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纲要求]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
3.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华盛顿;(2)拿破仑。
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
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列宁;(2)毛泽东、邓小平。
6.杰出的科学家:⑴詹天佑;(2)牛顿。
■圭千知识排查施理考点史实夯实核心知识1.孔子(1) 政治思想①“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德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克己复礼”“正名”。
③“中庸”:用其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2)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3) 思想影响①对中国: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2.柏拉图(1) 哲学思想:理念论。
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对理念的讨论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
(2) 政治思想①《理想国》: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国王必须懂得哲学。
②《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3) 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华盛顿(1) 主要活动:1774年,作为弗吉尼亚代表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 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成立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拒绝做国王,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参与制订1787 年宪法;不迷恋权力,功成身退。
(2) 评价: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2.拿破仑(1) 主要活动:军事起家,历经土伦之战、保卫巴黎、远征意大利、雾月政变,展现杰出的军事才能;巩固革命成果,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拿破仑法典》;长期进行对外战争。
(2) 评价: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法律平等思想、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一部资产阶级法典,对外战争,一方面将法典的精神带到各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另一方面将整个欧洲带入战争深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导致帝国的覆灭。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1) 贡献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召开国民党“一大”,确立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 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2.甘地(1)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绝英授奖章、改穿土布。
(2) 评价①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②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3) 地位①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1) 1848 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 积极参加1848 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1) 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创立了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 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4) 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 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3.毛泽东、邓小平的创新精神(1) 毛泽东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热考重点深化巴梶命题考向找准掛考视角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1)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秦始皇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2) 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
如罗斯福新政虽然有实行福利政策,改善了普通百姓生活,但其出发点还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这是由他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3)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如评价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就不能因为他的阶级属性而否定他的积极作用。
(4) 道德标准和实践动机不能代替实践效果,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依据。
如对斯大林的评价,近年来,对其掌权时的一些政治活动和进行大清洗、“肃反”扩大化等多有披露,但总体上看,斯大林领导苏联完成工业化,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是主要的,其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史论链接丨人物评价“见仁见智”的原因(1) 立场不同: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价值取向、生活经验、主观情绪等。
(2) 时代不同:特定时代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
(3) 占有资料不同:人物经历的复杂性,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等。
(4) 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
(5) 现实政治的需要。
(6) 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等等。
[真题例证1] 华盛顿对美国政治文明的贡献(2017 •江苏卷,24B)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787 年 5 月25 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
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
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
”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
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
可是这已足够了。
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
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
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
9月17 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
——摘编自晓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完成下列要求:(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所起的作用。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的良好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
答案(1) 目的: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作用:协调各方关系;让与会代表做出妥协(让步) ;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促成宪法的制定。
(2) 品质:勇于担当;不贪恋权力。
贡献: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典范。
解析第(1) 问“美国制宪会议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美国1787 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回答。
“华盛顿在会议上的作用”,应据材料“当……时,华盛顿……;只要……就……;最后……促成宪法的通过”,从华盛顿的表现中归纳其作用。
第(2) 问,“华盛顿的良好品质”,材料反映了“谦虚”“责任”“担当”等方面。
“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应当从不贪恋权力、奠定民主共和制度等方面评价。
二、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几条原则(1) 历史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2) 辩证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要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坚持辩证的观点,应用两点论,做到一分为二。
(3) 阶级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其作为对哪个阶级有利。
(4) 适度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5) 主流性原则。
主要看历史人物的大节和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6) 人民性原则。
[ 真题例证2] 古代先贤的社会道德价值(2017 •课标全国卷n, 47)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 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答案(1) 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 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解析第(1) 问根据材料信息“淡泊达观”“尊敬老师……践行孔子的学说”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第(2) 问,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孔子对颜回的肯定、儒学的地位、统治者的推崇和需要等方面回答。
三、不同属性的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
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 、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 逐阶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好坏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 等。
1 .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
分析影响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思考。
如对康熙帝的评价:纵向看,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横向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缺少敏感意识,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错失发展机遇,因此对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负有一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