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工程建设管理标准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内容规定SPMP-STD-EM2002-20162017-1-13 发布 2017-02-01 实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本规定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对《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内容规定》SHSG-050-2008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定与2008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 修订了原标准的不完善或难以执行之处,补充和调整了各章节的技术内容,增加了可操作性;2. 按照国家新的政策法规修改,补充了相应内容;3. 句式、标点、表达方式一致性修改。
本规定在实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主编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楼,邮编:1001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次修订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主编人:孙丽丽副主编:袁忠勋主要起草人:霍宏伟、张敏、林融、袁学群、张力克、黄小平、张兴春、段瑞、尹青锋、赵广明、吴文革、马庚宇、刘进龙、杨学军、李少鹏、刘洪坤、刘昆明、肖在峰、张京生、吴红、王新坤、徐璟。
目次1总则 (1)2总说明 (2)2.1概述 (2)2.2厂址和建厂条件 (3)2.3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3)2.4全厂工艺总流程及公用系统平衡简述 (4)2.5原料、燃料和辅助物料供应 (4)2.6主项表、设计分工 (4)2.7全厂管理体制和总定员 (5)2.8依托社会和企业的情况 (5)2.9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大修改 (5)2.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2.11存在问题和建议 (6)2.12附录 (6)3生产装置 (7)3.1概述 (7)3.2产品、副产品、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物料的技术规格 (7)3.3公用工程消耗 (7)3.4界区条件 (8)3.5自动控制 (8)3.6设备 (8)3.7包装和成品库 (9)3.8建筑、结构 (9)3.9环境保护 (10)3.10安全设施 (10)3.11消防 (11)3.12职业卫生 (11)3.13节能 (11)3.14其它 (12)3.15装置技术经济指标 (12)4总图运输 (14)4.1厂区总平面布置 (14)4.2厂区竖向布置、道路及排雨水 (15)4.3全厂运输 (15)4.4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4.5存在问题和建议 (17)5储运系统 (17)5.1液体物料储运 (17)5.2气体储运系统及设施 (20)5.3全厂工艺及供热外管 (20)5.4全厂燃料油和燃料气系统 (21)5.5全厂污油系统 (21)5.6固体物料储运 (21)5.7存在问题和建议 (22)6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23)6.1给排水 (23)6.2供热 (24)6.3供配电 (27)6.4电信 (28)6.5全厂过程控制系统和中心控制室 (30)6.6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30)6.7中心化验室 (31)6.8消防站及气防站 (31)6.9空分站 (32)6.10空压站 (33)6.11制冷站 (34)6.12换热站 (35)6.13采暖、通风和空调 (35)6.14火炬及火炬气回收系统 (36)6.15污水处理场 (36)6.16废渣堆埋场 (38)6.17废物焚烧设施 (39)6.18环境监测站 (40)6.19维修 (41)6.20行政生活设施 (41)6.21建筑、结构 (42)7厂外设施 (44)7.1厂外设施设计的基本要求 (44)8环境保护 (45)8.1概述 (45)8.2现有环保设施状况 (45)8.3设计依据 (45)8.4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 (45)8.5环境保护措施和绿化 (46)8.6环境管理与监测 (47)8.7环境保护投资 (47)8.8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批复意见的落实情况 (47)8.9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7)9安全设施 (48)9.1项目概况 (48)9.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8)9.3采用的主要安全设施和措施 (48)9.4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48)9.5安全评价报告意见落实情况说明 (49)9.6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 (49)9.7安全设施投资估算 (49)9.8预期效果 (49)9.9存在问题和建议 (49)10消防 (50)10.1项目概况 (50)10.2危险因素分析 (50)10.3防火安全措施 (50)10.4消防设计 (50)10.5消防专项投资估算 (51)11职业卫生 (52)11.1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 (52)1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52)11.3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设施 (52)11.4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 (52)11.5职业病防治投资估算 (52)11.6职业病评价报告意见落实情况说明 (52)11.7存在问题和建议 (52)12节能与节水 (53)12.1全厂热能综合利用原则 (53)12.2全厂电能利用措施 (53)12.3节水措施 (53)13工程建设进度初步安排 (54)14总体设计概算 (55)15附录 (56)附录A——总体设计条件表 (57)附录B——设计基础数据表 (58)1总则1.1由于管理制度变化,为了优化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的工厂总平面布置,优化公用工程系统的设计方案,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对建设项目总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总定员、总进度和总投资的控制目标,确保满足环保、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要求,协调并统一总体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特制订本规定。
1.2总体设计文件应根据批复的项目申请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
总体设计应在工艺生产技术路线已经基本确定、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批复或可行性研究批复之后开始,在各工艺包或等同工艺包设计文件完成后交付。
如总体设计文件对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重大修改,应说明变化的理由和根据。
1.3总体设计文件应做到设计范围明确、所需建设的单项工程考虑齐全,经审核批准后与《总体设计统一规定》一并作为各单项工程开展基础工程设计的依据。
总体设计必须完成下列工作内容:一定:定设计主项和分工。
二平衡:全厂物料平衡;全厂燃料和能量平衡。
三统一:统一设计原则(如:工厂设计水平、工厂管理体制、信息管理水平、公用工程设置,节能减排、环保、安全和职业卫生等原则);统一技术标准和适用法规要求;统一设计基础(如气象条件、地质条件、公用工程设计参数、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规格等)。
四协调:协调设计内容、深度和工程有关规定;协调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卫生、节能减排和消防设计方案;协调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设计规模;协调行政生活设施。
五确定:确定总工艺流程;确定总平面布置;确定总定员;确定总投资;确定总进度。
1.4本规定不作为设计单位内部专业分工的依据,但可作为设计文件分册和各册篇、章的编排依据。
各工程项目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但全部设计要达到并符合本规定的深度要求。
2总说明2.1概述2.1.1建设项目概述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项目名称和建设地点;b)项目建设目的;c)项目内容说明建设项目中所包含的生产装置的名称和建设规模,简要说明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内容;d)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和资金来源等。
2.1.2设计依据列出有关设计依据的文件(按照项目批复文件、依据文件分别列出,包括文件名称、文号和日期,重要的宜作为总体设计附件):a)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文以及修改文件;b)对于大型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应列出厂址选择报告及批准文件;c)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对总体设计重大问题的决定(如重要的会议纪要、批复文件);d)建设项目的区域规划资料;e)厂外工程意向协议;f)与有关方面签订的依托社会和老企业项目的有关协议;g)各引进项目(装置)与外商签订的引进合同和会议文件等;h)资金来源、贷款方式和协议等有关文件;i)设计合同;j)建设单位提出的工厂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的主要原则;k)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基础(含项目采用的标准规范,见附录B);l)工艺包设计文件;m)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n)安全预评价报告;o)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p)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q)其他有关重要文件。
2.1.3设计原则和主要规定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说明本项目应遵循的一些主要设计原则,重点说明以下内容:a)生产装置联合化、全厂总流程系统化,厂内公用工程系统化原则;b)公用工程供应集中化、社会化原则;c)各工艺装置的工艺技术路线选择、确定工程技术标准的原则,引进国外技术和国产化的程度等;d)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自动化水平以及仪表和控制系统选型原则、仪表动力供应和气源供应设计规定等;e)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非生产设施等的规模、标准、布局和其余量的设计原则;f)机修、电修、仪修、全厂性仓库的设置原则;g)储运设施设置原则;h)行政和生活设施的设计原则;i)环保、安全、职业卫生、消防、节能、节水的设计原则;j)工程设计标准选用原则;k)装置设计与系统设计的界区范围分工原则。
2.2厂址和建厂条件2.2.1厂址概况说明下列内容并附地理位置图、区域位置图:a)工程的地理位置及所在地区概况;b)当地自然条件,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地震烈度等;c)工厂的区域位置,厂区、配套的厂外工程、生活区等的位置;d)工程占用土地情况,现有村庄(或居民点)拆迁的情况;e)厂址所在地区的城市现况和发展规划,地区协作配合条件和生活设施依托条件等区域规划状况,厂址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相符性;注:总说明与总图运输不在一册时,宜在此节附总平面布置图。
2.2.2建厂条件说明供水、供电、供汽、供风、通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现状和发展规划,本工程可依托的条件,生产原料、燃料供应的运输条件,工程施工建设条件等。
2.3建设规模、产品方案2.3.1建设规模简要说明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名称、规模、年操作小时数、工艺技术路线、技术来源(分别列出专利商和工程承包商的国别和公司名称,含引进技术范围和国产化程度)。
建设规模说明中,应附工艺技术路线、技术来源一览表(表2.3.1)。
注:年操作小时数是生产装置或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运行周期的总时数减去检修总时数所得出的总数在每年度的均摊值。
如,装置间隔三年一检修,检修的时间为45天,每年均摊15天,则装置设计的年操作小时数为8400小时(即350天)。
2.3.2产品方案。
简要说明项目主要产品方案、标准,应附全厂主要产品一览表。
表2.3.2 主要产品一览表2.4全厂工艺总流程及公用系统平衡简述2.4.1全厂工艺总流程说明;2.4.2全厂装置间物料平衡简述(附全厂物料平衡图);2.4.3全厂燃料平衡简述(附全厂燃料平衡图);2.4.4有特殊物料时,需作典型元素的平衡,如氢、硫、氯等(必要时附全厂平衡图);2.4.5全厂火炬系统能力简述(附全厂火炬能力平衡图);2.4.6全厂蒸汽及凝结水平衡简述(附全厂蒸汽平衡图和凝结水平衡图);2.4.7全厂气平衡图(附全厂非净化压缩空气、净化压缩空气、氮气平衡表);2.4.8全厂供电平衡简述(附全厂供电系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