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入门 第一讲:《五步成文法》即议论文如何布局谋篇(共有四讲,从不同方面教学生写议论文)

议论文入门 第一讲:《五步成文法》即议论文如何布局谋篇(共有四讲,从不同方面教学生写议论文)

(联2:古代学者)
专注还需要持之以恒。如果王羲之不写黑几缸水, 他的字就不可能一字千金,就不可能有传世之宝《兰亭 序》,也不会在书法界获得“书圣”如此高的成就!如 果科比不是一天训练六个小时,经常凌晨三点起来练球, 他也不会在这强手如林的世界里脱颖而出。科比用那双 已经变形的难看的手告诉了我们成功的答案——那就是 专注、专注、再专注,你付出得越多,那么你所收获的 便也越多。
二、析。扼要分析罗尔斯教授取得成功是因为具备了专 注的品质。
三、提。提出论点:专注铸就成功。 四、联。 分论点一: 专注需要淡泊名利。(袁隆平) 分论点二: 专注需要心无旁骛。(董仲舒) 分论点三: 专注需要坚持不懈。(王羲之、科比)。 五、结。引用名言,深化论点。
注意事项
材料议论文写作,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如果 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作文与所给材料和写作要 求就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 因此,给材料议论文一定要一开篇即要引述材料, 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
专注铸就成功
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十五年不发表任 何文章,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现在《正 义论》成了经典,全球研究它的专门论著有五 千余部。(引)
“引”——概述材料。所谓“概述”,就是 指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 “定向剪裁”材料。
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可专注是 必备的品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与其花 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 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罗尔斯教授能 够在学术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靠的是十五 年如一日地专注地凿《正义论》这一口“深 井”。(析)
议论文第一讲:。“定向剪裁”材料。 析——分析材料。围绕中心对材料内容扼要分析。 提——提出论点。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主体部分)。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示例精析(一)
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 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联1:现代名人)
专注需要心无旁骛。凡是学过历史的人都 会知道董仲舒和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 不知他还有一个三年不进园的故事:董仲舒专 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 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 园观赏一眼,专注使得董仲舒后来成为西汉著 名的思想家。把所有的才能都灌注在一个矢志 不渝的目标上,凭借百折不挠的毅力前进,这 就是成功道路的轨迹。
哈佛大学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 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他讲课非常认真,当 他讲完一学期的课向大家告别时,学生们不约而 同地起立鼓掌。他已经离开教室很远,学生还在 鼓掌——为他的学术精神而鼓掌。有在场的中国 学生问,你们要鼓到什么时候?他们回答,要让 罗尔斯教授在很远的地方仍然能听到掌声。现在 《正义论》成了经典,全球研究它的专门论著有 五千余部。
现在是人人都可以享受上大学的权利了,可是大 学生在大学里究竟都学了些什么东西呢?吃喝玩乐 ,游手好闲,又是流水四年!(联:2:原因二)
(联3:古代书法家、外国篮球明星)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 折。”有了专注,便能克险攻关;有了专注, 便能勇往直前。当我们确定了一个目标,只 要专注地走下去,成功就会如约而至。(结)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专注铸就成功》写作提纲
一、引。概述材料:罗尔斯教授十五年如一日研究正义 论……
引述材料,应作一些技术加工,凡材料中与论点 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 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 强调和突出,使材料的引述和提出的论点保持一致, 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
注意:尽量不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 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 绝不能“最近读了个故事”之类的,这是当 面撒谎,因为材料就在试卷上。
4.其次,如若人人都要上清华北大,去追求 所谓的平等受教权,那么清华就丧失了它之 所以为清华的意义,哈佛不再是哈佛。高等 学府其培养顶尖人才的作用也只能是天方夜 谭。而如今的大学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 大学生无事可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只 顾吃喝玩乐,不读圣贤书。有大学生竟戏谑 说,上大学就是玩!呜呼!我们的大学都成什 么样了?大学沉沦至此,我们该归咎于谁呢? 我说,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公平惹的祸!没错,
“析”——分析材料。围绕议论的中心对 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由此可见,专注铸就成功。(提)
“提”——提出论点。通过材料的分析 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析”与“提” 两部分可以“合二为一”。
专注需要淡泊名利。袁隆平,一个闪光的 名字,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 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袁隆平给这个物欲横流,浮华烦躁 的社会上了一课:如果我们能将一颗浮躁的心 沉静下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某一特长或兴 趣上,就一定能走得更远。
2.我却不以为然,不,简直嗤之以鼻!要我说 ,这恰恰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何出此言?且听 我细细道来:(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3.首先,无可否认的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 先天性的智力差异。每个人的智力,在出生时就 已不公平。有些人天资聪慧,智力超常,一看就 是当科学家的料;有些则不过是常人而已,甚而 不过常人,即使接受再高的教育,也难有建树。 这是不能矢口否认的事实。而目前的社会却无视 这种差异,主张所谓的教育公平,妄图让傻子与 天才共处一室,你说着这是幸福了傻子呢,还是 委屈了天才?(联1:原因一)
示例精析(二)
这教育你受得起吗?
1.《四川新闻网》发表了一则有关“最 牛高三班”的新闻。何以称其“最牛”?该 班所有人均上重点线,且无一不上名牌大 学,甚而美国麻省理工。对此,人们对此 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如是说:“这 是教育的不公平!凭什么他们就享受优于他 人的教育,凭什么他们就上清华北大,接 受高等教育?人人都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引用、分析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