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度高一地理期末单元检测复习岩石圈有答案

度高一地理期末单元检测复习岩石圈有答案

岩石圈
1.下图为某游客在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石的岩石照片。

依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岩石从成因上属于()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关于此岩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岩石由岩浆侵入岩脉形成,较为坚硬
B.该岩石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其上可能有气孔
C.该岩石深埋于地下,受到高温高压发生质性变化形成
D.该岩石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层理结构
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长白山天池所在山体主要组成岩石是()
A.玄武岩B.石英砂岩C.花岗岩D.片麻岩
(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B.②——冷却凝固
C.③——变质作用D.④——外力作用
(3)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安第斯山脉B.东非大裂谷
C.夏威夷群岛D.湄公河三角洲
3.据英国BBC报道,国际上有不少科学家声称,在新西兰周围发现了一块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可能将成为世界第八大洲。

科研人员说,这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大洲94%的面积浸没在浅海大陆架,地表起伏大,只有几个地区露出海面,包括大家熟知的新西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新西兰位于()
①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②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地球岩石圈是由不同板块组成的,板块可分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

下列地区所在板块与“西兰洲”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日本海②苏门答腊岛③冰岛④夏威夷群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有()
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b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a图中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下图为一个岩层剖面,因其中岩层呈香肠形态,故名为石香肠构造。

由于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石香肠构造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
A.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
(2)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②受到强大的压力
③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④火山活动强烈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右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B:、C:、D:。

(2)左图中N处岩石类型对应于右图中的。

(甲、乙、丙、丁)
(3)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就地表形态而言甲处是,其形成原因是。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该选在左图中(甲、乙)处。

7.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学生甲所绘制的是__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

”属于学生乙绘制的图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

”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是由什
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1.【答案】C D
【解析】
(1)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具有层理构造。

根据题干中材料“某游客在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

石的岩石照片”可知,该岩石含有化石,应该为沉积岩。

(2)由上题可知,该岩石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由岩浆侵入岩脉形成,较为坚硬,为侵入型岩浆岩;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其上可能有气孔,为喷出型岩浆岩;深埋于地下,受到高温高压发生质性变化形成,为变质岩。

2.【答案】A C D
【解析】
(1)东北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口池,所在山体主要组成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玄武岩,A对。

石英砂岩是沉积岩,B错。

花岗岩是侵入岩,C错。

片麻岩是变质岩,D错。

(2)结合岩石类型,箭头方向,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①形成岩浆岩,表示冷却凝固作用,A错。

②表示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B错。

③形成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C对。

④形成岩浆,表示重熔再生,D错。

(3)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即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湄公河三角洲,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D对。

安第斯山脉是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是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都是内力作用形成,A、B、C错。

3.【答案】B A
【解析】
(1)本题考查世界六大板块分布。

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属于消亡边界。

难度适中,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世界板块的交界位置。

(2)根据题目信息,西兰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大洲,94%面积浸没在海水中,地表起伏大,只有几个地区露出海面,包括大家熟知的新西兰。

说明西兰洲属于陆地板块,大部分处于海平面以下。

日本海、苏门答腊岛都属于亚欧板块的一部分,冰岛和夏威夷群岛都是大洋板块的一部分。

4.【答案】D C
【解析】
(1)据图可知,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泥沙沉积。

故选D。

(2)据b图可知,T岸河床较陡,为侵蚀河岸,应为凹岸,P岸泥沙沉积,应为凸岸。

据a图可知,应与①③位置对应。

故选C。

5.【答案】B A
【解析】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

(1)读材料可知,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

故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地壳运动。

故选B。

(2)读材料可知,形成石香肠构造是由于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

故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①正确;受到强大的压力,②正确;没有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③错误;形成过程中没有火山活动,④错误。

故选A。

6.【答案】(1)外力作用变质作用(A、B处可互换)重熔再生冷却凝固
(2)甲
(3)向斜背斜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4)甲
【解析】(1)根据右图中箭头方向,丁只能形成一种岩石,丁是岩浆,只能形成甲岩浆岩,乙丙是沉积岩或变质岩。

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是外力作用,B是变质作用,AB可互换。

C是重熔再生,D冷却凝固。

(2)结合上题分析,左图中N处岩石类型是侵入岩,对应于右图中的甲。

(3)甲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乙处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就地表形态而言甲处是山岭,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该选在左图中甲处,向斜是储水构造。

7.【答案】(1)B
(2)C 冰川侵蚀作用
(3)A和E。

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解析】(1)做此题首先要判断出图中的地貌名称,它们分别是:A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B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陡崖;C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和角峰;D为河流形成的冲积岛和河口三角洲;E为风力堆积形成的新月形沙丘。

然后再分析这些地貌所处的地理环境,A和E发生在干旱的沙漠地区;B发生在沿海地区;C发生在高纬或高山有大规模冰川运动的地区;D发生在河口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