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6.手拉手好朋友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画出好朋友手拉手在一起玩的情景。
2、能留心观察生活画面,训练形象记忆组合。
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如何调动学生对生活影像的形象记忆和思维。
教学难点:能画出不同角度拉手的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以“手拉手好朋友”为主题的游戏活动。
教学过程:
一、情景感知
1、播放歌曲《找朋友》并谈话:今天咱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谁是秦老师的好朋友。
2、伴随音乐做“火车钻山洞”的游戏。
板书课题:手拉手好朋友
二、画法探究
1、教师出示游戏的情景照片,引导学生回忆。
师:观察小朋友们的手是怎样拉在一起的?你能和旁边的小朋友拉拉手吗?(学生两人或四人小组进行拉手活动。
)从学生中选出几组上台表演。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态。
小结:手拉手,一起走,同游戏,好朋友。
2、示范画拉手动作。
师:刚才我们用了很多种形式手拉手,那怎么把这些拉手动作画下来呢?请看老师怎么做。
(用油画棒把人物的各部分画好,画手时请一名学生上台帮忙:手怎么拉在一起?)
3、出示几个不同方向的人物身体,师生共同比较分析,学生上台添画手臂。
4、课件出示马蒂斯作品《舞蹈》对比观察。
5、欣赏小朋友的画。
三、自主创作
1、出示活动要求。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小结
1、自评:说说你画里的故事。
2、学生互评。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大师的画。
2、合唱《手拉手》下课。
板书设计: 16. 手拉手好朋友
手拉手好朋友教学反思
秦敏
《手拉手,好朋友》这是一年级上册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一堂美术课。
课的一开始我以找朋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在一阵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始内容的学习。
导入课题后我出示各种游戏图片,帮助学生回忆并亲身体验各种拉手方式,让学生在“动中学”。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体现新课程中提倡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
这一环节的设置也主要是为了体现新课程中“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关键。
这一环节设计思路我想应该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课堂中特别要把握好当时的课堂纪律,因为是学生在上面示范制作并讲解,难免声音会比较轻,当时的课堂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和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有关,当然更多的我想是我自己在课堂上没有更有效地强调纪律也有关。
只顾及到了一部分学生,而没有顾及全部学生。
我想这是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我特别注意的。
在拓展制作部分我让学生欣赏了一些图片,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最后学生的作业也较为丰富多彩。
总的说来,这是一节还算比较顺利的课。
这一课,让我经历一次比较完整的准备及上课过程,希望以后自己能做到每一次都能比上一次进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