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影响共代谢作用效果的因素
•1. 一级基质的选择
•Gupta 等研究发现,在产甲烷菌作用环境下 降解废水中的三氯甲烷时,甲醇是比乙酸盐更 有效的一级基质。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2. 一级基质与二级基质的浓度比
➢Speece报道,共代谢过程中一级基质与
二级基质的浓度比对生物难降解物质的 降解率有重要影响。
➢罗宇煊采用嗜碱性木质素降解菌以共代
谢方式降解废水中的木质素,发现一级 基质蔗糖的浓度过高时,菌株不但产酶 能力减弱,而且由于更多地利用易于降 解的蔗糖,以致削弱了对木质素的降解 效果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3. 营养物质和能量
➢微生物的生长须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共代谢不仅
需要加入一级基质提供碳源,而且还需要足够的 氮、磷、硫等营养。
•难降解性有机物的基本特性
➢长期残留性 ➢生物蓄积性 ➢半挥发性 ➢高毒性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一、长期残留性
➢ 一旦排放到环境中,它们难于被分解
,因此可以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 境介质中存留数年或更长的时间。
➢ 根据半衰期, 水体> 180天,土壤>
360天。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4.温度
➢孙力平等在好氧共基质代谢作用下,采
用SBR法处理DSD酸还原段的生产废水
➢研究发现:温度对系统除污效果的影响
较显著,10℃时污泥的活性最低,36℃ 时污泥的活性最高。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共代谢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1.共代谢技术在降解酚类中的作用 2.共代谢技术在降解甲基叔丁基醚(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1.共代谢技术在降解酚类中的作用
➢李萍等利用吸附-共代谢再生活性污泥法去除
污水中五氯苯酚,研究发现: 新工艺对污水中 的PC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李萍等以苯酚、葡萄糖作为五氯酚(PCP)的共
代谢基质,考察其在加速活性污泥驯化进程方 面的作用,结果表明:葡萄糖可以增强活性污 泥中微生物对PCP的适应能力,能加快驯化进 程并提高对PCP的降解速率;苯酚的毒性可与 PCP的相互叠加,从而延滞了活性污泥的驯化 进程。
用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且操作简单受 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
➢原位生物修复
✓ 原位地耕法 ✓ 土壤气相抽提生物修复
➢异位生物修复
✓ 土壤耕作法 ✓ 生物堆放法 ✓ 土壤堆肥法 ✓ 生物反应器修复 ✓ 生物预制床法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 ➢化学 ➢生物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是一门新兴、高效、无害且投资低的技
术。利用生物(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吸 收、转化、降解和清除环境中的有毒有害 物质,使其浓度减少或无害化,从而实现 被污染环境生态恢复的过程。
➢其中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法由于处理费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共代谢技术
✓共代谢作用来源于共氧化概念,后由Jensen 对其
内涵进行了扩展,提出共代谢的概念并将其扩展到 微生物氧化脱氯过程的研究。
✓利用共代谢技术可以加快化合物的降解速度,达
到处理难降解性污染物的作用效果。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共代谢技术
➢概念 ➢特点 ➢影响因素 ➢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共代谢技术-概念
➢共代谢作用的定义 ➢第一基质、第二基质 ➢关键酶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共代谢技术-概念
§共代谢作用:微生物在利用碳源和能源
的同时,对难降解性污染物进行异化作用 ,但是在污染物降解转化的过程中,微生 物不能从中获得维持生长的碳源或能源。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关键酶的诱导
➢好氧条件下,具有共代谢氯代化合物功能的微
生物有很多种,研究中主要选用苯酚氧化菌群 、甲烷营养菌群、丙烯氧化菌以及硝化细菌, 它们具有很强的代谢能力以及对污染物的逆抗 性。
➢在诱导此类微生物生成关键酶进行催化分解污
染物时,一般需要投加特异性的底物,例如苯 酚、甲烷、丙烯、丙烷或者氨。
➢任大军等利用模拟焦化废水,研究一株白腐菌BP
对吲哚分别与氨氮、喹啉、苯酚共基质的降解, 考察不同共代谢基质物质对白腐菌漆酶分泌和吲 哚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充分的氮源可提高白 腐菌的活性和漆酶酶活性的峰值;共基质苯酚和 喹啉可以增加白腐菌漆酶产量。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3. 营养物质和能量
底的有机物(也包括某些有机物的代谢产物) , 这类污染物易在生物体内富集,也容易成为水 体的潜在污染源
➢ 来源:主要来自各种各样工农业生产过程,按
其化学组成可分以下几类:多环芳烃类(PAHs) 化合物 、杂环类化合物、氯代芳香族化合物、 有机氰化物、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它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 经磺化、氧化缩合和还原而合成。
➢孙力平等在好氧共基质代谢作用下,采用SBR
法处理DSD酸还原段的生产废水,考察了葡萄 糖的投量、水力停留时间及溶解氧浓度等因素 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葡萄 糖可提高还原段DSD酸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2)难降解性污染物作为二级基质被微 生物降解
(3)一级基质和二级基质之间对发挥降 解作用的关键酶存在竞争现象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共代谢技术-主要特点
(4)污染物共代谢的中间产物不能作为营养 被同化成细胞质,有些会抑制关键酶的 活性,甚至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
(5)共代谢是需能反应,能量主要来自生长 基质的产能代谢,当生长基质被完全消 耗时,能量来源于细胞自身储存能量物 质,如PHB。
•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缺氧反硝化技术
• 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可以利用有机 碳源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电子供体,而以 硝酸盐氮(NO3--N) 或亚硝酸盐氮(NO2 --N) 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因 此,反硝化过程可以在脱氮的同时去除 有机碳。
• 缺氧反硝化降解难降解有机物就是在缺 氧条件下,为反硝化菌提供适当比例的 氮源,使反硝化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共代谢例子
— Lajoie 等发现,在以甲烷和甲醇作为初级能 源物质时,甲烷营养型的微生物可代谢在单 一基质下不能降解的化合物三氯乙烯( TCE) 。
— Jianwei Gao 等发现在好氧条件下,利用葡萄 糖诱导顺式1 ,2--二氯乙烯的生物降解,其降 解效率、降解速率都明显高于厌氧条件,说 明葡萄糖诱导的共代谢过程发挥了决定性的 作用。
➢罗宇煊等采用不同碳源对嗜碱性木质素降解
菌降解木质素的能力进行了比较试验,发现在 葡萄糖、乳糖、蔗糖、可溶淀粉等碳源中蔗糖
是嗜碱性木质素降解菌最理想的碳源。
➢除了一级基质的产能代谢为微生物生长和生物
难降解物质降解提供能量外,也可以考虑外加 适量能量物质提供额外能量, 以提高难降解物 质代谢的速率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由于甲烷、丙烯、丙烷是气体,具有很低的水
溶性,就苯酚而言,虽具有可降解性,但它是 一种危险性物质,所以在现实的污水处理中, 选择诱导性的生长基质,一定要综合考虑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 从共代谢过程的机理和特点可以看 出,关键酶的诱导及其活性的维持、 生长基质与目标污染物之间的竞争 抑制、目标污染物及其中间降解产 物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将是影响共 代谢过程的关键性因素。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共代谢技术-概念
第一/二基质
➢微生物利用一种易于摄取的基质作为碳和能
量的来源,称为第一基质,同时共代谢基质 或者称为第二基质被微生物分解。
➢第二基质的共代谢产物通常不能直接作为营
养被转化为细胞质。第二基质的共代谢是需 能反应,能量来自第一营养基质的产能代谢 。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1.共代谢技术在降解酚类中的作用
➢安淼等对不同共代谢基质存在下的2,4-二氯代酚
(2,4-DCP)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发现投加苯酚或 4-氯代酚(4-MCP)能明显促进复合菌对2,4-DCP的降 解。
➢孙剑辉等分别用蔗糖、葡萄糖、丁酸盐和乙醇作为
驯化好的厌氧污泥的共代谢基质,在厌氧序批式反 应器(ASBR)中对间苯二酚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 明:共代谢基质SCOD浓度在500mg/L~2000mg/L 时,间苯二酚的降解速率很高;其中葡萄糖和丁酸 盐的混合基质降解速率最高。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关键和限制因素
• 在缺氧反硝化过程中投加的 N源 是有机物降解的关键和限制因素 ,C/ N 比对缺氧反硝化的降解 效果有重要意义。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 微生物处理方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3月2日星期二
内容
✓有机污染情况简介 ✓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
•难降解有机物
➢ 定义:指被微生物分解时速度很慢,分解不彻
•二、生物蓄积性
➢指有机化学品以比在周围环境中
高的浓度蓄积在活组织中的特性 ,以标靶组织中的浓度与环境中 的浓度之比表示;
➢根据生物富集系数>5000
专题之六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