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X 医院
自身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
为进一步规范自身输血,做好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特制定本制度。
1、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根据《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的要求,制定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2、自身输血方法:包括贮存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3、术前自身贮血(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由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在手术期间输用。
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4、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5、对于符合条件的手术患者,经治医师要动员患者进行自身输血,双方签订《自身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自身输血应由患者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向血库或麻醉科提出申请。
6、血库或麻醉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7、自体血的采集和保存严格按照自体输血技术规范进行。
8、严格执行自体血回输前查对,输中观察,输后血袋处置及其医疗文书记录。
9、未输完的自体血不得转让他人使用,要以血液报废的方式处理。
血库
2014/12/10
自身输血技术规范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
为进一步规范自身输血,做好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特制定本规范。
一、自身输血的申请:
1、自身输血应由经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双方签订《自身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后,向血库或麻醉科提出申请。
2、血库或麻醉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患者自身血液采集后,在血库或麻醉科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4、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自身输血方法:包括贮存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适应证:适用于大部分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如心、胸、血管外科、整形外科、骨科(尤其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失败修正术、股骨头无菌坏死带血管游离骨板移植术及脊柱
侧弯矫形术)等。
患者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行择期手术,估计术中失血400mL以上,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禁忌征:有疾病发作而未被完全控制的患者;有献血反应史;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一般情况下,孕妇应避免妊娠最初3个月和第7-9个月间采血。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
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l)适应证:年龄在65岁以下;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llOg/L(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功能正常,同时计数≥l0O×109/L;估计术中失血400mL以上;对稀有血型须行手术治疗、因宗教信仰而拒绝异体输血且须行手术治疗、产生不规
则抗体或可能产生不规则抗体且须行手术治疗等均是稀释式自
身输血的适应证。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自体血6小时内输注可置室温保存(收集时开始计时)、6小时之外输注应放入2-6℃的冰箱保存。
(6)禁忌证:有严重内脏疾病或功能不全,如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肺水肿、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高颅内压等;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计数≤50×109/L或血小板功能异常;感染性发热;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3、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1)适应证:心血管病患者需外科手术的疾病如风湿性瓣膜病、动脉瘤、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血管搭桥等;骨科需手术治疗的疾病;泌尿外科需手术的疾病;器官移植手术;创伤
外科疾病,如血管损伤、战创伤出血、肝破裂、脾破裂、骨外伤、脊柱外伤、异位妊娠破裂等。
预计术中及术后出血在400ml以上的手术疾病,儿童或身体弱小者可依据体重适当放宽。
总之除禁忌证以外的手术疾病均可为适应证。
(2)自体贮血的采血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及手术需要综合考虑。
有些行自体贮血的患者术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术中应予重视。
(3)禁忌症: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消毒液污染;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三、采血环境应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
采血间隔:采血间隔应由输血科医师同病人的主治医师视病情而确定。
一般2次采血的间隔不少于72小时。
最后1次采血应在手术前72小时进行。
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离预定手术日期尽可能远的时候采血,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病人的血细胞比容恢复到采血前的水平。
四、自身血液的保存
1、自身输血采集的血液要有专用储血冰箱保存,设立专门的自身储血空间。
2、自身储血血袋有明确详细标记,醒目的标签,明确自身输血特殊标记。
3、自身血液贮存冰箱温度及细菌标准应符合储血冰箱标准。
五、血液的回输
1、血液回输前,首先检查血液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保存日期,严防过期失效血输入病人体内。
2、血液回输时,要严密观察病人,如一旦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3、未输完不得转让他人使用,要以血液报废的方式处理,并有医疗文字记录。
六、自身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手术前采血可能使病人血容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
2、手术前采血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晕针。
3、采血时,保养液与血液未充分混合,出现血液斑块,影响回输血量或血液报废。
4、血液在保存中可能出现溶血或污染,导致血液报废。
5、手术推迟或取消导致血液报废。
血库
2014/12/10
X X X 医院
自身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自身输血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安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此种方法可以避免输异体血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传播,例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可以避免溶血、发热、过敏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可以避免输异体血对受者免疫系统的抑制,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年限,降低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尤其适用于特殊群体,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
同时,自身输血的费用低,可以节省患者的医疗支出。
自身输血根据血液来源和保存方法主要可分为:贮存式自身输血;稀释式自身输血;回收式自身输血;自身成分输血。
一般来说,自身输血安全有效,但也可能给个别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手术前多次采血,可能造成患者贫血。
采血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献血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头晕目眩或呼吸急促,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可以消失。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与抽搐,造成生命危险。
自身输血也存在因细菌污染引发菌血症的风险。
医师签名:日期:
我已了解上述情况,理解自身输血的意义,自愿接受自身输血。
患者或家属签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