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什么是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2、什么是次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3、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降水(如雾、露、霜、雹等),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4、酸雨中人为排放的哪两种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
人为排放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两种主要物质5、生物多样性是什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6、什么是优先污染物?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亦称优先控制污染物7、什么是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进人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一次污染物与正常大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线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新的污染物,它常比一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8、我国的环境保护八项管理制度中原三项是什么?原三项:三同时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制度9、什么是三同时原则?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10、排污收费制度。
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第二章1、磷肥工业用磷矿、焦炭、硅石生产黄磷。
反应式中产生了哪些污染物?Ca3(PO4)2+5C+3SiO2=2P+5CO↑(废气)+3CaSiO3(废渣)2、污水中固体污染物常用哪两个指标来表示?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SS:mg/L)与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3、什么是化学需氧量(mg/L )(COD)?它表示在酸性条件下,用强的化学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总需氧量(TOD):污水在高温下燃烧所需的氧量。
4、什么是生物需氧量(mg/L )(BOD)?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
或: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作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5、一般认为BOD5/ COD为多少的废水适宜生化处理?BOD5/ COD>的比值可作为废水是否适宜生化法处理的一个衡量指标。
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化处理。
一般认为BOD5/ COD>0.3的废水适宜生化处理。
6、水处理工程中,用哪两种指标表示水体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细菌总数(个/ml)和总大肠菌群(个/L)。
7、当N, P为多少时,被认为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
当 N>0.2 mg/L , P>0.02 mg/L时,被认为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8、地表水中有五种元素毒性最强。
俗称为”五毒”的是哪五种元素?汞、镉、铅、铬、砷9、什么是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积蓄、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物质。
对这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染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符合规定。
10、举例说明生产同一种产品往往有多种原料路和合成方法,采用不同的原料和路线,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大不一样。
如生产乙醛CH3-CHO1)以乙炔为原料的水合法: CH≡CH+H2O→CH3-CHO催化剂是HgSO4是溶液:H2SO4:200g/L Hg:0.4~0.5g/L Fe2O3: 40g/L 可能造成Hg污染。
2)而当改用以乙烯为原料时,利用直接氧化法:C2H4+1/2O2→CH3-CHO可不用催化剂,从而避免了Hg污染。
11、什么是感官状污染物?废水中能引起泡沫、恶臭、异色、浑浊等现象的物质,使人们感观上的极度不快,被称为感官状污染物。
13、固体污染物在水中的三种状态存在?溶解态: d<1nm 胶体态: d:1~200nm 悬浮态: d>100nm14、什么是悬浮物?不能透过滤膜(孔径为3~10μm)的叫悬浮固体或悬浮物(SS)第三章1、试说明化工废水的一般处理原则1 、调查废水水质、水量、排放标准。
2 、研究处理方法、比较工艺路线。
3 、计算处理成本和经济效益。
4 、确定工艺路线。
2、废水处理中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主要有哪几种方法?物理: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筛滤分离法。
化学:中和、混凝、氧化还原、电解。
物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法(电渗透、反渗透扩散渗透、超过滤)、萃取、汽提、吹脱。
生物:好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
3、试解释按处理程度一般采用三级处理时,各级处理的污染物对象?一级:调节pH值,减轻废水腐化和后续处理工艺负荷,去除漂浮物和悬浮状态污染物如:浮油、重油等。
二级: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物质。
三级: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溶解无机物、BOD 、悬浮固体、 P、N 等4、废水处理中一级处理主要有哪些方法?用格栅、筛滤、沉砂、沉淀、上浮、预曝气等物理方法。
5、物理处理法主要处理和对象是什么?对象:漂浮物、悬浮固体、砂粒、油类。
6、沉淀法中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的基本原理自然沉淀:利用重力沉淀,是物理方法。
混凝沉淀:在废水中投入电解质作为混凝剂,使废水中的微小颗粒与混凝剂结成较大的胶团,加速颗粒在水中的沉淀。
属于化学处理方法。
7、沉淀法处理废水时,颗粒直径、密度越大,颗粒的沉降速度越大,沉降效果越好。
8、沉淀池用在生化处理之前,称为初次沉淀池或一次沉淀池;用在生化处理之后,称为二次沉淀池。
9、同一沉淀池内,池的底面积越大,过流率越小,而过流率越小,则沉淀效果越好。
10、废水的流速越小,沉淀效果越好。
沉淀池越浅,沉淀效果越好。
沉淀池不能太浅,必须有一定的深度。
11、根据沉淀池内水流的方向不同,分为哪五种形式: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管式、斜板式。
12、沉淀池操作区域分为水流和沉淀两个部分,说明其作用?水流部分:废水在这部分内流动,悬浮颗粒也在这个区域进行沉淀,为了使进水均匀,在废水入口处设有挡板,进水孔设在水面之下,出水口前设有浮渣档板。
挡板的作用是为了降低废水流速和均匀分布进水。
沉淀部分:用于定期排放污泥。
13、辐流式沉淀池适应于什么场合,治理什么污染物效果较好?。
辐流式沉淀池适应于大量废水的场合,治理无机悬浮物颗粒效果较好。
14、沉砂池的定义是什么?用以分离废水中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悬浮物(砂、煤粒、矿渣等),使这些颗粒在池内沉降。
但要避免相对密度较小的有机悬浮物沉降下来,以免造成进入后面的污泥中难以排除,给处理污泥带来困难15、沉砂池中有一部分有机悬浮物会沉降下来为克服这个问题,常在沉砂池侧壁下部鼓入压缩空气。
说明原理。
1 、池内水流呈螺旋运动状态,有机物密度小,可悬浮在水中。
2 、旋流过程中,砂粒之间发生摩擦、碰撞,附在砂粒表面的有机物被洗脱。
16、油在废水中呈哪三种状态?悬浮状态、乳化状态、溶解状态17、废水中含有胶状物质和微粒物质,可以用机械过滤的方法除去。
主要过滤的方法有哪些?格栅、筛网(滤网)和颗粒介质过滤18、格栅规格按栅条的间隙分为:粗(50-100um)、中(10-40um)、细(3-10um)三种。
19、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无烟煤、白云石粒、花岗岩粒、石榴石粒、磁铁矿粒、焦炭、木炭20、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中四种主要处理方法是什么?投药中和法、过滤中和法、碱性废水或废渣中和法、利用天然水的碱度中和21、酸性废水中和处理中投药中和法的基本流程?投药中和处理方式分为干投和湿投两种。
干投法:将固体中和药剂粉碎连续、均匀地按理论量的 1.4~1.5倍投入到酸性废水中。
湿投法:将石灰配成45~50%的石灰乳液,再配成10%的石灰水,再与酸性废水一道共同流入中和反应池。
废水量小时,一般干投,间歇处理废水量中、大时,一般湿投,连续处理22、过滤中和法的滤料通常为:石灰石、大理石(CaCO3)、白云石(CaCO3•MgCO3)等,反应速度快,便宜、经济,常用于硫酸废水处理。
23、一般用石灰石作滤料反应速度快,经济、便宜,但在处理硫酸废水时,中和后的CaSO4沉淀会覆盖在滤料表面,影响反应进行,这时可改用白云石,生成的Mg SO4易溶,不会影响反应的进行,但成本较高。
24、混凝沉淀法中的凝聚和絮凝作用的区别是什么?凝聚和絮凝是混凝的两个过程,凝聚形成微絮粒,瞬时完成,絮凝是把微絮粒聚集为大絮凝体,需要一定时间。
25、什么是凝聚?什么是絮凝?凝聚:指胶体、细微污染物通混凝、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等,脱稳、迁移、聚集为微絮粒;在化学药剂扩散全部废水中的瞬时完成。
絮凝:指微絮粒通过吸附桥连、网罗卷带等,迁移、聚集为大絮凝体,需一定时间完成。
26、什么是胶体脱稳?胶粒因ξ电位降低或消除,以致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脱稳。
27、影响混凝的因素中,水温: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太低,混凝剂水解反应慢,效果不好(分子布朗运动缓慢、水的粘度大,效果也会下降),适宜温度:20o~30o为宜。
处理措施:投加活化硅酸等助凝剂。
PH值。
浊度28、混凝剂的影响中,水力条件的影响:主要控制两个指标: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
29、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法中常用氧化方法:空气氧化法臭氧化法氯氧化湿式氧化其他氧化剂氧化。
30、Cl2是常用的氧化剂,既可消毒杀菌,又能用于废水的氧化。
主要处理含酚、氰、硫化物废水。
31、废水常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法主要有哪些?吸附、浮选,电渗析、反渗透、超过滤。
32、吸附法中常用吸附剂:活性炭、硅藻土、活性氧化铝、焦炭、树脂吸附剂、腐殖酸、炉渣、木屑等。
33、脱附再生的主要方法有:加热法、药剂法、化学氧化湿式氧化、生物再生和电解再生等。
34、解释浮选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污染物。
使其视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而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
35、浮选法中常用浮洗剂:松香油、石油及煤油产品、脂肪酸及其盐、表面活性剂等。
36、膜分离法中的渗透和渗析的区别?渗透:溶剂透过膜的过程。
渗析:溶质透过膜的过程。
生化处理:1、什么是废水的“生化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胶体以及悬浮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方法2、说明生化法对水质的要求中,如果C、N、P不足时可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含C不足时,可投加生活污水或米泔水,淀粉浆料以补充碳源。
含N 不足时,可投加尿素、硫酸铵等补充N源。
含P不足时,可投加磷酸钾、磷酸钠作为P源。
3、什么是厌氧处理法?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或兼养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4、厌氧处理法酸性发酵阶段有机酸大量积累,pH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