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方剂学课件:理气剂

中医方剂学课件:理气剂


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疼痛,不思 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
【组成】 高良姜 香附子
良附丸
《良方集腋》
各等分
良附丸
《良方集腋》
【方解】 高良姜 辛散温通,散寒止痛 香附子 疏肝气,解郁结,止疼痛
两药等分相配,行气疏肝与温中散寒并重
【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 气滞寒凝证
胃脘疼痛,胁肋胀闷,畏寒喜热,以及 妇女痛经等
川楝子十个(15g) 佐使 理气止痛
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 既能增强川楝子行气散结之力,又可制 其苦寒之性
功用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橘核丸
《济生方》
【主治】 颓疝 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甚
则阴囊肿大,轻者时出黄水,甚则成痈溃烂 【病机】 寒邪客于肝脉,肝经气血郁滞
【方解】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暖肝煎《景岳全书》
主治
肝肾虚寒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 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 肉桂一二钱(10g)
第一节 行气
越鞠丸《丹溪心法》
方解 香附10g 君 行气解郁(治气郁)
川芎10g
活血祛瘀(治血瘀)

苍术10g
燥湿运脾(治湿郁)
栀子10g
清热泻火(治火郁)

神曲10g
消食导滞(治食郁)
功用
行气解郁
主治 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
吞酸,饮食不消等。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主治 小肠疝气。小腹引控睾丸而痛,偏
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病机
寒滞肝脉,气机阻滞
方解
乌药半两(20g) 君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青皮半两(10g) 臣 疏肝理气 木香半两(10g) 臣 行气止痛 小茴香半两(10g) 臣 暖肝散寒 高良姜半两(10g) 臣 散寒止痛 槟榔二个(10g) 佐 下气导滞
功用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方 枳实五钱(25g) 解 厚朴四钱(20g)
半夏三钱(15g) 黄连五钱(25g) 干姜一钱(5g) 人参三钱(15g) 白术二钱(10g) 茯苓二钱(10g) 炙草二钱(10g) 麦芽二钱(10g)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 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 称理气剂。
适应范围 气滞(肺气郁滞、肝气郁滞、
脾胃气滞) 气逆(胃气上逆、肺气上逆)
分类
行气、降气
使用注意事项
1.辨清虚实。 2.气滞而兼气逆者,宜行气与降气并用。 3.理气剂多属芳香辛燥之品,慎勿过剂。
阴虚体弱者慎用。
君 行气消痞 臣 下气除满 佐 和胃,散结除痞 佐 清热燥湿 佐 温中祛寒
佐 补中健脾,祛湿和中
使 调和诸药 佐 消食和胃
功用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主治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 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调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方解
厚朴一两(15g) 君 行气消胀,燥湿除满 草豆蔻五钱(10g) 臣 温中散寒,燥湿运脾
陈皮一两(15g) 木香五钱(10g) 干姜七分(5g) 生姜三片(5g) 茯苓五钱(10g) 甘草五钱(10g)
佐 行气宽中,消胀除满 佐 温胃暖脾,散寒止痛 佐使 渗湿健脾和中
功用
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主治
金铃子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主治】 肝郁化火证 心胸胁肋脘腹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
黄,脉弦数。
【方解】 金铃子一两 疏肝行气,清泄肝火 玄胡索一两 行气活血,增强金铃子行气止痛之功
两药合用行气止痛,疏肝泄热,使气血畅,肝热清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主治 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
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病机
情志不畅,痰气郁结
治法
行气解郁,化痰散结
方解 半夏一升(20g) 君 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厚朴三两(15g) 臣 行气开郁,下气消痰 茯苓四两(20g) 佐 健脾利湿化痰 生姜五两(20g) 佐 降逆化痰,助半夏之力 苏叶二两(10g) 使 行气解郁,轻宣上行
君: 橘 核一两15 散结止痛,为治疝之要药
臣: 川楝子一两15 行气疏肝而止痛 气血并治 桃 仁一两15 活血止痛
海藻、昆布、海带各一两15 软坚散结以助消肿散结
佐: 延胡索半两10 活血散瘀
木香半两10
厚朴半两10
枳实半两10 木通半两10
行气散结
下气除湿 行气破坚
行气,助疏肝, 助活血散结
通利血脉而除湿
脉弦。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四磨汤《济生方》
组成
人参 槟榔 沉香 乌药
功用
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主治
肝气郁结证。胸膈胀闷,上气 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
主治 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
或紧。
病机
胸阳不振,痰阻气滞
治法
通阳散结
方解 栝蒌实一枚(30g) 君 理气宽胸,涤痰散结 薤白半升(20g) 臣 通阳散结,行气止痛 白酒七升(200g) 佐 行气活血
功用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咯吐不出,
方解
柴胡二钱(10g) 君 疏肝解郁,条达肝气
芍药一钱半(10g) 柔肝,配柴胡疏肝

枳壳一钱半(10g)
理气宽中
香附一钱半(10g)
理气疏肝

川芎一钱半(10g)
行气活血
陈皮二钱(10g) 甘草五分(5g)
佐 行气和胃 佐使 调和诸药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 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
肉桂半两10 温肝肾而散寒凝, 并制川楝子、木通之寒
【功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鉴别】
橘核丸与天台乌药散均能入肝行气止痛, 治疗疝气疼痛,二者如何鉴别应用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