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实施意见 (1)

四川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实施意见 (1)

❖ 院前急救单元,是指由院前急救救护车、急救设备药品、医护 人员、救护员以及驾驶员和担架员等辅助人员组成的院前急 救小组,是执行院前急救任务的基础;
❖ 四川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是指以急救(分)中心、急救站 (点)为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共同组成的院前急救医疗机 构网络;
❖ 救护车,是指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用于院前医疗急救、 具有院前急救统一标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 准-救护车》配置和装备的特种车辆。
❖ 第十条 四川省院前急救体系网络包含应急救 援、常态院前急救、信息网络、院前急救医 疗质量控制网络四个方面。
❖ (一)应急救援网络。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为省级卫生应急决 策指挥机构,负责确定省级紧急医学中心,筹组省级紧急医 学救援基地,承担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和专业技术支援;国家 (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承担国家卫计委及我省卫计委指派 的各类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 第二条 本《实施意见》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
急救(分)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 网络医院,在其执业场所以外,按照统一指挥调度, 在将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
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 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是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急 救网络医院的统称,是指由通信、医疗急救和转运等要素构 成,对伤病员提供医疗急救和转运、护送服务的医疗机构, 具有急诊急救和应急救援两项职责;
❖ 各市(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市(州)级卫生应急决策指 挥机构。市(州)级卫生计生行政部可将具有紧急医学救援 指挥调度能力的市(州)急救中心同时命名为市(州)紧急 医学救援中心;市(州)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 市(州)区域紧急救援基地,并整合辖区医疗资源组成紧急 救援队伍,加强院前急救医疗机构应急储备,承担区域紧急 医疗救援工作。条件允许的市(州)可由县、乡分级分区域 承担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第八条急救站(点)和急救网络医院。 是根据区域院前急救网络建设需要,符 合卫生部《急救中心(站)建设标准》 和区域急救网络准入标准,承担区域院 前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
❖ 第九条 机构命名。急救中心以市(州)急救
中心和县(市)急救分中心两级命名。参与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二级以上医院以“ⅹⅹ 医院急救站”命名,二级以下(不含二级) 医院和符合区域急救网络准入条件的相关医 疗机构以“ⅹⅹ医疗机构名+急救点”命名。
❖ 院前急救医疗机构应坚持基本建设与完善运 行管理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院前急救队 伍建设,规范、高效地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 务。
第二章 机构网络
❖ 第六条 市(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委托 单位,应根据所在地人口数量、分布密度、 地理特点、交通状况等实际,按照就近、安 全、迅速、有效的原则,依据现有院前医疗 急救网络布局、医院专科情况建立统一指挥、 反应迅速、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区域院前 医疗急救网络体系,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 置、统一管理;并将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名单 和地址向社会公告。
❖ 第三条 本《实施意见》适用于四川省从事院前医疗 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
❖ 第四条 院前医疗急救是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公共卫 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应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 服务需求相适应,应将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与发 展纳入本地区卫生发展建设规划,应当建立稳定的 经费保障机制,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 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管理、实施。
பைடு நூலகம்
❖ 第五条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制定全省院前 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监督实施 全省院前医疗急救建设与发展。四川省急诊 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受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委托, 开展四川省院前医疗急救相关标准的制定、 培训、指导和信息收集反馈等工作。
❖ 市(州)卫生行政部门是本辖区院前医疗急 救的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市、县、乡三级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保障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良好运行和持续发 展。
❖ 边远、欠发达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适当调整急救服务半径 和急救反应间期。
❖ (三)信息网络。省卫生计生委将逐步建立集决策 指挥、调度管理、院前急救信息采集为一体的急诊 急救与应急救援信息共享平台,并委托四川省急诊 急救质量控制中心构建全省急诊急救数据收集系统, 逐步实现我省市、县、乡三级各急救信息网络点与 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智能化互 联互通。
四川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实施意见
绵阳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一条 为加强四川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提高 院前医疗救治能力,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可持 续发展,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卫生 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 知》、《急救中心(站)建设标准》和《卫生部、 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 服号码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 制定《四川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实施意见》
❖ 院前急救医疗机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设 置审批和执业登记。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批准,任何组织、机构及其内设机构、团体 和个人不得从事本《实施意见》所规定的院 前医疗急救工作。
❖ 第七条 急救(分)中心。急救(分)中心应 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各市(州)各设置 一所急救中心,并规范命名。鼓励各市(州) 在现有急救体系基础上设立独立建制的急救 中心。县(区)可依托当地公立医疗机构, 设立县(区)级急救分中心,统一受辖区市 (州)急救中心的统一监督、管理、指挥。
❖ (二)常态院前急救网络。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根 据本地区院前医疗急救需求和自身资源状况,逐步设立并完 善区域市(州)、县(区)、乡(镇)、村四级区域院前医 疗急救体系网络;
❖ 急救站(点)的设置要求,城市中心城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 3-5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指救护车从所属机构出车至 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的年度平均值)10-15分钟;城市郊区、 农村等地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8-1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 15-20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