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注重道德内省 ( ) 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胜者强;君子强学而力行)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 D、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苟利国,不求富贵)
捍卫道德尊严( ) E、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崇尚人伦和谐道德传统( ) F、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礼之用,和为贵)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2)中华文化的构成:
【活动三】列举言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影响
【活动四】与传统美德相关的成语或故事,说出它们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
【活动五】练一练:名言警句于传统美德连线
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 B、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二、明确目标
通过复习预习,学生明确知识重点,并确立重点知识重点训练的目标
三、分组合作
组内交流,完成讨论任务并展示在小黑板上
.四、展示提升
组内交流后组间交流展示
二: 合作探究
【活动一】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活动二】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并作介绍。
①、方块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②、故宫是我国古代皇家宫殿的标志性建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③、京剧。④、编钟。⑤、粽子。⑥、丽江纳西族文化…………。
பைடு நூலகம்五、达标测评
独立完成,集体评析
三:检测达标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是( )
A.开拓创新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蕴含传统美德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力量( )
A.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B.集中体现在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上 C.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集中体现在民族团结方面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预习交流
一:自主学习
1、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持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5、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英雄气概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社会理想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为政风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教学后记:
一、成功之处:
二、不足困惑:
流
程
预习交流(5分钟)------明确目标(2分钟)------分组合作(15分钟)------
展示提升(15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
重
难
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美德。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六、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以及对各个小组完成情况和参与度实行综合评价
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
表现
内容
奉献精神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爱国情操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崇高志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昂扬锐气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浩然正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广阔胸襟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
3、中华世纪坛序言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B.中华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导学案
学科:思想品德年级:八年级主备人:辅备人:
授课时间:第九周审阅意见:
课
题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导学+展示
学
习
目
标
1、引导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组成、特点和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2、教育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