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综合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院系:电光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7042201学号:0704220100姓名:* * *指导教师:李元浩时间:2009.09.17—2009.09.20目录1.设计电路功能要求(1)2.设计电路原理图(1)3.电路逻辑原理图及工作原理(2)4.各单元电路原理及逻辑设计4.1脉冲发生电路(2-3)4.2计时电路(3-4)4.3显示电路(4)4.4清零电路(5)4.5校分电路(5)4.6报时电路(6)5.电路安装与调试说明(6-7) 6.对电路的改进意见(7)7.收获体会及建议(7)8.设计参考资料(7)9.附录(8-10)1.设计电路功能要求本实验要求设计一个0分00秒-9分59秒的多功能数字计时器。
数字计时器是由脉冲发生电路,计时电路,译码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电路由清零电路,校分电路,和报时电路组成。
该数字计时器可以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具有开机清零、手动清零、快速校分和整点报时功能。
①.设计一个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器提供秒脉冲,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蜂鸣器发声的脉冲信号;②.设计计时和显示电路,将分及秒的个位、十位分别在七段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从0分0秒开始,计到9分59秒,然后重新计数。
将分及秒的个位、十位分别在七段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七段显示器循环显示数字000~959;③.设计清零电路,实现手动及开机清零;④.设计校分电路,在校分开关控制下实现分校正;⑤.设计报时电路,使数字计时器实现在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低音(1KHz)报时,以及在9分59秒高音(2KHz)报时;2.设计电路原理图图2-1 电路原理图3.电路逻辑原理图及工作原理数字计时器的原理方框图如图3-1所示,该电路系统由脉冲发生电路、计时和显示电路、清零电路、校分电路和报时电路和其它附加电路等几部分组成的。
脉冲发生电路由振荡器和分频器组成,振荡器产生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再经分频器输出标准的秒脉冲,同时也可得到其他不同频率的脉冲。
电路要实现0分00秒至9分59秒的计时和显示功能,所以由三个计时器分别计时,分位(模10)、秒十位(模6)、秒个位(模10),然后再通过译码器,由LED数字显示管显示出来。
清零电路实现开机清零和任意时刻手动清零,通过逻辑门与计时器连接,从而实现清零。
校分电路实现快速校分,只要将分计数器的频率调快等操作即可实现。
报时电路是根据计时电路的输出状态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蜂鸣器实现报时。
图3-1 数字计时器原理方框图4.各单元电路原理及逻辑设计4.1脉冲发生电路脉冲发生电路是计时器的核心部分,它提供计时电路的时钟并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信号。
脉冲发生电路是由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其原理图如图4-1。
一般来说,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越高,及时精度越高。
本实验采用的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频率为32768Hz。
分频器CD4060内部有14级二分频器,有两个反相器,最大可实现分频,所以可输出的最低频率为2Hz;为了得到1Hz的脉冲,需要在振荡器后再加一级二分频器,只要将D触发器的端与D端连接在一起就可以用D触发器实现二分频,所以在CD4060的Q14端接一个D触发器,即可以输出频率为1Hz的脉冲信号。
同时CD4060也可提供报时电路所需要的频率为1KHz和2KHz的脉冲信号。
图4-1脉冲发生电路4.2 计时电路计时电路由分计数器、秒十位计数器和秒个位计数器构成。
一片CD4518含有两个十进制计数器,因此可以用一片CD4518组成秒计数器的个位和分计数器的十位计数。
用一片74LS161构成一个模六计数器就可以实现秒十位的计数。
秒个位:连接电路时,秒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秒脉冲信号送入秒个位计数器CD4518的CP端,上升沿触发,秒个位单元中的输出Q4通过非门接入74LS161的时钟端,当输入第十个脉冲时,Q4输出跃变,产生进位脉冲,完成个位与十位的进位。
秒十位:秒十位记数器应实现模六功能,可以采用反馈置位法,Q1和Q3通过一与非门接入置数端,74LS161的四个数据输入端接地,这样当计数器的状态0101时,时钟到来的时候又重新置数为0000。
分位:分计数器的电路与秒个位计数器相似,用CD4518实现十进制计数功能,把74LS161的Q3接到分计时电路CD4518的引脚CP端,上升沿触发,作为进位信号。
电路原理图如图4-2:图4-2 计时电路图4.3 译码显示电路计时器的输出(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数),经译码器驱动数码显示器,就可以直接显示出数字。
本实验采用三片CD4511显示译码器和三个七段共阴LED显示管,电路从0分00秒计到9分59秒,译码显示电路用三片四线七线译码器CD4511进行译码,然后用共阴极七段LED数码管进行显示。
CD4511的输入端应与相应计数器的输出相连,而它的输出端应与数码管的管脚对应相连,而CD4511每个输出端与数码管对应管脚相连时还应连接一个300欧姆的电阻,以起保护作用。
为了使CD4511工作在译码状态,必须LT=1,BI=1,LE=0。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4-3:图4-3 译码显示电路图4.4 清零电路清零电路要实现两项功能:开机清零和任意时刻手动清零。
开机清零是指在电路刚刚上电时可以使所有的计数器自动复位,即从零开始工作。
手动清零是指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按动清零开关,使计数器全部回零。
开机清零是通过电容两端电压的非调变特性实现的。
电路刚接通电源时,节点处的电位为1。
该电位经过一个反相器接入秒十位计数器的Cr端,经过两个反相器接入分计数器和秒个位计数器的Cr端,则这三个计数器的清零端均接入有效电平,实现清零。
此后,只要电源始终保持接通,电路持续计数,开机清零电路就失效了。
断开清零开关时,节点1处电位为5V,此时送入各计数器清零端的信号均为无效信号,无法实现清零。
而闭合清零开关时,因为电容要充电,所以节点1处电位为1,送入各计数器清零端的信号均有效,电路实现清零。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4-4:图4-4 清零电路图4.5 校分电路校分电路是由开关和逻辑门电路实现的。
当校分电路开关打开时,计数器正常计数;当开关闭合时,秒个位和秒十位正常计数,分位进行快速校分,即分计数器可以不受秒计数器的进位信号的控制。
当开关合上时,2Hz的信号通过与非门,秒十位计数器的次高位进位脉冲被截止,与非门输出高电平,这时2Hz的信号可以再通过一次与非门,把2Hz的脉冲送入分计数器时钟脉冲端,实现快速校分。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4-5:图4-5 校分电路图4.6 报时电路报时电路由逻辑门电路组成的。
需要在某一时刻报时,就将该时刻输出为“1”的信号作为触发信号,选通报时脉冲信号,进行报时。
按照设计要求,数字计时器应在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发低音(频率1KHz),9分59秒发高音(频率2KHz)。
它们持续的时间均为一秒,如表一所示:表4-1 秒个位计数器的状态CP(秒)Q3 Q2 Q1 Q0 功能50 0 0 0 051 0 0 0 152 0 0 1 053 0 0 1 1 鸣低音54 0 1 0 0 停55 0 1 0 1 鸣低音56 0 1 1 0 停57 0 1 1 1 鸣低音58 1 0 0 0 停59 1 0 0 1 鸣高音00 0 0 0 0 停当分的状态为Q3Q2Q1Q0=1001,秒十位的状态为Q3Q2Q1Q0=0101以及秒个位的Q0=1时,用秒个位的Q3、Q2、Q1的状态来控制1KHz或2KHz得信号输入:当Q2+Q1=1时,输入1KHz的信号;当Q3=1时,输入2KHz的信号。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4-6:图4-6 报时电路图所用集成器件引脚功能及真值表见附录。
5.电路安装与调试说明根据计时器整机框图和前面所学的模块知识,将计时器的各个单元电路组合起来,构成图2-1所示的计时器原理电路图。
在完成整机电路连接之前,应先对各单元电路进行逐一安装和调试,然后再进行整机的连接与调试。
由于这次实验较为复杂,而且准备时间不够,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混淆了各类元器件引脚悬空的含义。
解决方法:实验前,做好充分的预习,画出元器件的引脚图和功能表。
2.清零电路不能实现清零功能。
解决方法:经过检查,发现是所用电阻阻值太大,更换电阻后,电路正常工作。
3.秒脉冲信号发生器不能产生脉冲。
解决方法:经过检查,发现电源没有接通,重新连接之后,电路产生了所需脉冲。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连接电路时最好分块连接,逐步调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6.对电路的改进意见①在开关处加一个RS锁存器可以消颤,使输入更稳定。
②给电路增加一个定时器,该计时器可在计时范围内任意设定工作时间长短、能自动及时并具有定时警示功能的装置。
7.收获体会及建议这次实验相对以前做的数电实验来说复杂了很多,由于时间紧迫,在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就设计出了大致的实验原理图。
这次实验由于电路复杂,用到的元器件多,在连接的时候很容易出错,所以在连接电路的时候,分块连接,脉冲发生电路、计时和显示电路、清零电路、校分电路和报时电路,这样每连好一小块后,马上进行调试,纠正电路中的错误,直到实现该模块的功能才进行下一小块的连接。
连线的时候,尽量横平竖直,不要出现线线交叉,更不要使导线跨过芯片连接,否则,当芯片损坏时不易更换。
而且,所有芯片应该先把电源和接地端连好。
在实验中我们应该学会用万用表来检测元器件的好坏,这样更容易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所在。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完成地比较顺利,虽然过程很繁琐,由于为了不使导线交叉,所以需要剪出大量的短导线来连接,这使得人头昏眼花的,但是相对实验成果来说,这是非常值得的,不管怎么说,付出的努力都有了回报。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感觉有很大的收获:首先,通过学习使自己对课本上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实际,使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更好理解,同时实习也段练了我个人的动手能力,对我们学生来说,理论与实际同样重要,这是我们以后在工作中说明自己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增加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经过这次实验,我对数字电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解了数字电路在实践中的应用。
最后,感谢老师在实验中对我的帮助。
8.设计参考资料①《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蒋立平著南京理工大学 2001②《实验电子技术》李振声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③《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马鑫金编南京理工大学 2006④《电子技术实验教程》赵立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⑤《电子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李贵安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9.附录①.工具及器件清单②各元件的引脚图及功能表元件引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