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安全培训-汤立 2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安全培训-汤立 2


案例分析
从实践看,二次事故的发生与初次事故存在着因果关 系,是在初次事故发生以后,因初次事故现场的各种因 素引发的事故。因此,在处理初次事故时,认真做好二次事 故的预防工作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显得更为重要。 数据中心分析注意事项 路巡板块分析注意事项 救援单位分析注意事项
谢谢
案例分析
2、第二起事故基本情况:第一起事故发生后,后方车辆因道路 中断积压于正线。07时40分许,在第一起事故后方300多米处,发 生大货车追尾停驶客车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一辆粤籍大型普通客 车副驾驶位置1名女性乘车人死亡、15人受伤、4车受损。
案例分析
3、第三起事故基本情况: 第二起事故发生后方200米处,相继 驶来两辆拖挂货车、两辆小型越野车停驶。07时52分许,停驶车辆 被后方驶来的四辆拖挂车连续撞击,造成一辆黔江籍越野车内3名 乘车人死亡、其余车内4人受伤、8车受损。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 范》
第一部分:高速公路
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广东省公安厅 交通管理局。
2012年12月26日发布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
交通事故现场预警区处于交通事故现场警戒区上游,对来 车示警并限速行驶的区域。预警区的设置要求:
A.4 匝道路段 A.4.1 匝道路段警戒区、预警区设置示意图见图A.4。 A.4.2 入口匝道路段发生交通事故需要封闭匝道时,应在匝道入口设置警示标
志,并在进入收费站前设置警示标志提前告知。 A.4.3 入口匝道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有条件开放通行车道时,应在进入收费站
前设置警示标志提前告知并按相关要求限速通行。
A.6 收费站路段 A.6.1 收费站路段警戒区、预警区设置示意图见图A.6。 A.6.2 当事故地点发生在驶出收费站分流过渡路段,应封闭相应及相邻收费口并
在收费口前设置警示标志,并在相应收费口至高速公路入口范围内设立警戒区 。
04 ➢ 清障救援的服务规范
清障救援车辆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统一的清障救援标 识、车身颜色、示警灯和反光标识。 救援人员上路作业时,应当统一着装,佩戴工作证 件,穿戴统一样式的反光背心,规范填写清障救援 作业单。
80
40
500
80
40
匝道
400
80
40
500
80
40
坡道下坡
500
80
40
500
80
40
收费路段
400
80
40
500
80
20
夜间、雨雪、雾霾等能见度不良天气条件下,应增加预警路段长度,降低预警路段车辆限速 值,加装锥标灯,有条件的可以开启声光警示设备。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
A.1 直线路段 直线路段警戒区、预警区设置示意图见图A.1 :
白天
夜间、雨雪、雾霾等能见度不良天气条 件
警戒区上 游预警标志 位置
m
预警区限 速
km/h
警戒区上 游100m处 预警限速
km/h
警戒区上 游预警标志 位置
m
预警区 限速
km/h
警戒区上游 100m处预警限 速
km/h
直线路段
400
80
40
500
80
40
弯道路段
400
80
40
500
80
40
隧道路段
500
着装规范(反光衣、工作牌)
服务规范(清障作业单)
救援车辆涂装规范
清障救援的服务规范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作业收费严格按照省发展改革、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清障救援涉及的货物清理转运作业、车辆保管、 货物看护等其他收费项目,若需高速公路经营者提 供相关服务的,收费标准由双方按照公平合法、诚 实信用的原则协商确定。
05 案列分析
事故案例:
2013年8月30日07时15分至 07时57分,G65包茂 高速公路进城方向1793KM-1795KM 路段内先后发生四 起道路交通事故。第一起为单车事故,造成道路中断, 交通受阻;第二、三、四起事故均系次生事故,其中第 二、三起为追尾事故,第四起为客车紧急避险冲进中分 绿化带撞击前几起事故逃生人群。四起事故共造成6人 死亡,25人受伤,17辆车不同程度受损。
案例分析
高速公路次生交通事故是指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 后,因交通事故现场堵塞,人员、车辆、抛洒物等与过往车辆 发生碰撞导致再次发生事故。目前在我国境内高速公路发生 的二次及以上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弯道、陡坡等复杂线性路 段或在夜间、雨雪雾恶劣天气等视线不好的环境下,且因其 起因急,司机反应不及时造成采取措施不力,往往引发多车 连续相撞和群死群伤等恶性重特大事故,成为目前高速公路 安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渝蓉高速(四川段)清障救援 安全培训
主讲人:汤立
LOGO
1 什么是高速公路清障救援?
2 清障救援的工作流程 3 事故现场作业安全防护规范
4 清障救援的服务规范
5 案列分析
01 什么是高速公路清障救援?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是指高速公路经营者依法确定的清障 救援队伍(可自建可外包),将发生故障或事故的机动车拖移 至指定地点 并收取相关费用的行为。
清障救援包括:拖车作业、吊车作业、散落货物清理转运 作业及其他作业项目,不含对伤亡人员的医疗救助。
吊车作业及货物清理转运作业
其他作业
高速公路经营者是高速公路清障救援的责任主体, 履行高速 公路清障救援职责,负责组织实施高速公路清障救援的具体工作。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的行业监督主体为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 管理机构及其下设的各级高速公路管理机构。
案例分析
4、驾驶人因素: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外省籍车辆众多,驾驶 人不熟悉路况、欠缺山区高速公路驾驶经验,突遇紧急情况,不 能正确处置。(根据事后GPS调查,本次事故中的客车驾驶人均未 在特殊天气下把车辆速度降低至安全范围。)
5、时间因素:事发时为早晨7时左右,清晨时段对于长途车辆 驾驶员来说,处于生理上的“倦怠期”,驾车时判断能力较弱、反 应较迟缓 ,遇突发情况难以及时准确地采取避险措施,容易导致交 通事故发生。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
A.5 坡道下坡路段 A.5.1 坡道路段警戒区、预警区设置示意图见图A.5。 A.5.2 当事故地点距坡顶距离小于500m,应在坡顶前来车方向设置警戒区。 A.5.3 当事故地点距坡顶距离大于500m小于1000m, 应在坡顶前来车方向设
置预警区。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
实时
更新事故续报信息到微信共享群、短信群及QQ路网群
填写拖车单及检查各类表单是否
填写完整
事故处理完毕,发送事故终报信息到微信共享群、短信群及QQ路网群
03 ➢ 清障救援事故现场作业安全防护规范
清障施救人员到达事故(故障)现场后,按规定摆放安全标志,设 置清障救援作业安全区域,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
案例分析
4、第四起事故基本情况:07时57分许,第三起事故发生后方 100米处,一辆重庆籍大型卧铺客车碰撞停驶在行车道的运钞车后, 撞击道路左侧护栏外避险人员,造成2名避险人员死亡,6人受伤、 4车受损。
案例分析
事故现场处置情况: 事故发生后,当班巡逻车于07时24分接总队指挥中心报
警有货车侧翻,执法人员07时25分出警并电话通报黔江监控 中心,通知119、120前往实施救援;07时50分执法人员到达 事故现场。现场由一名执法人员在后方实施交通控制,另一 名执法人员跑步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处置。由于该路段事故发 生较多且形态复杂,涉及车辆、人员众多,辖区大队立即启 动了应急处置预案,各级领导陆续到达现场,指挥伤员救助、 现场勘查及道路抢通,并与黔江区和彭水县应急办积极协调 处置,市交委、总队领导也相继到达现场指挥。 事故救援措施:
02 ➢ 清障救援的工作流程
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指挥调度中心(数据中心12122)接到车主求助 电话后,第一时间收集整理记录相关信息,同时查看外场监控视频了 解现场情况,按照就近原则,立即向高速交警、高速执法、120、119、 路巡队、清障救援单位发出救援指令,各司其职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高速公路路巡队伍、清障救援单位自接到出警指令后,应立即响应, 白天5分钟,夜间10分钟内出警,原则上 30 分钟内到达救援现场开展 管控工作.
由于现场积压车辆较多,为避免发生次生事故பைடு நூலகம்执法人 员在黔江西和彭水东分别进行远端分流的同时,果断决定在 该路段出城方向实行进、出城车辆间断放行的方式疏散路面 滞留车辆。
案例分析
上述事故的发生由多因素叠加导致:
1、道路因素:事发路段为高架桥与隧道相连、带弯道的长下坡路。道路 一侧为高边坡,另侧为悬崖,不具备撤离条件。(第四起事故中的客车在遇紧 急情况后,为避免冲出右侧高边坡,因此选择冲向道路左侧的分隔绿化带内, 造成了已撤离到此的两名避险人员被撞身亡。)
案例分析
2、天气因素:事发路段地处半山腰,常年易起雾,且多为漂移不 定的团雾。事发时为雨天,路面湿滑,车辆有效制动距离延长,有 间断团雾,行车视距短,驾驶人不能及时发现前方路况。
案例分析
3、车辆因素:事发车辆中,大货车占据很大比例,其中有7辆6 轴重型货车。重型货车在制动过程中,有效制动距离变长,如遇前 方障碍,极易发生追尾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
A.2 弯道路段 A.2.1 弯道路段警戒区、预警区设置示意图见图A.2。 A.2.2 当事故地点距弯道距离小于500m,且弯道区域视线不良时,警戒区应设置在弯
道前方。 A.2.3 当事故地点距弯道距离大于500m小于1000m,且弯道区域视线不良时,预警标
志应设置在弯道前方。
同时通知辖区内相关工作人员(119、120、路巡、高速交警、高速执法、施救单位、保洁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