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ppt 课件
4.通过阅读,你从中感受到了居里夫妇这两位伟 大的科学家哪些可贵的品质?
乐观坚强 百折不挠 对科学充满热爱
不畏艰难 忘我工作 对工作充满热情
5.如何理解课文题目“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⑴ 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的略带蓝色的 荧光的美丽。 ⑵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 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环境恶劣
美
工作条件
提取镭的过程
设备简陋
艰苦而美 微的快乐
丽
工作强度、难度巨大
的
颜
色 提取成功后的愉快与幸福
体现出人物痴迷于科学,面对研究的成果内 心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说说这篇传记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对我们的写 作有哪些启示?
1.成功地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内心 世界。 2.叙述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增强真实 性,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 过程。全文以“极端的艰苦”和“极大的快乐”贯 穿始终,形象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于“镭”的爱恋, 以及由这种爱恋所带来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 的工作热忱和乐观精神。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 新的极大的快乐了。(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突出这种快乐是达到顶点的快乐。
2.这是一种奇异的再开始,这种艰苦而微妙的快 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揭示“微妙” 的含义)
“微妙”是深奥玄妙的意思,在这里修饰“快 乐”,说明这种快乐的非凡、深远,其意义是 不可言尽的。
“极端的艰苦”是指居里夫妇的工作条件艰苦、 试验工作艰难,文中摘引了居里夫人的笔录回 答了为何会带来“极大的快乐”的问题:现在 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 期;然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 领域吸引住了……
2.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 己的话,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 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1.默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要求:叙述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简居里夫妇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提取了
镭。
3.迅速理清全文脉络
第一部分(1-6):集中描写娄蒙路的 棚屋。 第二部分(7-19):紧承上文,记述 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生活。 第三部分(20-26):描写居里夫妇发 现镭的场景。
毫不妥协-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 成了工作年
顽强乐观- 若觉得冷……就又舒服了
极
热爱科学- 被新领域吸引住了;总是谈论他 们的镭
大 的 快
执着追求- 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 乐
想
全身心投入- 只见很少几个人;在黑板前谈 话
1.居里夫妇的工作极端艰苦的,但他们在工作中
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极端的艰苦”如 何带来“极大的快乐”呢?
本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一书 的第13章,内容是居里夫妇在
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 工作发现新放射元素的过程。这 本书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 居里在母亲去世3年后写成。该
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 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
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 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 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 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 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 得的名誉、居里夫人年表,是一 本很详实的个人记录。
4.作者是着重抓住了工作场景的哪些特点进行叙述 的?
“极端的艰苦”和“极大的快乐”
⑴“极端的艰苦”指哪些方面?
实验室棚屋
冬冷夏热
①工作条件艰苦 漏雨
极
取暖的只是一个炉子
端
②试验工作艰苦
“烟刺激眼睛和咽喉” “搬运蒸馏器”“倒出液体” “连续几个小时搅动”
的 艰 苦
“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
“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燥热(zhào) 窒息(zhì) 铀矿(yó u) 踱(duó )
炽热(chì) 大夫(dài) 镭(léi) 嘎(gā)
猝然(cù ) 吹嘘(xū) 钋(pō)
炽热: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猝:突然。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 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景况:情况。
艾芙.居里
1.了解居里夫人的故事,了解有关镭的知识。 2.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坚守乐观、献身科学的
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能 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艾芙.居里(1904-2007),法国作家, 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
里的小女儿,《居里夫 人》的作者,优秀的音 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 家。
3.穿过院子,比埃尔吧钥匙插进锁孔,那扇门嘎 嘎的响着,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 境。(理解“领域”和“梦境”的意思)
“领域”指他们的学术范围,“梦境”又将其 形象化,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这就将居里 夫妇热爱科学的情怀又一次的显现出来。
4.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 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反应出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⑴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 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
⑵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 加生动。
3.文中第16、17段通过描写居里夫妇二人对镭的 想象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文章结尾写居 里夫妇观察镭用了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居里夫妇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科学研 究的极大热情。 细节描写的作用:真切感人,形象而又细致地 表现了两位科学家对自己实验成果的喜爱程度。
人物介绍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 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开 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 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发现两种 新元素钋(Po)和镭(Ra)。先后获 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比埃尔·居里(1859—1906),法国 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经由于发 现放射性元素镭,与妻子玛 丽·居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