布点法划分“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清洁区等。
三、问答题:1. 何为一次污染物?举三个例子。
2. 何为二次污染物?举三个例子。
二次污染物具有什么特点?3. 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哪几种形态存在?4. 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时,有哪几种布点方法?各适合什么情况?5. 大气的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6. 怎样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7. 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TSP中苯并芘为例,说明测定多环芳烃的几个主要步骤及其原理。
8. 简述碱片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的过程。
9. 在大气污染源监测时,采样位置的设置原则是什么?第四章土壤监测一、名词解释1. 土壤背景值二、填空题1.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将土壤分成、、、四大类和十二级。
2. 土壤有机质是,分为、两类。
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类。
4.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监测重金属、农药、pH值等共个项目。
5. 土壤采样点布设包括、、、、、、。
6.由于测定所需的土样是多点混合而成的,取样量往往较大,而实际供分析的土样不需太多,一般只需Kg。
因此对所得混合样可反复按法弃取,最后留下所需的土量,装入塑料袋或布袋内,贴上标签备用。
7. 土壤采样深度视监测目的而定:一般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只需取cm 表层土壤;了解土壤污染对植物或农作物的影响,采样深度通常在耕层地表以下cm处;了解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
8. 土壤样品加工处理程序:→→→→分装。
1. 简述土壤的组成。
2. 土壤污染监测有哪几种布点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3. 根据土壤污染监测目的,怎样确定采样深度?4. 不同监测项目对土壤样品的粒度要求有何不同?5. 土壤中的欲测组分被提取后,为何需要净化和浓缩,分别举3个净化和浓缩方法。
6. 测定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有何意义?7. 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污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a)芘污染,试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
第五章生物监测一、名词解释1. 生物监测法2. 水污染指示生物3. 生物指数4. 生物测试法二、填空题1. 贝克生物指数BI>10时,为水域;BI=1-6时,为水域;BI=0时,为水域。
2. 植物样品的采集要具有、、。
1. 生物群落监测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常用哪些水生生物作为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2. 空气污染物一般通过叶面上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受害症状的共同点是什么?3. 怎样利用植物群落监测空气污染状况?4. 怎样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备植物样品?5. 常用哪些方法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写出3种方法?提取溶剂应如何选择?写出3种常用的提取溶剂。
第六章质量保证一、名词解释1. 精密度2.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3. 空白试验4. 校准曲线5. 方法的线性范围6. 检测限二、填空题1. 一般(浓、稀)溶液稳定性较好,(浓、稀)溶液稳定性较差。
三、问答题1.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包括哪两个部分?2.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含的内容?3. 化学试剂分为哪三级?各自的英文代号?各自的用途?4. 什么是平行性、重复性、再现性?5. 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的检测限如何规定?第七章自动监测一、名词解释1. 遥感监测技术二、填空题1.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站分为Ⅰ类测点和Ⅱ类测点,Ⅰ类测点测定温度、湿度、大气压、风向、风速五项气象参数,及、、、或总悬浮颗粒物等必测项目及、总碳氢化合物等选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