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建专业岗位人员基础知识--墙体

土建专业岗位人员基础知识--墙体


和保水性,即有好的易性,方便施工。
砌筑砂浆通常使用的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及混 合砂浆三种。

二 节
水泥砂浆。由水泥、砂加水拌合而成。它属于水
硬性材料,强度高,防潮性能好,较适合于砌筑 潮湿环境的砌体。
石灰砂浆。由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它属于
砖 气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常用于砌筑一般、次要
节 2、砖墙洞口与墙段尺寸
砖 墙
1.洞口尺寸
砖墙洞口主要指门窗洞口,其尺寸应符合建筑模 数的规定,以减少门窗规格,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构 提高建筑工业化的程度。我国各地区编制的门窗
造 标准图集,多按扩大模数3M的数列编制,因此一
般门窗洞口的宽、高尺寸采用300mm的倍数。
2.墙段尺寸
墙段尺寸是指窗间墙、转角墙等部位墙体的长度。 其尺寸主要根据的规格和结构的要求来确定。
体,按保温材料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保温墙、
砖 墙
内保温墙和夹心墙。


第 三、砖墙的尺度
二 节 砖墙的尺度是指厚度和墙段两个方向的尺寸。
要确定它们除应满足结构和功能设计要求之外,还必须
砖 墙
符合砖的规格。
以标准砖为例,根据砖尺寸和数量,再加上灰缝,即可 组成不同的墙厚和墙段。
构 1、砖墙的厚度

从形状上看,有普通实心砖(标准砖)多孔砖 和空心砖,其中普通实心砖使用最普遍。
墙 构
普通实心砖是指没有孔洞或孔洞孔洞率小于15%
的砖墙,可用于承重、非承重部位。
造 多孔砖是指孔洞率大于等于15%,孔的直径小、
数量多的砖,可用于承重、非承重部位。
空心砖是指孔洞率大于15%,孔的尺寸大,数量
第 二、砖墙的组砌方式
二 节
组砌是砌块在砌体中的排列方式。 砖墙在组砌时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

使砖在砌体中能相互咬合,以增加砌体的整体性,保 证砌体不出现连续的垂直通缝,确保砌体的强度。砖
墙 与砖之间搭接错缝的距离一般不小于60mm。如下图所
构 示。

第常见的砖砌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二 节 实体墙
少的砖,只能用于非承重部位。
第(二)砂浆
二 节
砂浆是砌体的胶结材料,由胶凝材料(水泥、石 灰)和填充料(砂、矿渣、石屑等)混合加水搅拌
砖 墙 构
而成。
砂浆作用:砖块需经砂浆砌筑成墙体,使其传力 均匀。砂浆还起着嵌缝作用,能提高墙体的防寒、 隔热和隔声能力。砌筑砂浆要求有一定的强度,
造 以保证墙体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要求适当的稠度
造 常用的一种。如图13.12所示.
平墙过梁(矩形截面过梁)施工制作方便,是常用的
形式。
第 2)砖拱过梁
二 砖拱过梁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作法,形式有平拱,

弧拱两种。其中平拱在建筑中采用较多。平拱
墙 构
根据材料和构造方式不同,过梁有三种:
造 钢筋混凝土过梁
砖拱过梁
钢筋砖过梁 图片示
第 (三)门窗过梁构造 二 节 1)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承载能力强,适应性强,可用于较宽 的门窗洞口。
墙 构
按照施工方法不同,钢筋混凝土过梁可分为现浇和预 制两种。其中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施工速度快,是最
砖 墙 构 造
(a)一砖墙一顺一丁砌法;(b)一砖墙三顺一丁砌法;(c (d)一砖半墙砌法;(e)半砖墙全顺不丁砌法;(f)3/4砖墙砌法


实心砖墙:用普通实心砖砌筑的实体墙。

常见的砌筑方式:全顺式、一顺一丁式、
砖 多顺一丁式、每皮丁顺相间式及两平一侧式 墙 等。

实心砖墙体的厚度除应满足强度、稳定
第 一 节 按墙体所处的方向不同,可分为纵墙和横墙。
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有外纵
概 墙和内纵墙之分,外纵墙也称檐墙;沿建筑物 述 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有外横墙和内横
墙之分,外横墙通常称为山墙。
此外,窗与窗或门与窗之间的墙体称为窗外墙; 窗洞下方的墙体称为窗下墙;(图片示)屋顶上 部高出屋面的墙称为女儿墙等。

一 节
(二)按墙体受力情况分类
按墙受力情况的不同,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概 述
凡是承担上部构件传来荷载的墙称为承重墙;不承担 上部构件传来荷载的墙称为非承重墙。
非承重墙包括自承重墙和隔墙,自承重墙仅承受 自身重量而不承受外来荷载,自重由框架承受,仅起
分隔作用的墙,称为框架填充墙。

一 (三)按墙体材料分类
造 性、保温隔热、隔声及防火等功能方面的要
求外,还应与砖的规格尺寸相配合。
第 二
空斗墙
节 空斗砖墙是用普通
砖侧砌或平砌与侧砌
砖 结合砌成,墙体内部
墙 形成较大的空心。
构 造
在空斗砖墙中,侧 砌的砖称为斗砖,平
砌的砖为眠砖,空斗
墙的砌法有两种。
第 组合墙 二 节 用砖和轻质保温材料组合构成的既承重又保温的墙
概 示。

该方案的特点是房屋的总刚度主要由框架保证,水泥
及钢材用量较大,适用于内部需要大空间的建筑,如商
店、综合楼等。

二 一、砖墙材料

砖 砖墙材料包括砖和砂浆两种材料。
墙 砖墙是由砂浆胶结材料将砖切筑而成

的砌体。

第 1、砖
二 节
砖的种类很多,从材料上看有烧结普通砖、 灰砂砖、煤矸石砖、水泥砖及各种工业废砖等。
造 由于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用
砖块的长、宽、高作为砖墙厚度的基数,在错缝或墙厚
超过砖块时,均按灰缝10mm进行组砌。
从尺寸上不难看出,它以砖厚加灰缝、砖宽加灰缝后 与砖长形成1∶2∶4的比例为其基本特征,组砌灵活。
墙厚与砖规格的关系如图13.7所示。
第 二
三、砖墙的尺度
墙 构 造
外窗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排除雨水; 内窗台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墙面并可放置物品。
第 二 (1)外窗台的做法

①砖窗台 有不悬挑的窗台和悬挑窗台,表 面抹1∶3水泥砂浆,并应有10%左右的坡度,挑
砖 墙
出尺寸大多为60mm。图片示. ②混凝土窗台 一般是现场浇筑而成。

构 (2)内窗台的做法
墙 散水适用于年降水较少,或建筑四周易于排除地面水的情 构 况,否则应该采用明沟。 造 散水的宽度一般为600-1000mm。为保证屋面雨水能够落
在散水上,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方式时,散水的宽度应
比屋檐的挑出宽度大200mm左右。为了加快雨水的流速, 散水表面应向外侧倾斜,坡度一般为3%-5%,外边缘比室 外地面高出20-30mm为宜。散水所用材料有混凝土、三 合土、砖及石材等。如图13.11所示.
第 二
四、砖墙的细部构造

为了保证砖墙的耐久性和墙体与

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其相应的

位置进行构造处理。


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
洞口、墙身加固措施及变形缝构
造等。
第 (一)墙脚构造
二 节
1、勒脚
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外地面处的表面部分。
砖 其主要作用: 墙 一是保护近地墙身不因外界雨、雪的侵袭而受潮、受冻
第 二 节
4、墙身防潮
通常在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水平隔水层,称为 墙身水平防潮层,简称防潮层。
砖 1)防潮层的位置:
墙 构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位 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面60mm处,同 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50mm;
造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如炉渣、碎石等),
墙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即在室内外地面之间浇注一层

厚60mm的混凝土防潮层,内放纵筋、分布筋的钢筋

网。
油毡防潮层 在防潮层部位先抹20mm厚的砂浆找
平层,然后干铺油毡一层,油毡的宽度应与墙厚一
致或稍大些,油毡沿长度铺设,搭接长度大于等于
100mm。
第 (二)窗台构造 二 节

凡位于窗洞口下部的墙体构造处理称为窗台, 它分为内窗台和外窗台。

二 节
3、明沟

明沟又称阳沟、排水沟,位于建筑物的四周。图片示 .
墙 其作用是把屋面下落的雨水有组织地导向地下排水集
构 造
井(又称集水口)而流入下水道,沟底应有不小于1% 的纵向坡度。
明沟一般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采用。
明沟通常采用混凝土浇注,也可用砖、石砌筑,并用 水泥沙浆抹面。如图13.12所示.
内部空腔或材料本身具有孔洞,如空斗墙、空心 砌块墙等;
组合墙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如混凝
土墙、加气混凝土复合板材墙等。

一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

概 述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结构安全
2、满足热工方面的要求,以保证房间内具有良 好的气候条件和卫生条件
3、满足隔声方面的要求
房屋中一部分用横墙承重,另一部分用纵墙承重,形
概 成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如下图所示。 述 该方案的特点是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试用于开
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医院、实验楼等。

一 (四)部分框架承重方案

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部分框架承重,四周
为墙承重,楼板的荷载传给梁、柱或墙。如下图所
4、其他方面的要求
防火要求
防水防潮要求
建筑工业化要求
第 一
三、墙体结构布置要求
节 (一)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荷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